bookmark_border大锅饭,回锅肉和正统法餐

人吃饭这事儿有四个阶段。

第一,吃上顿没下顿,不时饿肚子,二锅头解馋;

第二,食堂大锅饭,价钱便宜量又足管饱,啤酒管够;

第三,路边点回锅肉吃白米饭,二两五粮液;

第四,坐下来认真吃一顿法餐,三道菜配齐,配xx年的xx酒。

要说什么是美食,首先得看哪个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中算得上高级的吃食,就算得上美食。如果跨越了阶段,还不一定能算。

一笼刚出炉包子,1块钱一个,在饿肚子的人手里是绝对美味,在食堂就很平常,要到正儿八经餐厅坐下来的餐厅,也许只能喂狗。

把包子改革下,用料足,馅儿大,擀皮儿用xx供应的面粉标准化(小杨生煎)就完成了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的跃升。对大锅饭吃惯的人来说绝对是可以装逼的好东西,但放到第三阶段的体系里也就那样,不过卖到两块五一个三块四块应该问题不大了。

然后如果有一家还不错的路边餐厅也卖包子,要想再做出点花,那可能就得更进一步,包包大虾,弄点名贵食材,讲讲故事,搞不好就成了网红包子,卖10,20块钱一个妥妥的,算得上美食了。

但是对于一家比如说米其林餐厅,88块钱4个包子是很平常的事儿,可能还有128四个,188四个的选项,再要说牛逼,那可能真得用尽一生精力和情怀,所谓工匠精神伺候之,然而投入的精力远远不止这点钱了。

如果要算投入跟产出,那么投入产出比最合适的那个点,一定跟当前的社会状和行业状况有关。主流的那个阶段稍微高一点的地方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好的。就好像人垫脚就能够到的苹果,是最好吃的。

社会有个主流阶段,20年前天朝可能主流是第第一第二,现在一二线大城市正在往第三第四走,欧美日本之类发达国家更高一点。

不说包子,所以产业都如此,做的事儿比主流的阶段低,那么都是苦活累活还被人看不起,客户不屑于消费,赚的都是辛苦钱。做的事儿比主流阶段高太多,那么成本高企消费人群少,撑一天算一天。所以如果资金成本低,可以先去高一个阶段的地方占坑然后熬,这样看起来比较有逼格,不过如果想赚快钱,跟风主流大概更正确。

另一方面,跨越阶段的时候,哪怕是同一个产业,也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天朝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多数产业目前的阶段还是大锅饭,因此对于一群烧大锅饭的厨子从大锅饭里盛出一碗小菜,拿到隔壁法餐厅炫耀说“你们算老几,我们也能做,成本是你们的xxx分之一”的这种行为,只能呵呵。

自知之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