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制造些美妙的东西——《Make Something Wonderful》全书翻译

翻译这本书

今年 4 月份,Steve Jobs Archive 放出了一本免费的电子书《Make Something Wonderful》,收录了乔布斯生前的各类采访、讲话、邮件等等一手资料,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次公开(https://stevejobsarchive.com/book)。

我作为乔布斯的老粉丝已经快 20 年了(靠,乔布斯去世都十多年了!),自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东西。

我花了些时间,认真翻译和读完了这些资料。(链接在文末)

不敢说质量多高,看懂是没什么问题了,感谢 ChatGPT 和其他翻译工具。

记录几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管理公司

乔布斯多次提到,作为 CEO 只有三项工作是最重要的:第一,招聘;第二:设定大方向;第三:激励和说服。

这就是一家顶级公司的 CEO 最重要的工作。

人是第一位的,他甚至提到,当他开除老员工时会感到非常不安,因为被开除的员工将很难面对自己的家庭。不过解决方法并非不开除员工,而是要在招聘的时候加倍小心。

作为管理者的乔布斯,对“目标”这个东西看得很重,目标是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团队必须有统一的目标。至于怎么到达目标,那是年轻人的事情。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话:“寻找最优秀的人,把他们放在蜜罐里,然后用鞭子抽!”

商业与战略

早期的乔布斯可能跟我们身边很多人一样,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又聪明的毛头小子,但后来有非常大的变化。

尤其是从 NeXT 公司再次回到苹果的乔布斯,心智变得成熟了许多,商业经营管理上的知识也丰富多了

苹果公司后来的战略决策,比如砍掉多余产品线,保持产品专注,又比如将制造业务外包出去,降低成本;比如主动与微软合作,结束敌对关系,建立生态;再比如对品牌价值的重视等等,都与乔布斯在商业竞争战略上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很多也都来自于他在 NeXT 时期的思考。

另外,斯坦福商学院经常会邀请乔布斯回去做讲座,乔布斯后来的妻子就是曾经在一场讲座上坐在第一排听课的学生。(NeXT 时期以前的乔布斯,私生活那可是相当混乱的……)

热爱

细细品来,乔布斯的很多思想跟巴菲特以及芒格的思维方式非常相像。它体现在对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深思熟虑上,更体现在对一个公司的使命,公司中每个人的使命的态度上。

乔布斯多次提到,对于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搞清楚“我们是谁”,苹果曾经的衰落正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也一样,一定要尽早跟随内心找到自己的定位,想清楚“我是谁”,然后沉下心来将这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

做这一切的理由,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在世界上留下些什么,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感激之情 —— 这是一种称之为“热爱”的东西。

热爱,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感觉。冥冥之中的使命,你会不由自主去完成它,花一辈子时间去做它,一直做到极致(这让我想起了巴菲特经常挂在嘴边的“B夫人”)。

这也正是书名“制造些美妙的东西(Make Something Wonderful)”所要表达的东西。

随手记录灵感

邮件是乔布斯日常最重要的通讯工具,也是乔布斯的笔记软件。乔布斯经常把邮件当备忘录用,记录当下想到的东西,一些著名的演讲,背后都有不少邮件草稿。

公司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乔布斯都会随手发出全员邮件通知大家,大到公司被收购,小到周末举行的一场舞会。

当然,现在我们有了更多强大的工具,不过把灵感随手记下来这件事,仍是值得学习的好习惯

为了“其他人”

乔布斯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苹果公司制造产品是要造福“除了我们之外的其他人(the rest of us)”,苹果公司的工作是让全世界的“其他人”都能享受到我们的产品带来的好处。

在乔布斯眼里,作为用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用户不应当没有职业之分,没有聪明和愚蠢之分,甚至没有年龄之分,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苹果的产品,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正因为如此,苹果产品必须足够简单好用才行,这也正是苹果这家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

这种利他的价值观已经深入苹果每个产品的骨髓,也正是苹果产品能够如此成功的核心原因。

看书

翻出一张在十多年前乔布斯去世时,我专门前往苹果店拍下的照片。

谨以此,再次怀念乔布斯。

如果你有兴趣,直接点“阅读原文”看书吧。

bookmark_border《金融投机史》阅读随想

一、作者与背景

《金融投机史》的作者是英国人爱德华·钱塞勒(Edward Chancellor,www.edwardchancellor.com),他是一名出色的财经记者,曾在剑桥与牛津大学研读历史,后来进入金融行业,主要从事全球策略方面的研究。作者出版了好几本财经相关的书籍,近年来专注写作,已经成为了一名全职作家。

这本书整理了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重大投机事件,包括著名的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英国政府债券泡沫、运河以及铁路的狂热、美国的投机泡沫,包括 20 世纪初那场著名的大萧条。除此之外,作者对于美国在 80 年代经历的经济泡沫以及 90 年代日本经历经济泡沫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本书写作于 1990 年代,那个时候东南亚金融危机、纳斯达克科技泡沫、以及后来的环球金融危机都还没有发生。可以想象,如果现在让作者再来为本书写一部续集,也会很精彩。

这本书原版书名是:《Devil Take the Hindmost: A History of Financial Speculation》,主标题“Devil Take the Hindmost”是一句俚语,大概是“落后者遭殃”的意思。这句话精准点出了所有投机游戏的共同特征,即投机是一场零和游戏,在一场投机游戏中你会看到无数鸡犬升天和飞黄腾达的人,但总有那么一批(往往是一大批)落后的跟风者会得到很惨的下场。

在这类历史研究类书籍中,作者其实并不会轻易展现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仅仅从客观的上帝视角去整理史料,用文字还原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历史就在那里放着,作者只是搜集资料,整理好,然后把素材放在那里。至于如何评价,作者也只是会搜集更多持有各种不同观点的评论意见。

作为读者,一方面可以有任何自己的判断和感受,没有对错,另一方面,通过文字去感受其中那些故事的细节可能比囫囵吞枣的了解故事梗概更加有所收获。这也都是阅读这类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事情。

二、赌徒

投机源于贸易,贸易原本基于物流,但除了赚取地域之间的差价之外,人们发现从事贸易活动还可以赚到时间上的差价——如果在丰收的季节囤积货物,并在短缺的时间里将货物的卖出,就可以完全通过交易而不是生产来赚钱,而且人只需要“躺着赚钱”。这完美的迎合了人性中的某些部分,投资行为随之流行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投机

我现在越来越坚信,单从赚钱和娱乐的功效来说,投资和投机都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而且单从行为上看,投资和投机难以区分。投资这件事儿,就像一锅在野外炖的肉汤,你不可能百分百避免灰尘落入其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何况你还可以选择去吃那一锅更干净一些的。但是,如果沙尘暴会来临,你就会很难分辨眼前的美味肉骨头是不是已经落满灰尘而不能食用了。

投机无处不在,投机者也无处不在。1688 年出版的《混乱中的困惑》一书,把 17 世纪荷兰的交易所内投机者的形象描述为:“他犹豫不决,拿不准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地确保获利;他啃指甲,拽手指,眼睛闭上又睁开,踱了几步,自言自语了几句,然后手捂脸颊,好像犯了牙痛一样,同时又故作镇定,伸出一根手指揉搓脑门;这一切都伴随着难以理解的咳嗽,仿佛这能带来好运一样。”乍看之下,这说的分明就是赌场,然而细想,今天的金融市场中这样的投机者也依然不少。

不论哪个时期,政府都不喜欢看到自己国家的金融市场充斥着这样的投机者。1720 年英国通过了《泡沫法案》,从此公司发行可转让的普通股行为就成非法的了。

《泡沫法案》简单粗暴的封禁断了那些做白日梦的赌徒的发财梦,但它也的确促进了人们把精力放在发展上。回头来看,在随后禁止炒股的几十年里,工业革命发生了,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高速发展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似乎让大家已经忘了商品投机的那些陈年旧事。

不过这并非故事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三、新技术

经济学家熊·彼特注意到,大多数的投机泡沫,都伴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等新机会的出现。在新的机会面前,人们不爱泼冷水,而是显得好奇又无知,尤其是早期新技术刚刚开始向人们一遍遍展示出它的威力时,人们就会普遍从心里相信自己看到的“魔法”。人们普遍相信,新的技术会给我们带来很高的收益,这种相信很快就会变成一种盲目的高估。

工业革命在英国取得成功,推进了英国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立刻开始憧憬这种进步会跟随者殖民者的脚步走向全世界,比如南美洲。当时的南美洲被描述为一个虽然落后,但资源丰富且遍地是黄金的地方。人们相信英国科学技术的加入,能够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毫不意外,这又带来了一次空前的投机泡沫。

另一方面,虽然《泡沫法案》禁止人们交易公司的普通股,但投机需求让人们很快就找到其他用来投机的筹码,比如政府债券,虽然载体不同,但炒作过程一脉相承。《泡沫法案》事实上成了一纸空文,100 多年后的 1825 年,《泡沫法案》在经济自由主义的大旗下被废除了。

与 17 世纪大不相同的是,与那些“纯赌徒”比起来,后来的投机者刚开始是真的相信那些他们投资的新技术能够颠覆和改变世界的,并且,那些新东西也的确改变了世界,但只是大不如预期罢了。

经济自由加上科技飞跃,人们的财富迅速积累,很快就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随着泡沫法案的废除,投机者变得异常活跃。客观上,投机者们的确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需要的资金,当时的政府也不确定是否有需要遏制投机,面对疯狂的投机风潮采取了暧昧的态度。首相利物浦勋爵在上议院讲话说:政府承认在商业国家里大量的投机不可避免,而且只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政府也很清楚,这种投机精神就能带来很多利益。(插一句,像不像现在的某些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态度)

政府暧昧的态度让投机者更加肆无忌惮。18 世纪末运河的出现,带来了投资新运河的巨大机会,半个世纪后铁路的出现更是让人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新的事物一波接一波来到这个世界上,人们兴奋不已。对于铁路普及带来的巨大影响,当时的报纸曾写道:“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大家庭,说同一种语言,遵守同样的法律,崇拜同一个上帝。”

现在来看,这种极度乐观的氛围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反复出现,不但出现在英国,也出现在欧洲、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或是中国。在面对钢铁、石油、电力、计算机、互联网,哪怕现在在看到 AI 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潜力时,我们依旧不时会听到类似的评论。

四、监管

在大洋另一头的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一切都是崭新的。新的国家、新的市场、新的市场,以及各种新的技术。在 19 世纪,铁路、钢铁、输油管道等科技发明迅速普及,外来人口持续增加,都推动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给投机者提供了绝好的竞技场。

即使到 1873 年,随着美国的铁路投资开始过剩,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危机,经济也开始萧条,但没过多久,电气革命又到来了。在铁路建设和电气革命的多重推动下,投机狂潮依然继续,“接着奏乐,接着舞。“

人们十分担心金融危机的到来,但没有历史的束缚,美国的投机者们花样更多,路子更野,这一切都在自由经济的大旗下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合理,”适者生存“是每一个美国投机者的信条,美国就这样成了投机家的天堂。

这段时间里,或许因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连续的科技爆发,人们大概觉得一切投机泡沫都会被新的浪潮所掩盖,这种盲目的乐观一次次的出现。直到 1920 年代,一战后的美国国力大增,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把整个美国的资本市场带到了最高潮,一切都那么美好,增长似乎无穷无尽。

在 1929 年大萧条到来之前的几个月,《大繁荣时代》一书曾经这么描写:美国已经不再有贫穷和劳苦,新科学和新繁荣创造了神奇的新秩序:道路上挤满了汽车;天空被飞机遮蔽;高压线翻山越岭,用电力驱动着上千台节省人力的机器;过去的小村庄现在高楼林立;庞大的城市由钢筋和混凝土筑成,市内交通车水马龙,打扮时髦的红男绿女挥金如土。“

但到 1929 年,人们终于迎来了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又一次,高速发展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似乎让大家已经忘了商品投机的那些陈年旧事。20 世纪 30 年代的巨大危机终于让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者意识到投机泡沫的可怕,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弃自由经济的大旗,开始系统反思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金融市场。

这种背景下,许多政客、学者以及资本家们都做出了行动。罗斯福“新政”开始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引导,股票市场开始建立起一系列规则,SEC 于 1934 年成立,证券法被颁布出来,上市公司被要求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烈抨击投机者。还是在 1930 年代,格雷厄姆编写出版了《证券分析》,开始讨论区分投资与投机,价值投资的概念也诞生了。这一切最终促使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形成。

在经历了 300 多年的波折后,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一个有监管的资本市场。监管的出现,的确让金融市场变得健康了许多。强制信息披露与价值投资体系的发展,遏制了人们在面对新技术产生时的盲目性,这似乎也成功避免了大萧条那种事情的再次发生。

五、信息

故事依然没有结束,新的故事才开始,到 20 世纪,信息技术又带来了新的变化。

早在 17 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出现了”交易胡同“,这是专门用于交换金融信息的场所。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交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早期的信息交换大都要靠人力,1897年,道·琼斯公司开始通过电报收报机发布财经信息和股票行情,从 20 世纪开始,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直到计算机、互联网等等的出现,都大大提升了信息交换的效率。信息技术革命对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信息交换效率高了,对市场应该是大好事,比起两百年前,现代市场的价格会更快的反映出公司价值的变化。信息技术明显让市场变得更加有效。到 1970 年代,距离大萧条已经过去了一代人的时间,战后的和平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信息技术的普及,有效市场的学说开始流行起来。

按照这种说法,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完善的监管与信息发布机制,那么市场反映出的一切都应是有效和理性的。有效市场的支持者们认为人是理性的,之所以会产生那些投机泡沫自有原因,比如过去人们没有能力得到正确的信息,比如过去的公司存在欺诈和发布假信息,这才让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人们在大萧条的阴影中生活了几十年,一直痛恨投机。但在有效市场思想的指导下,市场投资者不再有意义,一个经典的故事说明了这一切:一位金融学教授和他的学生在街上发现一张 100 美元的钞票,学生正准备弯腰去拾起它时,教授却说:“别费劲了,如果它是真的,早就有人把它捡走了。”。

市场上的变化是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既然公司股票没有投资价值,那么要想从资本市场赚到钱,就要去寻找一些“超越市场”的机会,通过信息差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上套利似乎成了唯一的获利手段。复杂难懂的金融衍生品正是玩这种套利游戏的好工具。从 1980 年起,所谓金融创新带来了无数的金融衍生品,很少有人能把他们彻底搞懂。

不论如何被设计,这些金融衍生品本质上还是一些赌注,它的确能起到一定对冲风险的作用,但它很快又成为了另一种更好的投机工具。与此同时,它还解决了大量华尔街白领们的就业问题——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些股票经纪人们岂不是要失业——而贩卖复杂的衍生品或者依靠那些高深莫测的数学公式赚钱,成了高材生们在华尔街的好工作。

有了这些工具,公司经营似乎已不再重要,信息差才是赚钱的唯一手段。在1986 年,花旗公司的总裁沃尔特·里斯顿(Walter Wriston)宣称:“信息本位已经取代金本位成为世界金融的基础”。这么说固然没有错,但市场上的玩家们可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通过信息差获利的能力。这导致“投资”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套利”,套利者被包装成数学高手、计算机天才或者是自带光环的神童了,显然,这只是经过包装的投机。

由于年代问题,书中只写到了 1987 年的美股崩盘,这次崩盘也让市场看清了投机者们非理性的一面。在关键时刻,发达的信息技术不仅没能让市场中的玩家们变得更理性,反而会加剧了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不过,市场对于这些投机游戏依然乐此不疲,我们现在知道,衍生品泛滥叠加其他很多因素最终还造成了影响更加深远的 2008 年环球金融危机。直到现在,各种量化套利等通过信息差套利的策略仍旧有相当的市场。

六、未来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 90 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我们会发现它的成因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懒惰和一夜暴富的心理,对新技术的过度高估,市场中的欺骗和假信息,越来越多的投机手段,那些玄学一般的数学公式,还有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等等这些一切叠加在一块,使得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金融投机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而且,这个时代的投机泡沫已经成了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稳定的大事。现在的投机泡沫已经不仅仅是某些投资品的价格变动。它往往会带动民生的方方面面的价格波动,包括货币汇率、地产价格、物价水平等等。发达的信息化工具让所有金融产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不论是日本经济泡沫还是环球金融危机都是这样,这也让金融投机本身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捉摸。

也正因如此,投机泡沫有时候还会变成了一种对付敌人的金融武器,人们甚至会为了某些目的人为制造泡沫。

每当思考起关于投机的话题,我都不时想起李录“投资的康庄大道冷冷清清,旁门左道车水马龙”这句名言。古往今来,投机始终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从来没有消失过,未来也不会消失。

投机的历史,既是金融和市场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们对抗自身的历史——一方面,理性的政策制定者都反对投机,另一方面,在每次投机热潮来临时,人们又忍不住加入进去。即使每次投机泡沫都会以一地鸡毛结束,人们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疼,隔一段时间又让投机泡沫卷土重来。

bookmark_borderVision Pro 的突破

苹果 MR 眼镜终于来了!

苹果 WWDC 2023 发布会过去几天了,聊几个我感兴趣的地方。

1. 4K Micro-OLED 屏幕

Vision Pro 搭载了单眼分辨率 4K 的 Micro-OLED 屏幕,据称这两块屏幕本身的成本就达到 700 美元。这块屏幕很小,与其说它是块屏幕,不如说它是一块“显示芯片”,事实上它的确在制作工艺上使用了 CMOS 技术,并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PPD 是制约目前市面上各种 VR 眼镜普及的要素,我连续使用手上的 PICO 4 连续使用时间很难超过 30 分钟,低分辨、满眼纱窗搞的眼睛疼是主要原因,毕竟 PPD 只有大约 16。Vision Pro 使用的这块高分辨率屏幕 PPD 据称能达到 40 以上,实际体验效果远好于现在的各路 VR 眼镜。

如果对比传统显示器,现在的 VR 眼镜提供的分辨率大约是 1024×768 级别的,VIsion Pro 估计能达到 1080p 水平,这对用户体验来说是质的变化,它意味着在 VR 状态下连续使用阅读打字成为可能

不过,如果要达到人眼无法分辨的分辨率,也就是 Retina 的水平,这还是不够的。未来苹果还会有动力将分辨率进一步提升到单眼 6k 甚至更高,这可能也就是未来三五年会发生的事儿。

2. 再见,控制器

早在 PICO 3 和 Oculus 时代,最让我吐槽的可能就是那个控制器,不过到 PICO 4 和 Oculus 2 时代,控制器的精准程度已经让我可以轻松掌控了。但是,苹果直接抛弃了实体控制器,改用手势与眼球追踪进行操控。

手势与眼球追踪都不是新技术,但产品化应用到实际 VR 眼镜中还是第一次。记得微软早在十多年前的 Kinect 时代就探索了各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但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或者仅仅能应用在 XBox 这样的固定摆放位置的家用游戏机上。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随着技术日益成熟,它很可能定义了未来几十年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想象一下等到 10 或 20年以后,VR 眼镜就像现在的平板电脑一样便宜和普及,不论你走到会议室还是商场,都可以随手拿起一个 VR 眼镜,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或者消费

到那时,生活中的所有平面——不论是桌面、墙面、天花板,甚至大楼的外立面,都会变成用来人机交互的“屏幕”。

3. 真的你?假的你?Persona!

当人一旦戴起 VR 眼镜,人脸尤其是人眼就与外界隔绝了。因此,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视频通话就成了难题,你没有办法使用手机或者电脑的前置摄像头与对方交互。

不论是 Pico 还是 Oculus 都用了卡通头像的解决方案,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数字世界中,人就应该以卡通形象出现。这种妥协极大的限制了 VR 设备的使用场景——不论是严肃的商业环境,还是交流感情的社交活动,都不是游戏,人希望与活人打交道,而不是一个猫熊脑袋。

苹果使用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一系列技术,用 AI 生成的方式,为每个人生成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人像。由于“恐怖谷效应”的存在,这件事儿一直是很难做到的,但一旦做到,对用户体验来说就是质的突破了。

Persona 的技术很有意思。信息不够,AI 来凑,它一旦成熟,它绝对不只会被用在 Vision Pro 中。在看过苹果的演示后,我这几天有时候会莫名的不由自主的盯着身边其他人看,然后想象虚拟的对方会长什么样子。这感觉很微妙,也许不久的未来,每个人就都可以轻松制作属于自己的的“虚拟人”了。

我也希望我自己的虚拟分身能够尽快出生。

4. 3D 摄像

这也不是新技术了,3D 电影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看了很多年。

现在的突破在于,一旦这些 3D 内容有了相对廉价的体验设备,那么制作 3D 内容的成本就会变得很低,这很可能会颠覆整个内容制作产业。

想象一下,在大约 5 年前仅仅因为大家手机的屏幕尺寸变大了几英寸,就催生了整个短视频制作的产业,甚至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用户流量入口格局。

目前制作 VR 内容的成本还是极高的,苹果现在能让我们用 Vision Pro 甚至更便宜的设备制作 VR 内容。每个人就都可以轻松拍摄令人震撼的 3D 照片拍摄 3D 视频,那 VR 内容它将成为继文字、图片、视频、短视频后的下一种信息传播媒介。

它有机会再一次定义我们所在的互联网世界。

5. 与真实设备交互

在苹果的演示中,如果你需要戴着 Vision Pro 使用实体键盘或者是 Macbook,看向你需要使用的设备即可。

我曾尝试过使用 Pico 4 办公,整个过程让人崩溃。通过蓝牙连接我的实体键盘过程中,我得一次次戴上摘下头盔,或者在虚拟世界和穿透显示之间切换。最折腾人的地方在一旦我进入虚拟世界,打开办公软件,我就只能以摸黑的方式敲键盘,体验相当糟糕。

设备连接并不是新功能,从 Apple Watch、AirPods 开始直到 AIrTag,相关的设备快速连接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也得感谢华为鸿蒙系统对行业的贡献),但 Vision Pro 的高清摄像头提供的穿透显示,让体验变得无比自然。

可以想象未来除了键盘与 MacBook,我们也会有机会为其他许多设备开发与 VR 头盔交互的功能,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我猜苹果晚些时候将上线的 visionOS SDK 就会有相关的 API 可供使用。

瓶颈?

毕竟这还是第一代产品,有一些事情让我失望。

首先是对于我这样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可能不得不为了使用 Vision Pro 再去佩戴麻烦的隐形眼镜了。

其次是续航,第一代 Vision Pro 的续航听起来非常一般,重量也不轻,这需要时间去迭代,想想第一代 iPad 吧。

还有摄像头的能力,比如目前设备在暗光下显示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这可能需要下一代专为暗光优化的 CIS 芯片的加持。

不过,每一份失望都是对未来的期望。不论如何,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代,Vision Pro 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些许未来的样子。

可能这就是世界在 1984 年看到 Macintosh 发布的感觉。

bookmark_border​董事长的选择

董事长的选择

问题:假如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去年 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5%,你该如何分配企业的利润,才能使企业长期保持 15% 的 ROE,同时保持股东15%的收益率?

这个问题来自:讨论小结:回购和收购的再投资收益率计算和比较的讨论,原始问题其实是:股票持有收益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吗?本质上,这里讨论的其实是复利的具体实现方法,我认为这个讨论很有意思,但似乎有点复杂化了,不如再从头整理一遍。

首先为了简化问题有几点基本假设,第一,除非特别提到,否则不考虑税收影响;第二,假设所有利润都是可以支配的在手现金;第三,认为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不变,即企业盈利能力长期稳定,不去考虑经营的变化。

现在摆在董事长面前的有这么几个选择:

1.投入再生产

2.并购别的公司

3.什么也不做

4.现金分红给股东

5.回购自家股票并注销

定性选择

定性来看,上述选项中 1 和 2 本质上一样,其实都是保持企业已有资产不变,然后将现金购买新的资产。所以,如果选择投入再生产,要关心的是投入再生产的资金未来是否能够产生高于15%的回报,同样,如果选择并购别的公司,那么就看并购进来的这部分资产是否能达到 15% 的ROE。这两种情况下,投资人的长期收益与企业保持一致,只要企业新获得部分的资产 ROE 大于 15%,那就是划算的(划算的意思是,保持企业未来的 ROE 和 股东收益不低于 15%)。

来看选项3,什么也不做的情况下,这部分利润就将作为现金被记入公司的留存收益,那么,下一年企业的净资产会增加,但是企业的净利润依然不变。这样到第二年结束,企业的ROE就会降低。因此,如果什么也不做,企业无法保持15%的净资产收益率,投资人的长期收益也会降低。在现实中,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企业与投资人的长期回报就更低了。

选项4,选择将钱分红给股东这种情况其实是最简单的。企业一年下来的净利润都以现金形式离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到了股东手里,自然企业下一年的ROE依然还能保持在15%。这么理解可能更加直观一些:企业通过分红减少净资产增加了 ROE,对抗了由于净利润累积减少的部分。但是,分配资金的任务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股东身上,股东的长期收益率,就决定于分到手的这些钱是否能够再投向ROE超过15%的资产。

选项5,在市场上回购股票也是很多企业会选择的方式。从账面上看,公司将盈余的利润用于回购股票,然后注销掉,因此公司账面上的资产以及净资产部分并不会发生变化(增加的利润部分等于减记的股本),也就是说企业第二年依然会保持15%的ROE。不过对于股东来说,第二年的收益率就取决于公司回购的价格,回购价越低,股东利益增加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可以想象,第二年末,在某个平衡点时,虽然公司净利润绝对数额没有变化,但是股东由于总股本减少,所获得的额外利益恰好可以使得股东的收益率增速为 15%,那么在这个价格以下回购,就能够保证股东的长期收益大于15%。

因此,定性研究的结果如下,选择再投资(包括投资自身以及收购公司)以及以合适的价格回购都不错,分红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什么也不做是最坏的选择。

定量计算

我们定量讨论两种情况。对于收购与回购的情况,其实计算本身很简单,讨论小结:回购和收购的再投资收益率计算和比较 文章中已经给出了计算方法。

如果企业选择收购新的公司,那么收购部分的收益,就是利润与收购价格的比值,将分子分母都除以净资产:

(NI:被收购企业净利润,MV:被收购价格;,ROE*、P/B*:被收购企业的 ROE 和 PB)

如果被收购企业的 ROE 也是 15%,那么只要被收购企业的收购价格 PB 不大于 1,即可保证收购后,企业和股东的长期 ROE 都不低于 15%。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企业投入新项目再生产,可以看出投入产出比是企业长期高效经营的关键,为了得到复利,始终不要乱花钱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企业选择回购并注销股份,那么公司的净资产会减少,第二年计算股东收益时,分母会变小,同样将分子分母都除以净资产:

(NI*,NI分别为第一年与第二年公司的净利润,由于公司经营状况不变,因此NI* = NI,MV为公司当年的市值)

由于ROE = 15%,简单代入计算出 PB = 115% 时,回购后的收益率依然为 15%。

2015年,巴菲特在年度股东信中开篇就写道:“如果我们的股票售价低至账面价值的120%,我们很乐意回购。”

这个 120% 的数字就是这么来的,把 ROE = 20% 代入计算即可

我们能学到什么

道理很简单,为了获得长期复利,不要浪费每一分钱,即使对于净利润也要照顾好

我们常说经营企业三件事:造东西、卖东西、以及管好钱。对于基业长青的企业,管好钱与前两者一样重要。从账面上看,是否能管好钱虽然与企业管理层自身利益并不相关,甚至企业净利润与管理层的薪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否能管好钱却与股东的长期利益息息相关。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鼓励管理层长期持股,与其他股东绑定利益。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投资人的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也有义务帮助企业做好管好钱这件事毕竟管钱这件事儿本身就是投资人的主要工作。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洞察点,其实从公司董事长的视角来看,股价过高并非好事。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选择收购别人的公司,还是回购自己的公司,前提都是能有好的价格,否则就会损害股东的长期利益。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也是这样,尤其在逐渐从新兴市场开始走向成熟的中国,大家已经习惯于基于一个故事就给很高的估值,这并不是好事。大家习惯性的希望年年都是牛市,股票天天都涨,但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才是投资人获得长期收益的必要条件。

bookmark_border再谈投资与投机

一个简单的买入操作,到底属于投资还是投机,其实很难区分。投资与投机两个概念共同点很多,从表面上看,它们无非都是将钱投入到某种活动中去,然后期待获得比投入更高的回报。这些活动可能是经营企业、也可能是购买股票、购买黄金或者房产等等。

几百年来,人们对投资与投机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早在 18 世纪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年代,就已经提到投机商人的存在。在那时,通过贸易赚钱的商人都属于这类,因为他们通过观察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的波动,然后进行买卖来赚钱。到 20 世纪初,证券交易市场已经在不论美洲还是欧洲都十分发达,但此时人们依旧将大部分通过预测市场价格来赚钱的交易行为归类为投机,在那时购买公司股票的行为普遍被归类为投机,大概只有购买公司债券并持有到期获得确定的收益能够归为投资可以说过去几百年来,投资这个词的内涵都是很窄的,这与现在啥都能被算作投资大不相同。仔细想想,有很多交易行为处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似乎既可以称之为投资,也包含了投机的成分。在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上,我们很容易带上偏见和误解,这可能也正是这个问题会被翻来覆去拿来讨论的原因。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投机这个词笼罩着贬义的色彩。人们希望追寻某种所谓投资正道,堂堂正正进行投资不被扣上投机的帽子,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认定投资是褒义词而投机就是贬义词,毕竟投机套利的操作本身并不违背法律与道德,投机交易也被许多人认为是自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就区分了“非理性投机”与“理性投机”。只要同意“理性投机”的存在,投机就不一定是纯粹的贬义了,单纯通过褒义与贬义来区分投资与投机是不合适的。

格雷厄姆曾经给投资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

“投资运作是根据深入的分析,承诺本金安全以及回报率令人满意的操作。不符合这些条件的操作则是投机。”《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

按照这样的理解,深入分析才是区分投机与投资的第一个要素。同样的行为,如果经过人的理性分析,那么就可以归类到投资,如果没有经过分析,纯粹把命运交给上帝,那就是赌博,就是投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的投机者,毫无疑问也可以被称为投资者。

如果同意这种观点,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导。第一,如果这么理解,我们可能会将投资和投机的区分当成一件纯主观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一个人潜心研究多年彩票的开奖数字,自以为掌握某些数字规律并以此下注,最后赔到倾家荡产。虽然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投资,但这明显不是。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投资所需要的理性不能是纯主观的独立分析,它还是得遵循一定程度的客观规律才行的,不遵循客观规律,就无法被称得上理性分析。那问题就来了,在对是否理性的判断上,究竟应该遵循哪些客观规律呢?这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二,根据这样的观点,理性的分析与交易操作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于交易操作本身,我们其实无法判断它属于投资还是投机。因为它既有可能被归为投资也有可能被归为投机,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经过了理性分析。这个结论又会带来新的模棱两可。比如你跟着某个投资大师购买股票,你自认为经过理性的分析,完全相信投资大师的判断,但事实上你对投资标的本身一无所知,这种抄作业行为是否应该简单的归到投机行为中去呢?如果我们认为这种行为属于纯粹的投机,那么其实我们所了解到投资机会哪个不是来自于别人呢?或者说我们要理性分析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称得上投资呢?这些问题又回到主观判断了,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明白。

所以,理性只是一个“目标”,将理性作为区分投资和投机的第一个要素没有问题,但是如何判断理性,依然值得讨论。

投资的第二个特性是承诺本金安全。理性分析是种手段,分析来分析去,根本目的还是尽可能保证本金安全。格雷厄姆的观点是,经过理性分析以后能保证本金安全的归为投资,不能保证本金安全的则归为投机。问题是,怎么才能算保证本金安全呢?

一个投机者参与一种获胜概率为50%的赌博游戏,如果一次投注所有筹码,就有一半的概率本金全无,这种豪赌当然是明显的投机行为。于是,一种常见的投机策略是将本金分为很多份,然后每次下注一小部分。从概率计算的角度来说,投机者输掉所有本金的概率没那么大了,本金的安全性的确有所提升,这样就不含任何风险了吗?显然不是。

格雷厄姆认为,你应当以某个合适的价格购入资产,由于资产本身会产生收益,因此只要买入价格合理,你的本金就是安全的,因为未来资产的现金流折现高于你买入的本金。理论上的确是这样,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若干年后企业经营状况突然恶化,盈利能力一落千丈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曾经说,“没有任何风险,不带丝毫赌博性质的投资根本不存在”,我认为他是对的,绝对的本金安全并不存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尽一切可能提高本金的安全性。

这样理解的话,投资买入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投资和投机的分界线一旦与买入价相关,那么这个分界线也就不那么清晰了。可能对于买入同样的资产,买入价更低一点,投资的成分就高一些,反过来买的更贵一点,投机的成分就更高一些。常常听到一种观点说:“一旦买入之后,就不要在乎成本,如果认为它未来更贵就继续持有,如果认为它未来更便宜就卖出。”这种观点明显忽略了买入价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承认和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市场既可能给资产报出一个非常高的价格,也可能给资产报出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这都是合理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它的内在价值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未来,尤其是未来3年或者5年后的市场态度,我们并没有什么可靠的预测办法。

另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是,在降低资产买入价之外,我们是否能够提高预测能力,去尽量避免资产恶化导致本金损失的情况发生呢?在格雷厄姆时代,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确定,不过巴菲特坚定地认为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就好像我们大体能根据一个人的品性知道班里哪个同学毕业以后能赚的更多一样,我们能根据公司本身的状况,大体预测公司在未来三五年后的运作状况。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认知,投资的绝大部分工作就都放在了如何评估资产本身的内在价值这个问题上,因此,本金的安全是建立在资产本身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市场情绪之上的。

区分投资与投机的第三个要素是是否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把钱埋在自家后院这样的行为,长远来看无法满足这一点,它无法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年份里,一些收益很低的理财产品打着稳健投资的名义可能更加吸引人,短期看似乎无可厚非,但长期来看,这跟把钱埋在自家后院并没有太大区别。作为一项投资,还是需要期望更多回报的。换句话说,迟早还是要把钱挖出来投出去的。

下一个问题就是多少回报算是合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这种回报的来源,从而建立合理的预期,这也是理性分析的一部分。

如果只是参与一场赌博游戏,那么预期的回报取决于经过计算的游戏获胜概率。如果买入的是黄金,预期回报就是将黄金卖给下一个人获得的现金;如果买入的是字画等艺术品,那么预期回报除了卖出现金之外,可能还有将字画用来展出等商业活动收取的费用。如果决定长期持有资产,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资产本身能给我们带来的回报,就好像我们投资一座果园,应该更关注农场每年能够收获的苹果有多少。因此,如果投资的是公司股票,那么公司凭借赚钱能力赚到钱的钱应该是我们获得回报的主要来源,在全社会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只要公司持续运营下去,公司的赚钱能力就应该是持续增长的

还是以果园为例子,假若果园持续经营,本身并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坏,每年产出的苹果数量保持稳定,投入的成本也保持稳定,那么,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果园的产出在财务上应该与通胀增长一致。这意味着,作为股东在资产价值上获得的回报也与通胀一致。更何况,如果果园自身还能有着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成长,那么获得超过通货膨胀的成长也是理所应当的。

别忘了,作为普通股投资人而言,投资回报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来自于复利。除了在资产价值上的回报,每年收获的苹果也是股东回报的一部分,它可以被卖掉换钱。作为投资人,投资一家公司投入的是金钱产出的依然还是金钱,如果能把这部分资金重新投入到合适的地方去,那么长期来看,投资人就有机会获得滚雪球一样的复利。如果把公司利润看做公司赚钱能力的话,复利体现出的就是投资人自身的赚钱能力。

投资标的的赚钱能力加上投资人自身的赚钱能力,这两部分加起来共同组成了长期期望的合理回报。有了这些认识,就能够大体上建立合理的长期投资回报预期了,如果预期脱离了这样的回报区间,那就应该被认为包含了更多投机的成分。

投资和投机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虽然格雷厄姆给出的投资三要素给出了非常好的思考框架,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从各种交易行为中区分出投资的那部分的分析工作,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主观的。明确清晰地区分投资还是投机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杜绝那些明显与投资方向相悖的投机行为甚至赌博行为,在这个基础上,面临选择时尽量选择偏向投资的那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