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后——
2008年,第一次背上背包,踏上户外旅行的道路,带着好奇、紧张、与刺激的感觉度过了两个多星期的旅程。活着回来之后,一直想把全过程整理成游记,但陆陆续续写了好多年——真的是好多年——最终还是烂尾。如今时隔十几年,物是人非,再翻出这些零散的文字,整理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彼时心情已不会再有。
文字虽然不够完整,却聊胜于无。
正文
西行游记 (1)
发表于 2008-12-23
5个月前的今天,做出了今年最大的一个决定,去一趟新疆。
结果就去了,但回来之后便杂事缠身,于是渐渐忘了这么个事儿。眼看着08就快去了,想着08总结里面不能少了这么个最大的事儿,还是在写08总结之前补一下吧,毕竟,那曾是,到现在依然还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把时间往前推5个月。
2008.7.28 武汉 晴 高温酷热
快递
出发的日子,几天前虽说做了决定,也去网上淘了几个宝贝,不过还什么准备都没做。提前买好了下午6点多的火车,早上起床之后还什么都没准备,最关键的是网上的快递依然没到,按理说,应该27号左右送到的。9点多上网查了快递,已经送到武汉关山了,于是打电话查询。转了好几个电话,才找到关山地方的快递电话,快递公司很垃圾,由于暑假送货人很少,他们准备攒到一定量才往学校送。
唯一的办法,自己去取。
于是早上10点顶着武汉38度的高温骑着车出发,快递公司给的地址相当不详细,本来以为那个鬼地方离关山口不远,结果拿着google地图在关山口附近转悠了个把小时愣是没找到。在打了n个电话之后,发现那地方其实已经在南湖附近了。此时太阳已经高高在上,顶着太阳来回骑了有十几公里,终于取回了东西。一个acme 45l登山包,一条冲锋裤,还有那顶纠结的大檐帽。
打包
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头天晚上在超市采购的东西全部塞到包里,结结实实一个打包,样子还不错,准备着下午3点出发,一起去的同伴催着稍微早点,反正无事,不到两点半就出了寝室门。
看看包里有些啥吧,因为没有计划露营,因此帐篷垫子啥的一概不用,轻松很多。东西主要分了三部分,穿的有一双徒步鞋,两身衣服外加一件长袖跟长袖外套,思考良久没带传说中的毛衣,冲锋衣也没带(那是武汉38度啊),一袋子日常用品,包括牙膏牙刷毛巾洗面奶啥的,跟一般出门没啥区别,顺便也带上了些常用的药品,创可贴,红花油,云南白药啥的,然后还装了一袋子准备野外用的,军刀,电筒,头灯电池之类,其他也就是水壶跟数据线充电器mp3之流。总的说来没什么特别,和一般旅游没什么两样。
出发
但是在武汉38度天背上这么个包还是很带劲儿的,一出门就做上了标准“鬼子进村”式的打扮,大檐帽加毛巾防晒。可恶的是,暑假没有校车,背着个打包,还是打车到了校门口,居然10块钱。认了,出门一上来就花大钱,其实也确实只是个开始。在校门口没等多久和同伴碰了头,俩人打扮都比较高回头率,很正常,上536,去汉口火车站。
武汉公交在下午特别是炎热的夏天的下午跑的比想象的快得多,我们4点半左右就到了汉口火车站。t192 18:18汉口开出,离开车还有两个来小时,在烈日下站了n久,估计进站也热得慌,还是决定,还是去麦当劳坐着吧。顺便把晚饭给对付了。(麦当劳还叫对付,呵呵)
运气还行,座儿是找到了,也就随便吃了点。跟旁边人一聊居然都是去乌鲁木齐的,看来大家嗜好差不多。也算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武汉的火车站候车室实在不咋地,起码比不过免费的麦当劳。
开始遇到天南地北的人了。有个驴友,老驴友了,说是去过太白山,带着一家三代五六口人去新疆,应该是走亲戚;有个年轻的姑娘,很能说,自称是民大的(还是财大的记不清了),见了谁都能说上几句;旁边还坐了个,自称是当兵的,要去伊犁,具体做什么不肯说,却反而激起大家的兴趣,尤其是那个姑娘,一个劲儿的问。
时间过的很快,到5点半左右,大家陆陆续续走了。上了车还会遇见的。
上车
奥运期间,安检很严,第一次确实没什么经验。从来坐火车就没真的这么安检过。过了安检口被要求开包,于是老老实实的开了包,然后瑞士军刀就被拿走了。很和谐的,为了祖国的和谐,为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我的瑞士军刀没有了,再也回不来了。
其实事后想想,当时还是有很多方案的,比如把军刀拿出去寄存,就算寄存两周也用不着几百大洋,或者,把军刀找个更好的地方藏着,反正说是安检,真的能安检出来的有几个那是天知道。反正无论如何总是有办法的,但是事实上,这个军刀就算是送个那个安检的武汉大爷作为夏日礼物了。攒人品吧。
上车之后,居然真的就碰到了之前麦当劳里碰到那个驴友,他们一家好几口,票没买到一起,正好跟我们换个票,也就换了。位置坐定,我们两个中铺,下面的一个小孩儿偏偏又喊着要中铺,于是又换了个铺,我算是白捡了个下铺,算是方便了些。
上铺的是一个看起来年轻的小伙子,看起来也就跟我们一个年纪,20出头,不过自称已经30岁了,说是经常来华工打球,带着哥哥火车回新疆。在火车上,总是有天南地北的人,遇到聊得来的,什么都说,其实连别人叫什么都不知道。好久没有出来旅行,这么聊着确实很有意思。
车厢里开着空调,不过依然还是很热,有30多度的样子,说是第二天到北方就会凉快了。说郑州的道口烧鸡很好吃,一看时间到郑州是零点整,计划着到郑州去买烧鸡,结果11点一熄灯就睡得极香,郑州也就过去了,烧鸡没吃成。
以前火车卧铺都是10点熄灯的,这趟车说到11点熄灯,据说是因为新疆那边时差的关系,第一次还觉着有点新鲜,到新疆之后,才知道11点,其实也就是傍晚,呵呵,都是后话了。
睡觉了。第二天起来,已经到了陕西境内。
西行游记 (2)
发表于 2008-12-23
2008.7.29 火车 基本晴 车厢恒温
山寨方便面
迷迷糊糊被报站声音弄醒过来,已经过了宝鸡,看来连一早的西安都错过了。照常洗漱,然后坐下准备开始打发无聊的时间,上铺的哥们儿已经开始弄吃的了。本来想着早上经过西安,可以在西安买些什么填个肚子,结果一方面睡过了(其实本来也没准备起这么早),另一方面火车站东西除了方便面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所以在宝鸡也懒得下去买吃的。掏出头一天在汉口火车站买的泡面,习惯性的倒上开水,准备着吃面。
但是吃面的时候总觉得这香菇炖鸡面味道不大对头,有种水加多了的,仔细看了下包装居然发现康师傅几个字和印象里的不大一样,再看产地居然是河南某小厂,基本上确定是某山寨厂商生产的了。正想着,突然觉得大腿上有点发热的感觉,一惊,此盒装方便面的底居然裂了一大个口子,面汤正从口子有条不紊的缓缓流出。顿时傻了眼,赶快找来一堆餐巾纸,奈何面汤太多,一包餐巾纸转瞬就没了。不得已求救,还好上铺那哥们儿反应快,看到这情况立马整了个果壳盘子过来,把一盒面放在果壳盘里。然后就是一阵打扫卫生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山寨方便面。
盒饭
无聊的东拉西扯闲聊了一上午,算是到了午饭时间。自从告别了山寨方便面,还是决定来份盒饭,卧铺车厢盒饭15一份,其实客观的说还是能把肚子填个半饱的。本来也没有必要把肚子完全填饱,否则在火车上又不做什么事儿,容易长胖,想着火车上大厨也算是为旅客们的健康着想。不过失望的是,本来想着可以提前享受下新疆美食,可火车就是个武汉车,吃的菜跟武汉大街上的盒饭没啥两样。反正也懒得多想了,填饱肚子为主。
黄土高原
早上在宝鸡附近,有一段地方隧道特别多。看看中国地图都很好理解,西安宝鸡算是中国中原版图的边缘,再往西,就上黄土高原了。但凡交界处,地形地貌都一向比较复杂,风景也好。不过我倒是大江大山看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是从祖国大西南出来的,车上的几个小孩儿遇到好多隧道倒是有点兴奋,看着他们兴奋地样子,我倒是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出了隧道很多的那一段,基本上就算是到所谓的黄土高原上了。气温明显低了不少,至少在火车上已经没有任何酷热的感觉了,已经开始考虑着是不是要换上长裤。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突然有一种感觉,已经离开武汉了。确实,离开了。
真是无聊的一天
2008.7.30 乌鲁木齐 晴
下车
夜里听到有小孩儿在哭,醒了几次,不是上面的小孩儿。不过一早上还是挺早就起来的,新疆境内的景色果然是不一样。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云,天,虽然天气不是很好,但感觉确实不错。起来不久车子正好到吐鲁番。下车转了一圈,倒是也没遇到什么特别有感觉的东西。回到车上,不久大家都陆陆续续起来的,显然做了一天多的火车大家都有些疲惫,昨天兴奋的很的小孩儿也不吵了,到八点多还在床上睡着。
羊肉包子
下了火车到乌鲁木齐车站,一出站就有一堆一堆拉客的,住宿,吃饭,坐车什么都有,虽说这种事儿已经很习惯了,不过面对着一群维族人上来拉客倒是还真有些不习惯。只是不论在武汉还是无锡看到这么多维族人在一起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太好的事儿的。按照老规矩,先买张地图,然后取出相机啥的随身带,然后先找家国营的店把包给寄存了。一天时间,3快钱一个包,果然是内地城市,跟上海北京10块15块一个小时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寄了包之后,开始熟悉地形。其实之前功课做的很不到位,完全没怎么把乌鲁木齐的地图研究过,地图买过来连火车站都找了老半天。在火车站周围转了n圈,终于决定,先去吃点东西吧。
乌鲁木齐火车站边上吃的东西很多,而且到处是“拉面,黄面”之类的新疆东西,让人看了很是兴奋,终于能吃到正宗的了。不过按照惯例一般是不在火车站附近吃东西的,于是照着地图往外面走。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从火车站出来往北走那条街上,有好多打着“正宗川菜”的小饭馆,店前拉客的几乎清一色标准四川人。从祖国大西南来的我自然不会怎么去那些四川人的店,却发现越走越远除了这些川菜馆还真就找不到什么看的上眼的小店了。而且越走越偏,估摸着再往下走也天知道会走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决定回头,进了一家维族大叔开的小店,看起来还是新开的。
运气还真好,正好碰到热腾腾的包子出炉。想着早餐也不怎么想吃面,就来包子吧。正在考虑是来一人两个还是一人四个,老板娘直接热情的端上来一大盘10个包子,还喊着“自己蒸的羊肉包子,尝尝,不好吃可以退”。没什么好说的,本来已经快饿扁的我看见肉包子,还是羊肉包子,还是新疆的羊肉包子,直接二话不说一口一个开始干起来。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就是新疆的薄皮尔包子,配上辣椒油,醋,孜然粉,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里面的羊肉不像内地的包子做成肉末还要放白菜咸菜什么的,直接就是整块儿整块儿的羊肉粒。反正,10个包子在要的一碗拌面来之前,几下子就解决了。
几个包子下肚,我直呼过瘾,就冲这几个包子,来一趟新疆,值了。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吃完包子,11点多了,给接待我们的小羊军团打了电话,说是可以凑着坐晚上的夜班车过去,下午5点左右过去他们那儿拿票就行了。于是我们拥有了宝贵的在乌鲁木齐的半天时间,得好好玩玩。
吃包子的时候顺便做了下功课,把乌鲁木齐地形稍微了解了下。乌鲁木齐虽说是首府,不过确实不大,而且狭长,新城区一般都没什么看透,老城区就更小,基本上一趟公交车就能穿城了。根据介绍,到一个新的城市之后,这个城市的标志是一定得去看下的,就像红山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给外地人修的,你要不去看,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到过乌鲁木齐了。而且本来时间不多,就一个下午,想着能去个红山应该就也满足了。
走回公交站,准备坐2路到红山公园,结果一看公交牌愣是发现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八楼。很好,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临时决定,无论如何先上2路,去八楼看看。
结果就上了2路,公交车报站有维语,听着挺有意思。也就五六站路,说是要到八楼了。不过往窗外一看,觉着貌似城中心已经过去了,外面看起来一点都没有个市中心的样子。然后下车,研究了半天,其实八楼也就是个地名,就跟“新屋熊”一样,啥标志性的东西都没有,哪天谁去唱个“停靠在新屋熊的521”,估计也会有不少人傻冒一样的到武汉坐着传说的521到新屋熊然后又无比失望的走回去。而且八楼这个地方挺偏,至少离老城区不近,既然到了八楼,就得往回走,于是一天的“城市徒步”开始了。
西行游记 (3)
发表于 2008-12-23
红山——啤酒加烤肉
从八楼往回,顺着友好路晃悠着往回走,路上居然有不少户外专卖店。反正是轻装散步,还穿着凉鞋,又不用赶时间,三四站公交的路程走了有个把小时。同伴路上还在一家小店买了个水壶,漫步乌鲁木齐街头最大的感觉,是空气特别好,天特别蓝,而且不热。当然这些都是跟武汉比起来的,反正不管怎么说,和武汉比起来乌鲁木齐确实要适合人类居住得多。因为走的地方不算是乌鲁木齐的市中心,所以也不是很热闹,给人有种到了欧洲的感觉,想想也是,无论从纬度还是人种,乌鲁木齐和很多东欧国家都有相像之处了。不过有因为走得地方不是老城区,因此路上也基本上没看到几个维族人。
很惬意的走回了红山广场,以为这儿就是红山公园了,结果只发现了个后门。看看地图,原来大门还要绕好大一个圈,反正有地图就不怕。跟着地图,走过西大桥,绕到红山公园正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奥运期间,红山公园没有像手册上说的要收10元门票。
进了红山公园,有一种10年前社会主义公园的感觉,公园里一派和谐的景象,景观多是自然地,有些小摊卖点零食饮料什么的,还有不少小孩儿。说实话感觉还相当不错。至少在现在的东边发达地区,公园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慢慢悠悠的爬上山顶,有个小观景台,基本上一览乌鲁木齐城市风光。也走了不少路,坐下休息休息,就问到羊肉串的味道了。山顶上还有卖烤肉的,呵呵。虽说明知公园里东西会比较贵一点,但在那种又累又第一次闻到正宗新疆烤肉的情况下,我还是很正常的坐了下来,要上了10串烤肉,两块钱一串,还好不是贵的离谱,顺便,又点了一扎啤酒,传说中的新疆啤酒。
因为是生啤,其实觉得味道也就这样,不过真正当烤肉和啤酒端上来,看着乌鲁木市区的风景,还是相当的惬意。
继续吃
从红山下来,才1点多的样子,我们动作还是很快的,我们还有三个多小时时间。寻思着,去传说中的二道桥吧。
从八楼回来,发现乌鲁木齐比想象的小,于是虽然在地图上看见二道桥离红山还有好大一段距离,也走吧,感觉不会太远。反正打算就往老城区哪个方向走,专业点,叫往“沙依巴克区”走,反正走到哪儿算哪儿。大不了打车回火车站。
顺着新华北路一直往南走,大方向没问题,路上却发现地图给丢了,想着应该是刚刚吃烤肉吃的太high,走的时候忘了拿走。在路边一个报亭又买了一张地图,4块钱,想着前面一张在火车站买的地图才花了两块钱,觉得很不是滋味。反过来一看地图标价:3元。傻乐了,原来新疆人他们不亏本。
走在大街上,其实和走在武汉或者无锡的大街上没他大区别,我习惯往小弄堂里钻,反正大多数的路地图上都会标出来,就算没标出来大方向没错也肯定走不丢。反正都没来过,走的就是个刺激,转来转去,到了个叫西河坝前街的地方。其实就是条普通的街,下午两点半的样子,正好是当地人吃午饭的时间(两个小时时差),远远看过去,一片烟雾腾腾,就知道肯定有不少好吃的。
虽说几个小时之前才撑下去羊肉包子跟烤肉,我看到这种情况还是控制不住的。拉着同伴一头钻了进去。
二道桥
吃完抓饭,挺着肚子走在新疆街头。又看到各种各样让人掉口水的东西,包括满大街各种各样的烤肉。不知不觉,走到一个很热闹的地方了,地图上一看,很好,二道桥到了。
因为没有走大街,是从旁边一条小路插到二道桥巴扎的,路上有很多维人的小摊,终于看到了很多卖水果的,还有卖羊肉的,还有打了个棚子,坐了一堆维人在弹吉他的,很有意思。不过说实话,这地方大街上基本上全都是维人了,能看到的汉人差不多也就都只有游客,建筑基本上也不是汉族的风格,仿佛到了另外一个国家。感觉很有些意思。
新疆的长途大巴
毕竟在乌鲁木齐我们只有一个下午时间。从二道桥出来,又往北走了一会儿,说实话大家都累了。头天晚上就没睡好,今天一早就起来,然后就是不停地走路,吃东西,折腾了一天。而且天气其实也是很热的,虽然新疆的气候干燥让人不那么觉得热,但是下午4点的太阳顶在头上还是很让人受不了。另外一方面,我又穿着凉鞋走了四五个小时,脚也开始有感觉了。终于决定,今天就到这里,给小羊军团打了电话,他们说已经替我们买好了去布尔津的票。
坐公交到六道湾小羊军团的据点,不大的一个地方,拿到了票。聊了下,主要都在说关于喀纳斯那边的事儿,被告知全程徒步可能性不大,然后为了省钱会有一对母女跟我们一起去,那对母女也是今天早上到的,在宾馆里面呆了一天。我们暗自发笑,想想我们这一天过的是如此充实,特别是肚子。去布尔津的夜班车是晚上8点左右的(其实可以说傍晚8点左右),拿了票之后约好直接在碾子沟汽车站等。我们直接奔回火车站去拿早上寄存的行李,本来还想吃点什么,却什么也吃不下。
又回到火车站的时候,又经过早上吃羊肉包子那家店,那个维族大叔还在门口吆喝着生意,又想起早上吃羊肉包子的感觉。
背上了背包,立刻变得像个驴友而不是普通旅游者了,回头率高了不少。到碾子沟取了钱,赶到汽车站见到了所谓的“母女俩”,女儿居然才七八岁,想着要跟俩需要照顾人士驴游好几天,顿时感觉这回任务重大了。
因为母女俩中午才决定和我们拼在一起出发,所以他们的票和我们还不在一起。只能下车见了。
上车之前,把没吃完的葡萄扔了,觉着有点可惜,不过想想也值了。而且这样的葡萄还有的吃。
上车之后,立马觉得不对头,新疆的长途客车跟在内地坐的完全不同。大巴汽车显然都是承包的,因此司机很爱干净,要求所有人脱掉鞋子,起码气味不一样,内地顶多就是一帮年轻人的汗脚味道,而新疆的大巴车里味道种类就多了,脚味儿是必要的,然后各种不同的人身上的各种不同气味,维人的,汉人的,然后还夹杂各种零食的味道,应该还有奶茶的味道,最后更恐怖的,尽然还有一点点羊肉的味道。一个词来形容,百味交杂。
我跟同伴位置在16和17,但一看到最后这个车子貌似只有15个位置,最后的位置上已经睡上了人,还是两口子。我的位子居然在人家两个位子中间,是个加床。甚是尴尬,找来司机。结果司机很惊异的从整个大巴的最前面给我找到了一个所谓的“01”号铺位,这个铺位只有一般铺位的一半长度,得用个“专用垫子”放脚。这辈子第一次坐这样的卧铺大巴,也算是见识了。
戈壁滩的夕阳和夜色
8点左右,车开了,这个时间正好是新疆的傍晚。车子开出去不久,除了乌鲁木齐,上了高速,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然后整个天都是橘红色和浅蓝色的完美渐变,那是夕阳。虽然坐在车上,但还是觉得这夕阳如此美丽。第一次体会到了“无法形容的美丽”,反正在那种情况下,人整个就有一种想直接融入这种和谐的颜色中的愿望,如果这长途车能在高速上停下个几分钟,让我下车去体会一下,那我宁愿不去什么喀纳斯了。不过虽说这么想,当然还是不可能实现了。时间到了10点多,天色才开始渐渐的暗下来,累了一天的我也慢慢睡着了。
但是没睡多久,就被吵起来了。车子停下了,司机正在往车子下面赶人,我睡着了,也不知道在做什么。迷迷糊糊就跟着大家爬起来,找鞋子,下车。原来是吃饭上厕所。
坐过大巴都知道这些个事儿,司机把你扔在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告诉你吃东西,你一看那价钱基本也就是正常价钱翻个几番,吃不吃随你。意料之中,新疆也这样。肚子里依然很饱,看看小饭馆里卖的东西不外乎也就是拌面抓饭什么的,白天都见识过了,而且这种地方的肯定不会怎么好吃。吃就算了,上个厕所还是可以的。
司机提供的这个厕所很有意思,就在戈壁摊上搭了个小房子,还没顶,好多人在排队。这么自然的地方,居然还需要房子,于是自然跟大多数人一样,路边解决问题。看着吃饭的人还挺多,于是自己一个人无聊的在高速公路旁边晃来晃去。
傍晚的时候想下车来看看景色,没能成,晚上倒是有机会了。惊叹于戈壁滩的夜色,已经11点半的样子了,天边居然还有那么一点深蓝色和深红色,煞是好看,头顶上,像是个很大的黑锅盖罩着,可以看出没有一点点的云。星星看得十分清楚,有数的情的感觉。甚至,天边居然看到一条淡淡的银白色,传说中的银河。
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有点惊呆了。就这样站在高速公路的围栏边,呆呆的看着天站了有十几分钟,脑子有点乱,又兴奋,又因为没睡醒而迷迷糊糊,反正是在享受,提醒着自己,这就是真实的美丽,但是很可惜,那种景象,几乎是没法用相机保留下来的。
太美了。我以为,这就是最美的天了,不过两天之后我就取消了这个想法。
车子要开了,再上车,准备好好睡一觉。之前问过,第二天早上8点到布尔津,我以为能一觉睡到第二天8点。其实我不应该相信的。
西行游记 (4)
发表于 2008-12-24
2008.7.31 布尔津-贾登峪-禾木 天气晴 气温10-35度,变化很大
边防站
又没睡几个小时,就又一次让司机给吵醒了,一看时间凌晨三点多。司机嚷嚷着让大家交东西,一时没搞明白,只好迷迷糊糊起来看情况。原来是要交身份证下去登记,没带身份证得亲自下车。看看外面,依然是一片漆黑,隐隐约约看到个小房子,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边防检查站了。人群闹了一会儿,大多是在抱怨怎么又被吵醒之类的,有几个武警样子的上来转悠了一圈,就完事儿了。
退换身份证的时候很有意思,车上人的姓名果然是乱七八糟,哈萨克语的,维语的,汉语的都有,司机倒是也够别扭的。
拿回身份证,又关了灯,继续睡。想想两天之前还呆在酷热难耐的武汉无聊上网,现在居然就到了边防检查站了,看看手里的google地图,当前位置还真是靠近边境,中国就是好,跑几千公里路都出不了国境,这要是在欧洲,这么远的路估计早就不知道过去多少国家了。
布尔津
可恶的是,又没睡上几个小时,就又被司机吵醒了。这回窗外已经有了些亮色,一看时间是早上6点。这回车子已经开进了一个停车场而不是在高速公路边,司机吆喝着一些听不懂的东西,好多人都在下车。我突然从司机的鸟语中听出一个很熟悉的词“布尔津”,难道布尔津到了?跟司机确认了下,真的是布尔津到了。
布尔津是离喀纳斯最近的一个县,说是最近也还有160公里的样子,地位相当于去神农架的木鱼镇,反正这个县城里大多数都是去喀纳斯的游客,因为喀纳斯那边条件有限,所以就把布尔津当成了去喀纳斯的基地。
下车之后背上背包,立刻就吸引了一大帮拉客包车的。一直对这种拉客很反感,另外我们已经联系了小羊军团俱乐部的接待,所以也没把那些拉客的放在眼里。那对母女也找到我们了,看来他们的车比我们要早到几分钟,早早的就已经站在车站门口等着。大姐说,他们一说是小羊军团的人,那些拉客的立马帮着打了好多电话,说是因为班车早到了两个小时,小羊军团的领队还没回来,老板会亲自过来接我们。我在纳闷这个地方难不成都认识,后来才知道,当地户外旅游接待仅此小羊军团一家,人家内幕深得很。
站在车站门口等来接的人,不一会儿手上就捏了一堆租车之类的名片。早上6点相当于新疆时间凌晨4点,整个布尔津大街上除了车站门口这一块儿之外是完完全全空无一人。布尔津一看就是个有钱的地方,所有建筑全是不高的欧式建筑,花花绿绿的,清晨映衬着薄雾,再看所有的招牌基本上都是用了鸟语写成(应该是哈萨克语,北疆维族人也很少了),乍一看像是到了某个东欧小国家。不过只要稍微看到几个汉人,就会清楚地明白这地方是在和谐的中国而不是东欧了。
除了大姐和她女儿雨桐,在车站门口还遇到两个人,一男一女学生模样,女的见了我们直喊驴友。他们也是要去喀纳斯的,但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带,而且行程比我们要少一天。因为我们预约了小羊军团的领队跟着,所以他们并不能跟着我们一起走,不过大家既然都是去那个方向的,那也就无所谓了。他们一直在盘算是坐班车过去喀纳斯还是包车过去。
小羊军团
小羊军团的老板很快来了,确认我们就是他们的客人之后,随便找了一辆之前拉客的桑塔纳,说是把我们送到他们“驿站”。这是才发现原来所有这些拉客的都是一伙的,其实当时还没意识到,这个县城里几乎所有包车的,租房的都是一伙的,而他们的老大,也就是所谓的“小羊军团老板”。
虽说花了钱,不过倒也挺好,一路上都有人罩着了,倒是放心不少。不几分钟,我们一行4人到了所谓的“小白羊驿站”,一栋不大的欧式小屋,三层,样子要是放在内地绝对让人觉得相当俗气,不过在这个地方倒是没有给人太多俗气的感觉。进去之后,其实就是一个中等档次的小旅馆,不过墙上贴了很多关于当地(大喀纳斯地区)自助旅游的图啊,指导啊什么的,对第一次到这里的尤其是新驴友确实还有些用处。大厅角落里放着一些户外用的帐篷防潮垫什么的,说是可以出租,不过我们反正不准备露营,也就用不着了。
我们因为是交了钱的客人,因此被安排进了旅馆房间洗漱一下,说起来,从离开武汉那天起,我们已经三个晚上没有睡在床上了,不过新疆因为空气非常干燥,就算每天出很多汗也基本上是瞬间就干了,倒是也不觉得身上有多么不舒服,这不像在武汉,30多度的天一天不几个小时洗个澡就浑身难受的发慌。
不过毕竟3天没洗澡还去了这么多地方,浑身都是羊肉味,一进房间就冲进卫生间开始一个热水澡。感觉确实很爽。刚洗爽了热腾腾的出来,发现房间里又进来一个人,皮肤黝黑,一看就是搞户外的。原来他就是这会给我们派过来的领队,他一看我在洗澡,立刻警惕的说一会儿出去的时候别说你们用过热水了,否则他们要收钱。虽然很不理解,不过还是觉得小心点的好,虽然只在新疆呆了一天,对新疆人一些基本的习惯还是有一些了解。他们从来不跟你打哈哈,很少暗地里宰人,但是要宰人的时候,就会明着说我要宰你,而且任你说什么都没用,人家就一句话,规矩。到最后你只能掏钱走人,除非,你有什么后台。
领队叫小李,当时还真没看出年龄。之前一直很崇拜能够有钱有闲成天泡在户外山水之间玩乐的人,性格开朗,与草木虫鱼为友。不过看小李的样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个样子,具体怎么也说不出来。
哈萨克早餐
洗漱完毕也就7点半的样子,因为预计8点我们才到,因此我们时间很多。今天第一站是要赶到贾登峪,贾登峪是一个山里小镇,离喀纳斯景区十几公里的样子,属于景区口子上一个小型的根据地,不论是喀纳斯大巴旅游,还是徒步驴游喀纳斯,起码都得先到贾登峪做短暂停留。当然那种地方一般人是不会考虑住宿的,除了某些钱多的到处撒的款爷。
又包了一辆桑塔纳,200块钱,里面要坐我们一行四人加小李一共五个,还好雨桐毕竟还小,只算“半个人”藏后排中间,跟体形比较瘦小的小李一起一车看起来也就是坐了4个人。新疆包车真的很便宜,四个人包桑塔纳算下来一公里每人才三毛钱的样子,不过新疆确实地方也大,就算一公里三毛钱包车也会轻易就花掉好几百大洋。
车子开出驿站,准备先去吃些早餐。前面说过这些包车的都是一伙,连买早餐的都不例外,一会儿我们就都给拉到了同一家早餐的小摊。之前听说到了北疆之后吃的都很贵,要有心理准备。这个早晨倒还确实没太觉得贵的怎么样,自助6块一个人,这个基本上也就和内地富裕点地方价钱差不多。关键是一看吃的我就乐了,虽说没肉,不过馒头,鸡蛋,奶茶,稀饭,各种油饼,馕都有,还有很多看起来像咸菜的小菜。
跟一起吃饭的聊着,说如果是大宾馆,吃这么一顿起码是15或者20,但是路边摊其实一两块钱就能吃饱的。在这算是折中,我们游客也便宜一点,他们也能赚到钱,因此他们完全是按照宾馆的自助早擦山寨出来的。不管怎么样,性价比很高。
临走的时候发现,带我们过来的司机在这儿吃早餐都是完全免费的。想想新疆人还真是有一套。
重点介绍下上面的油饼,那玩意儿哈萨克语叫“***克”,名字挺怪,一直没记清楚叫什么名。后来大概才记住拿东西叫“布尔沙克”。其实就是空心油饼,但是抹上黄油之后就着奶茶吃是非常香。虽然当时也不觉得那有多么多么好吃,后来到了草原才知道这种东西对牧民是如此重要。
然后就是一盘一盘的小菜,之前我还以为和内地一样会有一些腌菜一类的东西,吃了几口才发现哈萨克早餐的小菜那简直就是一绝。各种丝,土豆丝,豆芽,海带,萝卜丝等等分别拌成一盆一盆的凉拌菜。一点都不咸,吃在嘴里相当爽口,可能这东西当地人是用来清掉嘴里尝尝弥漫的奶茶味活着羊肉味。反正早饭来上几口小菜,绝对是补充精气,让人神清气爽一天都有力气了。
很像研究那些小菜是怎么做的,不过没有研究出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小李提醒着我们今天一天也许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了,于是我拼命吃了好多“布尔沙克”,起码两个鸡蛋,无数碟小菜,无数碗奶茶。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顿早饭吃这么多是对的,总的来说,这顿早饭给人感觉相当好,6块钱也算是值了。
吃完早餐后,坐上桑塔纳就开始往贾登峪出发了。
西行游记(5)
发表于 2008-12-26
贾登峪
布尔津到贾登峪感觉不远,但算起来也有160公里的路程,这个距离放在内地怎么都有好几个城市了,不过在新疆160公里也就仅仅是两个挨的很近的景区之间的距离。车子刚开出布尔津没多远,四周基本上都是半戈壁的样子,也没有什么参照的。路很平很直,连个弯都不拐,就直冲冲的往北延伸过去。
上马贾登峪
再次上车没多久就到贾登峪了。说是个小镇,其实除了为了留住游客修的几栋宾馆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就算是那几栋别墅式的宾馆,可能因为不是旅游旺季的原因,也给人感觉萧条的很,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赚回成本的。唯一热闹的地方,是一个写着贾登峪三个字的蒙古包,蒙古包旁边竖着“***欢迎你”的招牌,其实招牌是次要的,关键是招牌下面写着价目表。
布勒那汗大桥
当天出发的马队,除了我们还有两三个。我们的马队也许是最慢的,一路上不停被其他的马队超过,小李说,今天出发比较早,马慢点走,我们可以多看看风景,反正只要天黑之前赶到禾木就行了。我问什么时候天黑,小路说晚上10点左右吧,确实,从乌鲁木齐又往北走了将近1000公里,这地方纬度已经相当高了。
近看喀纳斯河
时间快到下午1点了,以新疆时间来说,这个时间里吃饭还有一会儿,小李说,下一次休息可能得几个小时之后了,现在大家可以吃点东西。说实话,我身上除了几个小面包巧克力啥的还真没带什么吃的,特别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一起走的大姐倒是背着慢慢的一袋水果,零食之类。大家把东西都拿出来,显然是不够当吃午饭,好在小李还带上了些补充体力的东西,巧克力棒,饼干之类。
说实话,我那时候一点都不饿,一方面是早上吃的特别多,还没消化完,另一方面一路上体力消耗挺大,很渴很热,那种情况下也吃不下什么东西。不过因为野外活动的常识,我明白这种情况下还是得尽量补充些能量的。于是尽力吃了些饼干跟水果,大姐带来的葡萄非常酸,这时候有点想念头一天丢在汽车站的葡萄了。
更不爽的是,我早上出来带上的一壶水(1l)已经剩的不多了,我想灌些喀纳斯河得水,小李说还是不要的好,这个水看起来清澈,不过毕竟上游是喀纳斯湖景区,肯定不干净的,下面的路上还会有山泉水,可以放心。
说到河水,说实话光凭肉眼是一点都看不出脏。我们到那儿的时候,1点来钟正好是新疆时间的上午,太阳已经基本上出来了。河水激起的浪花反射着阳光十分耀眼。因为富含矿物质,其实应该就是硫酸铜,河水呈现非常美丽的淡蓝色,和天空颜色差不多。坐在水边,水声很大,甚至有点听不清说话的声音。因为是冰山融水,所以水温很低,摸起来是冰的,水面散发着阴冷的气息。在夏天就好像空调里吹出的冷气,让人很是舒服。坐在水边,感觉很是惬意,但小李说前面走的实在太慢,下面得赶路了,还是只能得匆匆离开。
门票貌似是60,买了这个门票就意味着,进入传说中的“禾木”景区了。
其实更美的还在后面。
西行游记 (6)
发表于 2008-12-31
山泉
过了布勒那汗大桥,又是大段大段的山路。算是真正进入了原始森林,路也没有开始那段好了。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买了门票之后,路反而没有前面的好走,估计本来就是“花钱买罪受”吧。从这里开始,一路上的风景开始变得单一起来,我们基本上是顺着喀纳斯河顺流而下,所以一面是奔流不息的喀纳斯河,另外一面就是没个完的山坡或者是森林。如果按照纬度来看,这个地方应该是草原的,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地形,这里气候潮湿,特别是山脚靠水的地方,因此出现了比较浓密的原始森林。又因为气候寒冷,所以森林以桦树松树杉树这样的耐寒数目为主。其实一句话,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从早上骑马出来开始算起,已经有三个多小时,一路全部是骑马。说实话对骑马已经一点都不新鲜了,代之而来的是浑身的酸痛和一点点的无聊。浑身的酸痛就不用说了,坐在有点破烂不堪的马鞍子上,连续几个小时不停的抓着缰绳跟鞍子,马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的走着,人坐在上面只是无聊的跟着摇晃,风景确实很好,但就像所有游山玩水的感觉一样,再好的风景养这样待久了都会觉得麻木,因为你只是在“看”,并没有亲身的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或者说,人在这里,但是心还马上一个匆匆的过客。
而且很累,早上6点就起来了,一路奔波到现在都没有歇过,一路上又是太阳直射,虽说不至于热到中暑,但至少让人体力不支。坐在马上开始有了睡意,迷迷糊糊的,其实是种融入蓝天的感觉,眼睛开始模糊。小李在提醒着不能睡着,因为谁都知道,马毕竟是牲口,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它会做什么,要是一不小心松了缰绳,马要在这种山路上做出点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后果就不用说了。
还好不时的有些能让人转移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姐的马一路老是低头吃草,大姐又拉不住,马夫就不停的帮着抽打,马一被抽就乱跳着还一路小跑,大姐又得拼命拉住。或者,绑在我的马后面的背包很不稳,老是往下滑,因此走几十分钟就得下来从新绑一下背包,我也可以借此休息一下。
就这样走了有两个多小时,下午三点半左右,大家都倦怠的不行,到了一个小李认识的休息点,大家下马休息。
其实只是山路上正好有溪流流过,形成的一块儿不大的空地。空地中间有几棵树孤零零的竖着,正好用来栓马。大家都下了马,马开始不停的喝水,也算辛苦了这些老马了,一路上不让喝水不让吃草,不过这些毕竟是牲口该做的事情。说起来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早上带出来的水都全部喝光了,很自然的,我爬到上游去灌这山泉。灌一壶,喝一壶,又灌一壶,那山泉水和河水一样,也是冰凉的,很明显是雪山融水,在这种被太阳暴晒了几个小时的情况下,格外好喝。
大家都顾着休息,也没说太多的话。
白桦林
大家休整后重新上路,刚走不远就又看到了一个小房子。小李说,这个就是半路客栈,如果是徒步的话,这一段路程可以分两天走,晚上就住在这个半路客栈。大家都疲倦的很,不想再走,只是讨论是不是就住在这地方,我暗自在想,既然是半路客栈,岂不是才走了一半的意思。跟小李确认了下,确实,半路客栈就是路程到了一般的意思。大家都绝望了。
的确很累,而且经过前一次休整时候马夫的整理,我的马后面的背包也不松动了,几匹马基本上也熟悉了我们开始变得听话,这样一来我连刚才那些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事情都做不成了。换句话说,我实在是无聊的没事情做了。
这种情况下人就是很不知足的,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走了5000多公里的路跑到这种地方来玩,真正到这里了,却又只是瞬间的惊异于那种蓝天,碧水,青山。才过了几个小时,就开始想睡觉,一副“东西已经到手,无所谓”的样子。
已经没有前面那么想睡觉了,倒是肚子开始有点感觉。早上吃了了很多东西,那已经是10个多小时之前的事情了,中午在大桥那儿,只是稍微吃了些水果,啃了几口饼干,到现在,确实也该肚子饿了。其实大家都想着能快点到禾木,我们都是奔波了好几天的人,这一天已经很累了,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下。
当然是不可能的,大家还只是慢慢的走着。这时候唯一能让我打起精神的,就是对岸山上的白桦林。时值夏天,满山都是一片一片绿的像是要出油的样子,壮观是壮观,看多了甚至会让人厌恶。后来看着一路上的照片,欣赏着醉人的绿色,怎么都不相信当时会厌恶这样的东西,但确实就是这样的感觉,也许这才是旅行的意义。深深体会到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美的,这东西一旦得到,没有用心,是没有办法真正去享受的,只有那种厌恶的感觉。
不过还是有能提起我兴致的东西,就是一片一片的白桦树林。远看过去,一片一片的绿色下面,有星星点点的白色枝干,或者是小片小片的白色,像是无心的涂鸦。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大片大片的白桦树林,但是能亲眼看到这些小片的白桦树林,总是让人有一种从无尽的绿色中解脱出来,回到某种本来的地方的感觉。
同时,白桦林对我来说,一直还只是书上或者歌曲里的三个字,真正置身其中,也是一种梦想实现而幸福的感觉。
除了对岸的白桦林,有时候我们的马道旁边也会出现小片小片白桦林,从白桦树下穿过时,随手摘一片白桦树叶,桦树叶的形状形状是如此美丽。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一种“没白跑一趟”的感觉。
山谷
又是不知不觉,我们本来是顺流喀纳斯河而下的,突然发现变成逆流而上了。小李说,我们先顺喀纳斯河下了一段,然后过了喀纳斯河和禾木河的交汇出,现在已经开始逆流禾木河而上了,很快就要到传说中的禾木了。这个时侯已经到了六七点的样子,离早上骑马出来已经有七八个小时了。
而且很明显的,本来我们一直是行进在山上,翻阅着一个个山头,现在突然开始下山。骑马下山并不是个很轻松地事情,一路石头很多,马蹄踩不稳,所以需要格外抓紧。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一方面,重新紧张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有点事儿做总是好的,另外一方面,太阳已经基本下去,我们又到了山谷,所以基本已经没了太阳的直射,凉快了不少。
在山谷里的时候,我们直接就穿过了好几片白桦林,这回是直接“穿过”而不是“路过”了。穿过白桦林的过程是让人震撼的,在远处看这些白色的数目,顶着蓬松的绿色的树叶,怎么也不会想到,当身处这些树林中时,看到的竟然是一片一片破败的画面。路上到处都是倒下的白桦树干,直直的枯死,没有一点树叶,好像刚刚发生了什么战乱。
小李说,这些都是被风刮倒的,或者是地震倒下的。所谓地震当然不是指四川地震,四川再怎么大震也不至于对几千公里外的新疆造成什么影响。仔细看那些白桦树的叶子,很明显的树干都朝着一边歪斜,树叶也是一边疏一边密,可见多少年来经历风吹之厉害。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冬天这里往往在地上能堆出几米厚的雪,树干上也不少,在这样的雪中,歪斜的树木是很容易被压塌的。
确实,能留下在这儿的,都是历经风雪后耸立的强者。
过了树林,眼前又突然开阔起来,小李说,过了树林就算出了原始森林了,起码是下山了。我想应该是白桦树跟松树杉树比起来,对水土的要求要更高一些,特别是水。因此在山上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到大片的白桦林,而下山之后,白桦树就多了起来。
现在我们已经走出了山底下的河边不平坦地方,走到平地上,这边基本上都是半草原了,大片大片青草,或者说草甸子,能不是看到小群的羊或者几头牛。不远处的山上,才有些树木。在草的中间我我们要走的马道,小李说,这些已经是禾木人放牧的一些草甸子了,也就是说禾木快到了。我看了下时间,7点多了。
这个时侯太阳已经下去,天空从浅蓝变成了一种更深的蓝色,四周草和树的颜色也变深了,这比白天好看得多。
更让人震撼的,是在大片大片的草甸子中间,有时候会突然站出一颗苍劲的松树或者杉树,孤零零的站在马道旁边,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那儿的,而事实上就是它在那儿,孤独的骄傲的站着。可惜的是当时已经累的懒得拿相机了。
西行游记 (7)
发表于 2009-01-30
走进禾木
下山并且穿过了那片迷人的白桦林之后,可以看出地貌像是草原了。虽然周围还是有高山,但地势比较平缓,也比较开阔,马道一直延伸着,翻过一个个小山头。每次翻过山头,我们都以为禾木就在山头那边。而又一次次的失望,时间已经挺晚了,太阳慢慢开始下山,天空从深蓝慢慢过渡到发红,然后甚至血红,傍晚来临。
也就在傍晚来临的时候,我们又翻过了一个山头。小李像是如释重负,指着不远处说着“看见禾木了”。
我骑着马兴奋的走上山头,显然还是有些失望。远处看见的只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木头房子,关键是,仅仅是“看见”,天知道走到那个地方还要有多久。
夜宿禾木1
不论如何,如果只用一个词形容到了禾木的感觉,就是兴奋。其实人到那个份上,看到了木头小屋,并且走到了一堆一堆的小屋中间,紧绷了一天的神经突然放松,什么都来不及想,满脑子都是一种“快要到目的地”的成就感。
有些经验的驴友都明白,这种情况下,人处在一种短时间失去理智的状态,虽然爽,但在这种状况下最容易出问题。我们还好有领队小李,小李把我们领到了一家叫神湖山庄的木屋面前,我们的马夫似乎一直在叽叽咕咕说什么,后来才知道,当地有这么个规矩,马夫累了一天,跟着骑马的游客到了禾木,马夫一般会领着游客到一家跟马夫比较熟悉的旅店住下,然后马夫便可以在那家旅店免费吃住一晚上。这种“潜规则”,如果是在内地,确实有点让人不爽,俗话说“羊毛处在羊身上”,他们的免费晚餐,显然是由游客来埋单。刚开始大家都这么觉得,但是在当地呆了几天,我却觉着这确实是很淳朴,很完美的一种“潜规则”,很有意思。只是一种感觉吧。马夫都是当地人,家里很多其实就是禾木的,或者是贾登峪的,至少附近的牧民。像我们这样的游客,跑一次就是三天时间,其实这三天在自己家是吃,在外面吃也是吃,这样大家轮着来,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到有一种“社会主义”“大锅饭”的感觉。
兴奋劲头过去,说说禾木。
我们在那个山庄门口歇了马,马夫栓了马,之后我们就几乎啥都没问,直接要了两个标准间,瘫倒在了标间的大床上。躺了好些个时候,待我们缓过劲来走出房间,天已经黑了一大半了,时间到了大概9点半的样子。
晚上9点,这个时间相当于内地下午五六点,其实正好是个太阳落山傍晚的样子,我们先在山庄里转悠了下,还是比较热闹的,终于看到不少人烟了。去洗手间,发现没有热水,老板说是正好遇到什么什么检修,只能自己烧热水,得等一会儿。天知道真的假的,不过我们也没办法,正好大姐跟小李他们几个也过来了,我们合计着肚子已经很饿了,点几个菜吃点东西。
说起来,从早上在布尔津县城的早饭结束开始算起,过去的十二三个小时里面我也就吃了几块饼干和不多水果,水也喝得很少,运动量就不用说了,虽然比不上骑得那匹马,但基本上,也是筋疲力尽。
西行游记 (8)
发表于 2009-01-31
禾木晚餐
虽然事先对这村子里物价有一定得心理准备,不过真到点菜的时候,我们还是吃了一惊的。一般的菜(这种地方蔬菜和肉一个价钱)都是三四十来块一盘。本来说的,到这个地方来个大盘鸡爽一下,没想一只大盘鸡卖到了200rmb,就连在乌鲁木齐1块钱一串的再平常不过的烤肉,也是5块钱一串。不过确实是饿了一天了,最后还是点了一个皮牙子炒羊肉,一海碗阳春面,以及米饭,这些就有七八十rmb。不过那种情况下也不管这么多了,毕竟,这是精疲力尽时候的几道饭菜。
即使是这样,还是加上一句。如果情况允许,还是建议在背包里带上一些方便面一类的东西,强烈推荐超市里能买到的当地羊杂汤配当地的方便面,呵呵。总之,如果实在当地像我们一样点菜吃饭,价钱是乌鲁木齐的5倍左右,其余的就不用多说了。
我们点了饭菜,大厨开始忙活了,因为只有一个大厨,所以看起来还有一段时间。我决定到禾木去逛逛。
时间已经到了10点钟左右,不过天色看起来还没那么晚(下图第一张)。走出山庄,一眼看过去,整个禾木就是一个由很多哈萨克风格的小木屋组成的村庄。我们住的山庄就是其中一个木屋,离进村的大门,也就是那座桥不远,就在进村后主干道的边上。主干道两侧,可能因为离大门不远,分布着的小木屋大多竖着“xx山庄”的牌子,一看就是专门接待游客的,很多还用大功率的印象放着热烈的音乐。
走出山庄的时候,天色还显亮,大概到10点半的样子天色开始很快的暗下来。因为怕错过了热腾腾的饭菜,所以我也没走出多远,在几家“山庄”门口晃荡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其实我挺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傍晚时分,各家竖着招牌放着劲爆音乐的“山庄”,完全没有给我那种传说中“发呆”的感觉,倒是让人觉得有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回到我们所住的山庄,不出意外饭菜已经端了上了,小李正招呼着我赶快趁热吃。说实话,40多块的一盘炒羊肉点的时候觉得价钱挺贵,不过真端上来那分量还确实给了我一丝安慰。慢慢一大盘,而且羊肉一点都不少,香喷喷的躺在一堆洋葱里面,很是诱人。说实话这分量在内地装成两盘一点都不嫌少,新疆就是新疆,在整个旅程中,总觉得这边人的饭量比内地大不少,最大就体现在不论大小饭馆从来没让人觉着在分量上打折扣。阳春面更是吓人,我们点了“一份”阳春面,28块,还怕不够吃,端上来才发现分量基本上就是内地10人酒席的主食面那么多。同时端上来的还有两碗米饭。
闻到羊肉香,我顿时饿了。直到现在我都有点不敢相信我当时的饭量,愣是跟同伴两个人把面条跟羊肉扫了个一干二净。那时候真的是很饿,事后算起来,我起码吃了2两米饭,起码半斤的面条,加上半盆子皮牙子羊肉。其实我当时还真不觉得什么,倒是把同行的小李吓了一跳——之后还有两天的路程,要是我顿顿都是这个饭量,说实话,在这草原上挺难供应。
挺可惜忘了把那几盆菜给拍下来,直到现在,想着当时的那一大盆香甜美味的皮牙子羊肉,依然是口水直流。
夜宿禾木(2)
吃饭的时候,了解到当天的禾木正在搞什么管道维修,迟迟来不了热水。挺烦的,毕竟我们从离开武汉算起,都几天没有洗澡了,小李说,禾木有公共澡堂,可以带我们去看看。于是把几个盘子都扫光后,小李带着我们去逛夜里的禾木,顺便准备买些水果,正是吃西瓜的季节,新疆的西瓜还是挺有名的。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我们顺着主干道往村子里面走。小李显然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看样子几乎认识每家开超市或者卖西瓜的店家,一家家问着价钱,不过对开出的价钱都不大满意,我们目标价是3块/公斤,也就是1块5一斤,小李说那些卖瓜的肯定都是要小宰下外地游客,当地人买就不会出高价。于是带着我们到了一家小商店,说是认识老板娘,一问果然是3块一公斤。
商店离澡堂不远,小李正好过去打听热水,我们几个人则自己挑西瓜。
其实我对这个小商店更有兴趣,外面看起来,就是一个跟其他没什么两样的哈萨克风格小木屋,门口写着歪歪扭扭的“商店”俩字儿。走进商店,灯光很灰暗,各种各样的东西堆在货架上和柜台里,有种20年前百货商店的感觉。很明显,这里东西都是从很远的放运过来的,而且估计也卖不出多少,因为游客一年只有夏天几个月才会有一些,本地人基本上自给自足,又很少来消费这些东西。因此很多商品看起来都像是摆了好几年的东西。
不过东西还是挺齐全的,为了第二天的干粮,我主要对饼干,火腿肠一类的东西感兴趣,随便要了两三带饼干。这儿东西价钱也不便宜,一包内地两三块的饼干一般卖8-10块的样子,火腿肠也是3块5块一根,基本上还遵循前面说过的“5倍”。不过,老板娘十分热情,店里还有个小孩儿,不停地跟我们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介绍着,只是对我们的还价完全免疫。最终我们扛着两个大西瓜跟一些干粮,兴奋的回去了山庄。
路上,也碰到了一些其他的驴友,了解到其实在禾木这个地方,如果选择住到村子里面一点的地方,价钱会比我们住的地方便宜一些,大概根据房间平均一个床位30左右的样子。
回到山庄,已经是快晚上12点了,小李让我们早点睡觉,说是明天的行程也会很困难,还要赶路。我们这才发现买的两个大西瓜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在白天天气很热,我们都把西瓜当做珍宝,真正扛着西瓜回来到了晚上,气温已经降到我需要套着外套才能在室外活动,再加上晚饭我吃了很多。这种情况下,我拼了命也就吃掉两大块西瓜,大家也都吃不了多少,最后还是决定把另外一个西瓜留到第二天早上。
吃完西瓜,大家好像都忘了前面公共澡堂的事情,小李来看了看我们,聊会儿天就商量着准备睡觉了。不过我还想再出去一个人转悠转悠,这时候各个“山庄”的摇滚音响已经基本上关了,灯也没那么亮,倒是真的有了一番村子的风味。不过说实话,一整天折腾下来,我也累的几乎想趴下了,最终又是没走多远,就有回来睡觉了。
我会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睡了,整个小屋子很安静。我的习惯是,在外面旅游,尤其是在这种特别的地方,一般都要一个人享受一下这样静静的夜,而不是呼呼大睡。不过这一天真的是累了,倦了,不睡不行了,真的撑不住,现在想来还真有些遗憾。
这是从武汉出来第一天睡在舒服的床上,禾木的晚上温度在十几度,不冷不热,关上门拉上窗帘盖上被子倒是特别适合睡觉。同伴计划着第二天早上起来看日出,我也雄心壮志的准备着第二天的早起。结果,连澡也没洗(热水还没来),直接躺上大床,拉上被子几分钟就睡过去了。
可能是窗帘拉的太好,第二天醒过来一看居然已经9点来钟了,虽说9点在新疆依然是清晨,但早已过了日出时间。心里虽有些遗憾,倒是也一笑,其实潜意识里本来就没准备起来看日出。
西行游记 (9)
发表于 2009-02-01
2008.8.1 禾木-黑湖 天气晴 气温10-30度 温差很大
禾木村
早上醒来已经是9点多,突然发现跟我一个房间的同伴已经没了踪影,难道真的是去看日出了?
洗漱完毕,走出所住的哈萨克小屋,外面是一派乡间清晨的景象,几缕炊烟,偶尔有一些牲畜的叫声,但是一眼看过去,几乎看不到有人。其实9点钟,如果按照4个小时的时差来算的话,我起床的时候相当于内地的凌晨5点左右,已经是很早了,不过因为正值夏天,虽然这么早,但是天已经大亮。禾木的清晨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静谧。也是是因为游人大多都还在呼呼大睡吧。
计划中,是11点出发,反正都起来了,我决定出去转转。
跋山涉水
回到山庄里,吃了早饭,早饭还是奶茶加馕和小菜之类的东西。同伴已经走了回来,其实他也就比我早起了不多久,一个人跑到村子对面的小山坡上的“禾木观景台”上去了。那是传说中观看禾木日出的最佳地点,因为时间太晚,日出当然没看到,不过那是个直接俯瞰禾木全村的地方,感觉倒是也有些意思。本来我还想着吃了早饭出发的时候顺便去一趟,不过由于时间催的紧,再加上同伴对那地方没有太多的好印象,后来也就没有去成。
出了禾木乡的管辖范围,也就是一些铁丝网,我们又来到了一个铁丝网,要收门票。再往前走,就算进入喀纳斯景区的管辖范围了,这个门票点算是由禾木向喀纳斯进军的门户。其实感觉这个门票卖的非常没道理,就是在一片空旷的地方,用铁丝网围了个圈,然后开个洞收门票。反正我是没看出来买过门票之后在所谓的“景区”里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
门票并不便宜,应该是60一张(学生票,有点记不太清)。
我们依然又是骑上马,踏上了这一天的路程。小李说,这一天的路程会短一些,但是路会很险,叮嘱着我们要小心,注意安全。结果我们才走出去大概一两里的路程,突然听见几声喊叫,大家心头都紧了一下。回头一看,小李抱着小女孩坐在地上,小女孩吓得大哭——小李抱着小女孩摔马了。摔马的地方正好是在一个山坡上,坡度不大不小,马夫立刻策马赶了过去,嘱咐着我们继续前进。为了不添麻烦,我们大部队还是继续爬上了山坡,下马休息,不多时小李跟小女孩也灰头土脸的上来了,看起来还好,我们也舒了一口气。原来是早上出门的时候,马鞍子没有绑紧,结果一上坡他们就连人带马鞍一块儿滑了下来。小女孩给摔的吓着了,一直不说话,小李和女孩的妈妈不停安慰着,其实还是很幸运的,他们除了衣服脏了些都没什么大事儿。小李摔马的时候一直紧紧抱着小女孩儿,小女孩儿一点伤都没有,小李也就是手臂上有一些无伤大碍的擦伤。
在坡顶上,大家砸开了头天晚上多买的那一个西瓜,一人一块儿,结果硕大一个瓜几下子就没了,时间其实才到早上12点半,不过太阳已经很毒了。吃完瓜,大家重新上马上路。
事后我们才反应过来,当时他们的摔马绝对是不幸中的万幸。那天的路非常险,幸好一开始就摔了马发现了马鞍子的问题,如果再过1个小时发生摔马,那可就真得出大事儿了。
上马后,大家心情倒是很好,马夫安慰小女孩开始唱起了些当地的山歌,哈萨克人嗓子都很好,听着这样开怀的开心的唱歌让人心情相当的愉悦,在歌声中,我们告别了远处的禾木,又进入了大山中。不过歌声没持续多久就停下来了,一马平川的草原突然消失一样,在我们眼前的是四周环绕的大山,进山了。
到了山里,路开始变得先要起来。首先是爬山,也就是要提高一下海拔。两侧都是很高的山峰,我们走的马道,就是两山之间的一道溪流。一路上,到处可以看到横着路中的枯木,这些应该是春天化雪时被冰雪融水冲下来的。正是夏天,水不多,但是一路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水应该是在我们所走的石头下面静静流淌着。
山谷里气温也不高,我们短袖打扮,刚从禾木出来的时候还都是大汗淋漓,现在却觉得有一丝阴冷。好在在这山沟沟里得路程不算太长,爬了了一段山沟,我们跟着马夫一转,从山沟旁边某条小路窜了上去,直奔山腰。这小路明显走的人不是很多,说是路其实就是山腰上一些裸露的石头,被人砍去了植被方便攀爬,几乎是直上直下。坐在马上,看得出马很累,喘着粗气,之后便到了山腰上。
西行游记 (10)
发表于 2014-06-04
做客蒙古包
蒙古包就在马道边的一个山坡上,蒙古包面前并没有人。既然小李说歇会儿,我们大队人马就大摇大摆的朝着蒙古包走过去。走过去的时候倒是也没想太多,就想着既然这地方有人住着,起码能把走了一早上早已经空掉了的水壶给灌满吧。
蒙古包的里面,只有一位大爷跟一位大娘,五六十岁的样子。大娘坐在门口,见我们一群人带着马匹走过来,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大爷则相当的悠闲,完全没有看到我们一样,只是斜躺在蒙古包里面,看着书。
大娘看到随行的当地向导,突然很开心的用当地话打起了招呼。聊两句就知道,这蒙古包的主人正是禾木村子里的村民,眼下是放牧的季节,一家人带着牲畜们和蒙古包,到了这个地方安营扎寨。
蒙古包里面,到处是大红大绿的颜色,很有当地的气息。有两样东西非常吸引我的眼球,一个是一个绿色的,大号饼干盒子那么大的收音机,一看就是有点年头的老玩意儿。但仔细一看跟我想的还真不太一样,让我惊奇的是这玩意儿居然还是太阳能的,只是样子比较古老一点而已。不过我也不好意思去摆弄这玩意儿,毕竟咱只是个路过的客人。
除了这个绿家伙之外,蒙古包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一个个西瓜大小的黄油球。可以理解在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荒山野岭,黄油这种能量食物对牧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三五个乳黄色——货真价实的“乳黄色”——的黄油团成的球,用塑料纸包着,就放在蒙古包门口的桌子上。这也正是蒙古包里最浓重的气味的来源。老实说,蒙古包里面的气味并不是很好闻,在这种地方显然很少清洗各种布料,我敢相信蒙古包里的床单啊桌布啊这些玩意儿上一次过水是半年一年之前的事儿。再加上平日的食物以奶啊饼啊为主,所以异味是少不了,这种异味再加上略带常年散发着微微羊膻味的黄油团子,有那么点闷头,说严重一点,甚至让人喘不过气。当然,我们没有呆太久,其实也没有多少不舒服的感觉。
语言不通,其实没什么好聊的。大娘跟一块儿去的向导聊的很high,明显他们是熟识的。向导突然跑过来问我们要不要吃东西,我其实带了干粮,本来说那就不吃的。不过同行的几个朋友倒是非常的积极,忙不迭的开始问有些什么吃的。
夹生饭
我们的向导小李对吃仿佛没什么兴趣,只是一个人坐在蒙古包外面的草地上。我在蒙古包门口,突然听到有人在说手抓饭什么的,好像是问我们要不要。我其实早就听说在蒙古包里的手抓饭特别好吃,正好又饥肠辘辘,想着与其啃那些个干粮,倒不如来点好吃的,就非常积极的点了头,手抓饭来吧。
一听我们要吃东西,刚刚还在无所事事的大娘立刻动了身,开始出去忙活了。我跟大家一起围坐在蒙古包里面的小桌子周围,同行的向导充当起了服务员,熟练地从蒙古包的各个角落摸出了一大碗黄油,各种饼子,也就是之前在布尔津吃过的“布尔扎克”,还有饭碗跟奶茶。看来他们当地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啊。
蒙古包里面其实根本没有清水可以喝,唯一能拿来解渴的居然是奶茶。我们一人端着一个小碗,一大壶奶茶自己斟自己喝起来,说实话这地方的奶茶都是咸的,并不怎么解渴。不过走了一早上坐下来,能大口大口的喝奶茶,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儿。不多久一大壶奶茶就见了底,我们想再要些,向导小伙子居然跟我们说没有了。好吧,我们四五个人,他们这儿存货的确不多,理解一下吧。
还有的食物就是油饼跟黄油,油饼抹着黄油就着奶茶其实是非常香的,我一口气干掉好几个油饼,其实肚子已经胀鼓鼓的了,但还没见到手抓饭的踪影。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大娘刚刚在外面现割下几块风干羊肉,抓了把米,在生活煮手抓饭呢。我还没反应过来这意味着什么,只是想着那就多等一会儿呗,反正大家开开心心的吃着东西,好像在进行着一场联欢,全然忘记了这是在大山深处的一个蒙古包里。
过了大概有三十来分钟,大娘终于端着一盆子米饭走了进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抓饭啊。第一反应,这是骗我吗?油乎乎的白米饭,里面有几块黑不溜秋的羊肉,除此之外没有胡萝卜没有洋葱啥都没有,米饭油乎乎的,散发着一阵非常浓的“羊”的气味,米饭上插着勺子,的确不会真让我们用手抓。一勺子下去,热气冒出来,羊味儿更浓烈了。送到嘴里,夹生的,真的是夹生的……
米饭不但夹生,而且非常非常非常的油,里面的羊肉其实不算少,但是干瘪黑乎乎的,嚼起来颇费劲儿。再加上没有水可以喝,甚至连奶茶都给喝完了,总之可以想像,一个人来上两口就再也咽不下去了。一大盆手抓饭,四五个人根本是没法吃完。
我顿时理解,让一个悠闲的晒着太阳的哈萨克大娘去给我们做速成的手抓饭是那么不靠谱的事儿。老实说我相信如果时间充裕,大家应该还是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羊肉黄油闷饭的。而现在,大家面对着这么一盆半生不熟的手抓饭傻了眼。浪费是非常可耻的事儿,尤其在这种环境下,我可以理解无论风干羊肉,米饭,还是煮饭用的水甚至是柴火都很宝贵,但是我是真真的咽不下去啊。
向导小伙子也吃了两口,略显尴尬的对我们笑着,大概看出了我心里的想法,但也只能这样这样了。饭都煮了,不给钱也不好吧,小伙子跟我们收了每人25块钱,算是手抓饭的钱,黄油奶茶跟油饼还应该收10块钱,就给免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不太值的,好在25块算不上太多,也无所谓了。
午间小憩
一路上,我们跟另一个队伍几乎拼在了一起,他们队伍也只有四个人。有一对男女看着关系不错,聊过才知道其实他们也才刚认识。男的是新疆本地人,一个人从乌鲁木齐跑来北疆玩,女的跟我们差不多,也是内地来的驴友,正好拼了一个团。
还有两个浙江来的女的,温州人。她们两个应该是闺蜜,无论做什么事儿都在一块儿,形影不离的。但是一路基本上都不太跟大家说话,只是互相之间时不时的说着仿佛跟哈萨克语一样难懂的温州话。而且她们经常用各种丝巾头巾把自己围的严严实实的,应该是怕晒伤。让我不太能接受的是,她们一路上好像对什么都觉得脏,就连坐在地上都恨不得垫张报纸那种。蒙古包她们看起来是毫无兴趣的,甚至对当地的食物,不管是馕,油饼还是奶茶都毫无兴趣,到一个地方就翻出随身带着的开水泡方便面。
我走出蒙古包,就看到一个人坐在蒙古包前大树下面乘凉的小李,他显然已经等了我们好久了。小李开始跟我们吐槽那两个温州女的,反正就是看着不爽,然后就开始问我们手抓饭吃的如何,显然跑过这条线路好多次的领队小李估计是知道这儿的手抓饭不咋地。他说现在大中午的,一方面我们要赶路时间不多,另一方面,牧民都在外面放牧,中午一般是不会烧柴火做饭的。所以本来想拉着我们歇息一下就离开,别逗留太久,但是我们一大群人在蒙古包聊的挺开心,他跟蒙古包的主人也不熟悉,所以也不好拉着我们走开。
这时候我倒是也反应过来了,的确不太应该在这儿为了手抓饭停留那么久啊,毕竟我们还在赶路。不过呢,既然已经这样了,趁着大姐带着女儿开开心心的跑来跑去拍照,其他几个朋友还在蒙古包里继续开着联欢,我就在树下干脆休息一会儿好了。
这时才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形,背后是大山,正好有一条泉水流下来,泉水就从蒙古包的不远处流过。小李说,这水是咸的,直接喝味道很不好,只能用来煮饭或者泡茶还凑合。山脚下有片小树林,柴火是不成问题,蒙古包搭在小树林边的一块平地上,门口是草地,而这草地上孤零零的竖起来着一棵树,因为长时间风吹的原因,这树弯成了个有点夸张的造型。天空依然是一片夸张的蓝色,点缀着一两片白色的云。这片草地的另一面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悬崖对面又是山。
躺在树下,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意识很快就开始模模糊糊,闭上眼睛,耳朵里时不时传来两声鸟叫。劳累了好几天的身体彻底的放松,只有一个感觉,舒服。
差不多眯了有个把小时,小李说走吧。我爬起来收拾好行李和马匹,准备出发了。
西行游记 (11)
发表于 2014-07-09
日全食
又一次迎来了沉浸,美妙,自然但是又有那么点无聊,疲惫和昏昏欲睡的下午。经过蒙古包的集合,下午的队伍人更多了,几队人马排成一个长队,在山里穿行。早上经过的大多是茂密又险要的森林,而下午显然已经爬到了山顶,路越走越平,两边的树木也越来越少,地形慢慢地从森林变成了草原。
大家刚开始还嘻嘻哈哈的聊着天,甚至哼着小曲儿,但显然随时时间的推移,困倦疲惫的感觉越来越重。一行人慢慢的向前行进着,安安静静的,只有马蹄声和风吹过呼呼的声音。
就在这时候突然的,天空开始暗了下来。领队小李第一反应是糟了,难不成要下雨?要知道在这种荒郊野外,如果突然来一阵暴雨什么的,我们这些略显业余的人可就惨了。小李跟我们说,加快点走吧,争取快点到小黑湖去。
结果,大家还没来得及过多的商量,几分钟的时间里面,就感觉天空已经从蔚蓝色转变成了深蓝色,慢慢的发黑。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反应过来——该不会是日食吧。
天实在黑的太快,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下午,不出五分钟时间彻底暗了下来。我刚刚还是大汗淋漓,现在居然开始感到一丝凉意。因为天实在黑的太快,漫天也没有一点乌云,当然也没有丝毫的下雨变天的迹象,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从半信半疑变成了确信日食这回事儿了。
整个马队停了下来,各种惊叹声一刻不停。毕竟日全食并非容易见到的事儿,况且在这大山深处遇到日全食,天空那么干净,离太阳又那么近,简直就是一次完美的日全食观测之旅。大家纷纷掏出相机,却发现其实很难拍下几张让人满意的照片,光线变化的太快,显然对曝光是个考验。
又过去几分钟,太阳已经完全不刺眼,肉眼已经可以直接看着太阳了,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太阳像月亮一般的慢慢缺了一小块,天色也越来越暗,暗的有些可怕。我下意识的看了看手表,现在的确是下午。大家就这么呆呆的站在原地,直到十几分钟过去,天色又慢慢的亮起来,日食过去了。
这的确是一次非常意外而又独特的体验,2008年8月1日,日全食。
小黑湖
看日食这个以外的活动,前前后后耽误了我们个把小时的时间,大家惊叹之余,领队小李有点急着带我们赶往目的地小黑湖了。
估摸着又走了几个小时,地势越来越平坦,不见了树木,不见了溪流也不见了悬崖,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路也越来越好走,大家纷纷加快了前进的速度,随后就突然在草原的远方出现了一排黑色的小山。
走进一看,这是个山坡,山坡附近是石头居多,大家非常开心的爬上了山坡,却发现路并不是那么好走,本来马匹在石头路面上行走就高低不平,让人很是难受。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黑湖了。而更加有意思的是,这地方满地都是类似马粪的玩意儿。这附近有很多牧民在放牧,明显水对成百上千的牲口来说是那么的重要。牲口一多,可想而知地上得有多少粪便了。
我们想到湖边去嬉戏一番,小李却告诉我们,现在天色不早,就不要去了,这只是小黑湖,前面还有大黑湖,我们今晚就住在这附近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玩。
一听到快到地方了,我却突然感到一阵疲惫困倦饥饿疼痛甚至还有恶心。疲惫不用说,连续出来那么久不是开玩笑的,困倦也一样,虽然中午小憩了一点时间,但那根本不够。走在路上,人要顾着抓住缰绳保持平衡基本上处在全神贯注状态,也就忘了肚子里早已空空,而恶心,闻着各种不知名动物的粪便味道,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我们从小黑湖边上走过,小李却突然指了指路边的另一个方向,大概一两千米外有个蒙古包,跟我们说要离开一会儿。原来前两天小李带队来黑湖,就住在哪个蒙古包,他落下了个包包在蒙古包,今天又路过正好可以去取。
我们则跟着马夫一直向前走,大概又走了二十来分钟,来到了一个大大的蒙古包边上。蒙古包里的牧民跟马夫打着招呼,出来热情的接待我们,我知道,终于,到地方了。
西行游记 (12)
发表于 2014-07-19
下榻小黑湖
原本以为今天目的地的“黑湖”跟禾木一样是个村子,至少也是个有几户人家的居住的地方,让人颇有那么些意外的是所谓的黑湖真的只是一个“湖”。小李说,湖边会有不少牲口去喝水,并不十分安全,因此黑湖周围的牧民一般都会把蒙古包安在离黑湖有一段距离的地势比较平坦又有小溪的地方。为了节约资源,又比较分散,我们所在的这个蒙古包正是其中之一。显然这个蒙古包的位置不错,正好在游客的必经之路上。一大一小两个蒙古包静静的躺着,小一点的那个包是主人自己住的,旁边还有个简易的木头搭建的棚子,作为厨房和柴火房。大蒙古包外面,还有一个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不多的电力。不过手机依然没有信号,充电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马匹交给当地人拴好,我把大包放到蒙古包里。算是歇了脚,走出大包,居然发现这里有菜单。跟中午那个路边的蒙古包不同,这家主人显然已经把这个接待游客当成一个像模像样的生意来做了。
四周看了看,晚上要住在这儿的游客还不少,光我们一队人马就有浩浩荡荡十来人,大蒙古包里还有已经先到的几个背包客。累了一天,我寻思着在这能够吃上一顿大餐,菜单上的才跟禾木差不多,基本上出了肉还是肉。没办法,这种草原的上面要吃到蔬菜真的很难。价钱也相当的不便宜,统统35,不管荤素,都是35一份,如果要单吃肉的话,就按公斤来算。
除非来的人很多,还提前打好招呼,否则主人是不太可能专门给我们宰羊肉做烤全羊,况且现在也不是宰羊的季节。当地人宰了羊肉之后,都会把多余的羊肉用盐腌过,然后挂在外面自然风干,也就是风干羊肉,纠结了一会儿,我们还是决定一人来上一斤这种风干羊肉,也就是两个人一公斤。不过很快我们就被嘲笑了,嘲笑的点是——一人一斤。我们的马夫,健壮的哈萨克小伙子跟我们说,他一顿一个人吃掉四五公斤羊肉轻轻松松,雨桐妈妈不以为然,说吃多少点多少就可以了,何必一次点那么多,坚持只按两个人一公斤的分量来点。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稍微多点了几公斤羊肉,一方面这地方晚上非常两块,吃不完的肉可以留到第二天早上当早餐,另一方面牧民在这地方烧水煮肉也不容易,尽量一锅全部煮完的好。
点完菜,主人开始去取肉烧水,我便跟着朋友们出去转两圈。这个“定居点”,也就是两个蒙古包搭在一个小溪的边上,夕阳西下,昏黄的夕阳光线洒在草原上的小溪上,恬静而又优雅。蹲下身子,溪水依旧是冰冰凉的雪山融水,潺潺的流水声,袅袅的炊烟,大草原,还有远处的黑湖,舒服,这一个词形容足矣。
马上的生活
在外面转悠了一圈,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回是真的暗了,不是日食。我们散步回到蒙古包,听说同行的默默跟一起的几个当地小伙子骑马去了。我不屑,骑马这事儿是这几天干的最腻的事儿了,两天时间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在马上,腰疼,膝盖疼,到后来脖子都甩的疼。
不过没啥事儿干,我还是跟着雨桐母女俩一起出去看他们骑马。
跟白天重装出行不一样,我们白天骑的那几匹马累了一天,现在基本上就歇着了。而牧民家里自己的几匹马,则是精神得很,而且因为是牧民自己骑的高头大马,性子也烈的很,稍微一抽就在草原上飞奔起来。更厉害的是牧民家的小儿子,七八岁的小伙子不用鞍子,不用缰绳,直接捡起一根树枝就跨上一匹马骑给我们看,虽说危险,但也让人佩服。
大餐
蒙古包边上有个木头搭建的简易棚子,就是我们的厨房了。
厨房很简陋,火烧的是树枝柴火。在这大草原上,其实树木都不太多,要找柴火一般还得从挺远的地方背过来。这地方海拔高度有一些,虽不至于让人吃夹生饭,但一口高压锅必不可少。事实上,除了炒菜以外,大部分吃的食物,比如手抓饭啊,手把肉啊什么的都得靠高压锅来做。
厨房里食材种类并不多,基本上角落麻袋装着的皮牙子(洋葱)跟土豆就是主要的蔬菜了。所有能做的菜,也就是风干羊肉,土豆,皮牙子的各种排列组合。比如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炖熟,配上一些生洋葱,皮牙子炒肉,那就是切一些羊肉片下来炒洋葱,也许放点土豆丝,要么就是土豆烧羊肉,里面也会加少量的洋葱丝。调料也很简单,基本上就是盐巴,孜然,还有豆瓣辣椒酱,这倒是让我惊叹于川菜口味的影响力。他们这儿还有面粉跟案板,这儿似乎人人都会做面食,如果你想吃个羊肉,或者在手抓羊肉里面加点面片,当地人叫“那仁”,主人很快就能给你搞定。
让我们很开心的是,这儿居然还有啤酒,虽然卖的小贵。领队小李说这儿的所有食材,除了羊肉之外,基本上都是从喀纳斯运过来的。而且运输工具很多时候只能靠骆驼,因为马匹扛不动那么多的东西。因为骆驼走得比较慢,所以每一次驼队都得走一天甚至更久才能到这里。总之,能喝到啤酒是很不容易。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说,这儿卖啤酒,也正说明了这个地方游客还是不少的。
东西味道很不错,一如既往粗犷的风格,在浑身累的抽抽,肚子饿的咕咕叫的情况下,吃起来真是香。不过,这种简陋的类似野炊的环境做出来的东西,很容易让人腻,因为每天几乎吃的都是一样,一成不变的东西。
我们在吃羊肉的时候,同行的哈萨克导游小伙子几个人围坐在蒙古包外,他们也在他们的晚餐。基本上是随身带着的干囊跟布尔扎克油饼,就这炖羊肉的肉汤吃,用哈萨克语非常开心的谈笑着。我站在蒙古包门口看着他们,凉风吹过,天上的星星,银河如此清晰,突然有被感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