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估值逻辑》阅读随想

手边的读信伴侣

这是本适合平时放在手边的书。

学习价值投资,一开始,我也是从尝试阅读巴菲特致投资者的信开始的,结果发现工作量巨大。

首先是时代问题,我们并不生活在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所以得花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背景以及资本市场的情况。

巴菲特留下的那些文字看似简单,其实细细品读,内容广泛,且行文跳跃,经常寥寥数语就给出一些让人深思的结论——每个字都看得懂,但如果想深究为什么,就无从下手了。

所以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我们大家解读、互相交流,然后对一些问题各执己见,至于孰对孰错谁就不知道了。争吵无益,我们也没办法去问巴菲特本人当时到底怎么想的,可能问了也没用。

所以我看了几份巴菲特的信之后就放弃了(很佩服那些花几年时间把老巴的信硬啃下来的人),然后我就找到了这本书《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

作者陆晔飞(Yefei Lu)是一名投资经理,他挑选了 20 个巴菲特经典的投资案例并做了非常棒的分析解读。

不仅如此,这本书还根据每个案例的实际情况,加入了很多巴菲特的信中没有提到的资料,包括不限于公司的年报、经营状况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可能能找到的巴菲特的买入价格等等。

在我看来,这些附加的资料是最宝贵的。

巴菲特讲过著名的“打孔”理论,投资者一生只有 20 次出手机会,每出手一次就打一个孔,当 20 个孔打完,就再没机会了。虽然巴菲特一生投资的股票远超 20 个,但从这精选的 20 个标的中,你必然会发现巴菲特的每个投资标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每年的信中寥寥数语的背后,有太多值得了解和积累的信息。

另外有了这本书,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一年年读信了。

你可以根据某个投资案例,去翻阅那几年的巴菲特的信,也可以反过来,随便翻开一年的信,然后去翻翻相关的投资案例。先有个主干,再去关注细节,顺藤摸瓜,读起信来就更有滋有味。

于我而言,这本书就是那种可以随时翻出来看几页的读信伴侣。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

这本书把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合伙制年代,中期与近期。

我们先看两个时间分界点,第一个是 1968 年。

在 1968 年以前,巴菲特更喜欢找因为在经营上遇到问题或者其他原因估值变得很低的公司,书里的几个例子大多是这种情况。

与老师格雷厄姆不同,巴菲特不只是静静地等待估值回归,而是经常主动挑选管理层,甚至亲自进入管理层,改变公司经营策略,让股东利益获得更多保障。关于这一点,书中给出了非常多精彩的案例。

这种做法在那个时代很奏效,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逐步替代英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强国,经济同时也飞速发展。这让很多濒临破产的小公司有了各种翻身的机会,但这种红利到 60 年代末戛然而止,巴菲特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也改变了投资策略。

第二个分界点是1989年,1989年前的这 20 年,也是美国历史上动荡的 20 年。1970 年代前期,巴菲特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现在我们看到巴菲特当时开始长期投资一些优质公司,这样的策略变化是极具前瞻性的。

这其中离不开老搭档芒格的功劳,正如巴菲特自己评价道:“芒格让我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回头看,这 20 年也是巴菲特真正从一大票同行中脱颖而出的 20 年,随着 1980 年代的经济复苏,巴菲特把同行逐渐抛在了后面。

书中将 1990 年后归为近期,在 1990 年后,这段时期的巴菲特投资重心更多开始转向大型公司。伯克希尔已经有了相当的资金体量,投资小体量的公司在性价比上可能不再划算。同时,巴菲特身边也已经聚起了一大批很靠谱的 CEO 或资产管理人,大家慢慢聚在一起,逐渐形成现在这样庞大的伯克希尔集团。

老实说,我认为这本书对后期的巴菲特投资案例分析显得有些简单了,可能这也因为像 IBM 这样的公司本身估值框架就与以前的那些公司大不相同,但不论如何,书中给出的资料也都还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

另外,这本书本身也是一份很棒的伯克希尔公司研究报告。

我最大的体会是:给公司估值,关键还是要搞清楚这公司的背后,是一帮什么样的人,在做什么样的事儿,又给社会带来的什么样的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