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优势的分层思考

上次写了一篇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方法的文章,后来跟一些朋友进行了一些讨论,又提到了一些值得展开的内容。

一个问题是到底怎么定义竞争优势,它与竞争力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我觉得虽然作为商业分析语境下的竞争优势已经基本上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专业名词了,但还是没必要非去定义它。因为竞争优势最后也是一种总结罢了,并非什么精确的物理概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都会有一些不同,这不是大问题,大家在展开讨论之前互相确认一下彼此的理解就行。

我提到说我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躺赢的能力,随后引发的讨论就是竞争优势是动态在变的还是静态不变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找到某些所谓变化之中不变的东西,不然也称不上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环境在变,企业自身也在变,在不同的时刻,这种被称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应该也是动态变化的。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偏任何一方的绝对化都没意义。

绝对静态的优势其实不存在。虽然偏静态的一方认为竞争优势在制造一种细分市场的绝对垄断,正如彼得·蒂尔(Peter Thiel)说:“竞争是留给输家的(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但仔细思考会发现,参与竞争的含义还是挺模糊的。你构建了一条宽广的护城河,然后在城里高喊“还有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竞争者都被挡在了河对岸,但其实每一个在河岸边默默挖土的对手,其实都是你的潜在竞争者。

当你真的试图去找寻那些绝对不变的东西,你就会发现万物皆周期,只要时间足够长,海会枯石会烂,不变永远是相对的,没有什么东西绝对不变。

另一方面,如果走另一个极端,认为竞争优势就要视当下环境而定,随时需要变化,那所谓的竞争优势就成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感觉它有,却说不出来,就像泥鳅一样没法抓住。如果照这条思路思考下去,反而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后大家谈来谈去的都是些“道”、“场”、“能量”之类玄而又玄的东西,对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一定要从变化的角度理解竞争优势的话,我宁愿用另外一个词“竞争力”来表述。与竞争力区别开来,竞争优势其实是企业产生竞争力的能力,说的抽象一点,竞争力就是竞争优势在时间上的积分。

既然竞争力都可以积分了,那是不是再积分几次,去继续深挖持续产生竞争优势的原因?我认为是可以的。这就又引出了一个话题,竞争优势是否可以分层分析?

这个思路很有意思,如果用这样分层思考的思路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我会这么划分:

第一层是强调最多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也就是需求侧的优势;

第二层是大多数供给侧上的优势,包括地理位置、特许经营许可、专利技术、规模经济等;

第三层是企业能力积累导致的学习曲线;

第四层是企业管理能力和高效经营,包括企业文化;

第五层是企业掌舵人。

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还是产品差异化,它是企业建立护城河的最终目的,但它不容易保持,企业的产品容易被对手抄袭,优势容易随市场变化。但反过来,一旦能够建立产品差异化优势,那这优势也是巨大的。

里面一层的供给侧的这些优势是产生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能够产生产品差异化的原因,(当然不是所有原因)。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提到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产生橘和枳差异的原因。保持这类优势的难度相对于产品差异化来说要小一些。

再里面一层是企业积累的学习曲线。它是知识和习惯层面的,包括企业经营所需的工艺、流程、方法、社会关系等等,学习曲线优势一旦建立,对手就需要花时间来追赶,对手可以融资砸钱堆资源,但永远无法借到时间,因此学习曲线的壁垒更加明显。它能够让企业持续保持技术优势、独占稀缺的经营许可等等。

学习曲线的积累从何而来?这就到了企业文化和高效经营的层面。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拥有优秀的价值观,员工始终能在做正确的事,才能逐渐积累各方面能力,积累出学习曲线。

再追问下去,企业文化从何而来,它来源于企业一把手。

这个层次划分虽然没有那么精确,看起来还的确像那么回事儿。与之前文章中的讨论比较,有些许不同的地方是我加入了学习曲线的概念,另外将企业高效经营和企业文化单独划分了出来。

学习曲线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供给侧优势,因为学习曲线优势的壁垒在时间,在供给侧的打造上,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唯一买不到时间。企业文化与企业高效经营的能力更多是主观因素,主观因素这东西天生影响更大一点,有时候真的是难以被改变,不易被模仿。

所以对企业来说,事在人为,一切竞争优势的来源最终归因都是人。只要人靠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其他竞争优势都是可以慢慢打造的。就像段永平谈到投资黄峥的时候提到的:“投黄峥是因为个人原因,他是我朋友,我了解他、相信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