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如何经营软件公司

最近一口气看了几本关于软件公司发展的书,包括:《微软风云:见证软件帝国的成长、迷茫与创新》、《软件业的成功奥秘》、《Salesforce传奇》等等,大致梳理了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全球软件行业的发展脉络。

我自己有过几年软件公司的运营经验,但并不太成功。回头来看,虽然当时误打误撞赚过点钱,但我几乎犯过所有那些失败的软件公司容易犯的错误。而且那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错误,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

我已经转行金融投资有几年时间了,站在现在这个时候,我更多思考的是假如还能再来一次,该如何运营好一家软件公司?

软件产品的低边际成本很低?

不管是传统 IT 外包公司、一个刚刚有了BP的初创公司,还是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只要他们靠卖软件或服务赚钱,本质上,他们都是“软件公司”。至于是“toB”还是”toC”,是不是用了 AI 或者区块链,是不是 SaaS 模式,都不重要。软件公司就是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有它固有的商业特点,这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

商业本质是交换。假如我有一个梨,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在市场上做了交换,然后我就有了一个苹果,你就有了一个梨。但是,假如是在软件行业,我有一个梨,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在市场上进行了交换,那么我就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也拥有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软件是信息,信息能够轻易被复制,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非常低,这就是软件公司作为一门生意最大的特点之一。

对软件公司来说,制造成本几乎不存在。在 1990 年代,一家 10 亿美元的软件公司,只需要一台 CD 刻录机,就足以每天制造几百张 CD 光盘,解决掉所有的“生产”问题。生产第一张 CD 也许需要耗费几千万美元的研发成本,但生产第二张 CD 只需要几美元。这个例子已经古老了,如果放到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大家应该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不可否认,这种低边际成本是软件公司的巨大优势。这意味着一家好的软件公司,是可以实现“躺盈”的——你只要把软件代码写好,传到互联网上,然后就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蹭蹭蹭往上升——这是不论公司经营者还是投资人都希望看到的完美结果。

因此,人们曾不遗余力地把资源投给软件公司。微软、SAP、谷歌等等巨头的成长故事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哪怕前期投入几亿几十亿美元进行研发,都可能是值得的。

不只投资人那么乐观,软件公司的经营者也容易那么乐观。但即使这样,现实还是很残酷,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你必须要教客户做事

软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以软件形式存在,与硬件相比,软件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用来把玩,也没有装饰功能,更无法用来炫耀。

虽然软件本身的复制成本很低,但是软件的功能只能在业务中体现出来。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只有在每个具体客户生活的具体行为场景中,软件的价值才会被体现出来。

对客户来说,一旦购买软件,未来很多年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就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卖软件给客户,就是要“教客户做事”。这有点不太好听,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卖出 CD 光盘或者客户下载软件包,仅仅是产品交付的开始。客户对软件产品的学习,然后对自身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客户最终意识到通过使用软件达到自身目标,获得成功,这些工作其实都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

对不少软件公司来说,这些工作仅仅被当做客户服务的一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家可能更喜欢把关注点放在先进的技术、炫酷的界面、产品功能的先进程度上。

但是,“教客户做事”这件事儿如此重要,事实上它可以排上经营软件公司的核心要素第一位。如果你刚开始读关于微软或者 Salesforce 的历史,甚至会有一种错觉,为什么他们都在讲营销?而不是讲技术。

不论是早年的微软、SAP 还是 Salesforce,都在营销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教客户做事的工作贯穿了一家软件公司的经营全部过程。从前期宣传、产品定义、到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维持,都离不开这项工作。我们只是笼统给了它一个“营销”的叫法而已。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从财务角度看,你就会发现其实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并不低,要想真正赚到钱,你必须不断的投入金钱和时间,去教客户做事,并让客户持续取得成功

让自己成为顶尖的行业专家

教客户并不容易,客户得让你教,你还真能教给客户些东西。你只有让自己真正成为行业专家,才能做到这一点。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其中一些规则可能隐藏的很深,只有那些真正在这个行业中赚钱的人才知道。作为一个软件公司,你可能很难了解这些细节,甚至你的客户都不一定了解细节,要知道,这些规则可是行业中真正赚钱的人的独家秘籍。

但不论如何,你还是得必须得搞清楚这个行业是如何运行的,搞清楚其中的关键角色,尤其是那些利益相关人。特别的,你需要去跟行业中那些真正赚钱的人打交道。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你必须意识到你的任务是改变这些规则,这会改变他们赚钱的方式,所以你必须非常注意他们的利益和想法。所以,你必须成为真正的行业专家。

作为软件公司的老板,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非常重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去跟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人聊聊,再问问他行业中是否还有其他优秀的参与者,如果有,那就再去请教学习。

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业专家,再设计出能够解决痛点,改变行业现状的软件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就是这么个过程。

如果你原来已经有某个行业的工作经验,而且已经获得一些成功,那你可能更加会知道怎么做,这是非常值钱的加分项。

同时,与顶级的行业咨询公司合作,也是不少软件公司选择的方向,另外,作为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板,也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任何雇佣真正的行业专家的机会。

虽然上面说的这些看起来主要针对的是商业软件,但即使对于大众软件,道理也是相通的。

回想乔布斯开发 Macintosh 的过程,他在辍学期间无意中上的书法课功不可没。乔布斯字体与排版设计的知识,使得苹果在这方面超出竞争对手,也使得苹果成为 GUI 时代的行业专家,这不仅让苹果产品成功占领了桌面出版市场,还给苹果带来了一大群死忠粉丝。

如果你的客户能够从你这里学习到一些知识,并通过购买软件产品实践,然后发现它很有效,那么客户就会成为你的粉丝,再也离不开你。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以行业里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客户来说,软件是一种杠杆,你必须保证杠杆方向正确。

做好知识管理,积累知识复利

对于一家软件公司来说,知识是你的全部资产,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要规划好知识管理这件事。

第一步是选择好知识管理的工具,倒不是一定要在工具选择上花多少精力,重点是在整个公司都要有称手的统一的工具,然后跑顺流程。

一个衡量流程是否通顺的标准,是当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时,公司的任何员工是否能够及时从公司知识库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做出客户满意的回答。如果想增加点难度,还可以试着在新员工身上尝试这个测试。

表面上看这只是销售管理的一部分,但如果你意识到上面说的”软件公司就是要教客户做事“,那么这件事就重要了。绝不仅仅只有销售团队需要知识库,软件公司的每个人都有必要浏览、学习,并积极贡献建立知识库,这是软件公司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产

微软公司在早期会向所有一线销售人员分发销售演示文档、最新的战略产品信息、市场营销计划和政策、公司目录、定价信息以及人力资源文件等资料。这听起来不错,但很快销售人员就发现他们逐渐变成了档案管理员,要管理好这些文件资料成了非常重大的挑战。

后来微软公司开始把这些销售资料制作成一张CD光盘,定期提供给销售人员,这成为了当时微软百科全书产品的前身。不仅如此,针对开发人员、IT人员也都会提供最新版本的参考资料,这也成了MSDN的前身。

这些努力都为微软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不论是公司员工还是客户,人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到知识是有限的。一个良好的知识库就像是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能够让公司如虎添翼。对内提升公司自身知识积累水平,对外它能提升客户使用软件产品的效率。

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存在复利。当你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再学习更多的知识边际成本就会变低。从商业角度上说,这意味着学习曲线能够为公司积累出长期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客户那儿就是使用习惯与客户粘性。

持续建设知识库的过程,也是软件公司自身发展并逐步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这对公司的长期经营至关重要。

建立客户社区,与客户在一起

软件公司要想尽办法一直客户呆在一起,在互联网发达的 SaaS 的时代,这更容易,也更重要。

前面提到过,如果客户通过你的软件获得成功,就是你最大的机会。尤其要注意那些认可你的重要客户,那些本身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并赚大钱的客户,耐心的服务好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在解决你自己的发展问题。

除了行业巨头,还要特别在意那些有巨大影响力的客户,比如明星、媒体或者是学校等等。他们就是星星之火,成功的客户会给你带来更多客户服务好他们,他们也许就会成为你的品牌代言人,为你带来更多客户,甚至成为你的客服,你的开发。

与客户待在一起还可以解决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保能真正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的需求。一套软件产品被卖给客户公司,真正使用软件的人可能会复杂的多,通常并不是老板本人,也不一定是 IT 工程师,而是一线工人或者前台接待或者其他什么人。他们的真实想法也许与跟你签合同的人完全不同,客户社区是个很好的渠道,你能够有机会直接融入客户的讨论,洞察细节,从而持续改进产品。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这件事在 SaaS 时代更加容易了,Salesforce 从 2004 年开始建立起线上社区,搜集成千上万客户的直接建议,这种做法行之有效。Salesforce 也将这种做法作为其销售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推广给戴尔、星巴克等客户。

如果你足够关心你的客户,你的客户也会保持关心你的发展,不仅如此,你的客户也会保持关心你的其他客户,甚至你的对手也会一起关心你,你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关心你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客户社区的魅力,与行业中最优秀的一群人待在一起,一起探讨如何改进这个行业。

不过,很多公司却失败在过于看重“做平台”上。想象一下,你只需要到人头攒动的酒吧里大吼一声“今天我买单”,你就可以轻易聚集起一大群冲动的潜在客户,其中也许还有明星大腕儿,似乎你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用户社区,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这很容易带来成就感,但你最好还是保持清醒,别忘了软件公司真正的任务是为客户们带来有价值的服务,然后让他们长期付钱给你,标新立异本身不是目的。

不管怎样,故事的最后是你提供产品和服务,然后客户们付钱给你。大家一起用软件持续改善业务,然后一起赚到更多的钱,这是一个美妙的互惠共赢的过程。

用好每一分钱,做长期正确的事

只要认识到软件公司并非是”写一次代码,数一辈子钱“的印钞机,软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似乎就没那么优秀了。你必须不停地投入,才能持续运营业务。

从财务上看,我们更应该将一部分营销费用计算为软件公司成本的一部分,对公司的任何一笔投入都应该认真思考投入产出比。软件公司实际的边际成本并没有那么低。

这里的产出,不仅指的是研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也要包括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包括更好的了解客户,让更多的目标客户知道公司的产品,让潜在客户试用公司的产品,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培训服务以及社区,从客户的到反馈等等——还是那句话,这些内容都属于营销没错,但营销就是产品的一部分。

软件公司通常喜欢凸显个性,效率至上,这没毛病。适当使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手段是有效的营销方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杠杆,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Salesforce 在早期曾有不少著名的营销噱头,比如到竞争对手的销售会议会场外组织假“游行”,以宣传自己产品,又比如用击落战斗机的画面作为广告宣传,以隐喻传统软件的终结等等。

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投入,是投入时间精力与金钱,去鼓励客户讲述自己成功的故事,如果可以还可以借媒体放大。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一定是不适合闷声赚大钱的,不要害怕发声,你必须想办法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让听众要么成为你的员工,要么成为你的客户,要么成为你的社区成员。

再说说研发效率问题,直到这里,我才第一次开始提到研发。这并不是因为研发不重要,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公司最大的成本可能还是研发成本,尤其是在初期。

之所以先讨论营销、客户、知识管理这些内容,正是因为作为软件公司,降低研发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方向性的错误,少做无用功。优秀的研发人员的薪水通常不低,如果产品本身南辕北辙,那么越努力,投入的越多,损失也就越大。研发投入还只是一方面,如果再想到已经投入的营销成本,客户的教育培训成本,甚至是老客户的使用成本,你就一定能意识到研发方向偏差带来的损失将会是多么巨大。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制作软件的过程允许失败,但这会带来错觉,公司难以及时发现错误——反应过来可能已经晚了,公司可能会突然之间就陷入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对软件公司而言,宁愿迅速失败,也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太久。尽一切努力聚焦,把钱花在刀刃上,做长期正确的事,是软件公司的头等大事。

雇佣最优秀的人才

软件行业的竞争,除了客户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是让一家软件公司立足的根本。如果想让自己成为行业专家,你的公司里就得充满“行业专家”。

作为老板,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并识别出关键员工,然后照顾好他们,并给他一个为公司工作的理由。关键员工是那些拥有最核心的专业知识(研发能力),或者能搞定最重要的客户(销售能力)的员工。对关键员工来说,他们自身能力很强,也很容易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除了合理的薪水和股票以外,他们留下来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更多还是来自公司的价值观与文化,也来自老板自己。

你甚至可能需要把一半的精力花在招聘上。让最优秀的人为自己工作是软件公司老板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做不到,那就先招聘一个靠谱的 HR 总监,Salesforce 就是这么做的。

在关键员工之外,雇佣任何新员工都应当关注投入产出比。之所以要专门提出这句话,是因为对于软件公司而言,几乎所有的研发、运维、销售工作,都可以找到外包公司,这也能够省下大量的精力,让自己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服务客户和招聘关键员工。

但是一旦发现招聘新员工是划算的,就应该开足马力招聘这往往发生在产品成熟阶段,如果关键员工已到位,产品已发布,你就需要迅速扩张以占领市场。不过即使这样,也别忘了始终严格执行考核机制。

软件公司的另一个特点是员工流动。这个行业的员工离职与应聘都显得更加容易——干的不爽,电脑一关就可以走人。但是,作为老板应该意识到,员工的高流动性对于软件公司来说既是“危”也是“机”

员工流动也是公司知识管理建设水平非常好的验证场景。如果公司的知识管理做的足够好,那么非关键员工的离职并不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太大的影响,新员工也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文化。甚至,你还可以利用员工的流动促进公司知识库的建设,员工的流动会带来市场上的新鲜空气,这是公司有机会加以利用的。

软件公司就像一个过滤器,按照自己的标准不断吸收和加工来自市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等的知识,于是这里再一次彰显出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决定了哪些知识会被沉淀,哪些被抛弃。

别忘了,这些软件公司沉淀下来的知识,也是吸引顶尖人才加入的重要资源。

最后

软件可能是20世纪末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从此有了凝结知识并高效服务生产的工具(上一次可能是印刷术)。

软件的出现孕育巨大的机会,几十年来,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技术进步没有停止过。但经营一家软件公司很不容易,它终究还是一门生意,经营者要追求的还是长期稳定的赚钱

技术是打江山的利器,知识和人才是软件公司的重要资源,对客户的理解与高品质的服务才是守江山最好用的东西,这一切集合在一起,才会打造出一家好的软件公司。

一家好的软件公司,只要一提到它的名字,就应该让人们联想到优秀的价值观,行业中顶尖的知识积累,以及背后一大群成功的客户。

bookmark_border竞争优势的量化

昨天参加了芒格书院的一场共读分享活动,其中提到一个问题:如何量化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产生利润的能力

既然大家已经意识到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技术领先、成本优势、规模经济效应、客户锁定等方面,那么自然就会想到,是否可以用某种方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大程度进行量化?

我们会发现似乎有的优势比较容易量化计算,例如成本优势就可以来源于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规模经济效益也大致能够通过一些数据算出来。但是类似于技术领先,客户锁定这样的竞争优势,则更多只能定性分析,即使你能大致判断两家企业孰强孰弱,你也很难对其进行精确量化。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芒格常说:“总是把事情反过来想”,我觉得把问题反过来思考可能更清晰——试着自下而上的重新看待整个企业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企业最终还是生意,赚钱能力是衡量生意好坏的标准。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得”ROIC>WACC”,通俗的说,如果把企业想象成一个方盒子,左边投入资源,右边产出商品,产出商品的价值应当大于投入的资金成本,如果企业实现了这一点,就是”创造了价值“。

那如何理解竞争优势呢?实际上,企业产出商品的价值超过投入资金成本的部分正代表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想象一个竞争优势为0的企业,它不会创造任何价值(也不消耗任何价值),这意味着对于它的客户来说,直接从上游采购商品并加工或者采购竞争对手的产品与采购它的产品成本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并不会有动力与这样的企业做生意。很明显,这样的企业也一文不值。

这里提到了企业的价值,也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它代表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现金回报。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来看,企业利润最终应当以现金形式产生回报,因此如果拉长时间看,我们姑且可以将利润和现金看成一回事儿。

对企业经营来说,客户获得价值而企业产生利润。当且仅当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时候,客户才有动力采购它的产品或服务,让企业获得产生利润。简单的说,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当前产生利润的能力

有了以上理解,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代表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着时间的积累,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如果我们认可这样的结论,那么从结果来看,量化企业竞争优势就很简单了,它等于企业每年产生的利润数字

任何生意都有竞争优势

但这并不解决问题,这只是”对着后视镜开车“,而我们更想要的是预测未来的方法。

要分析一个复杂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们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生意进行拆分,这种拆分并非按照供给成本、客户锁定这种维度,而是将生意本身拆分的足够小,微观的来看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方圆5公里都没有商店也没有手机信号的篮球场边,有一个卖矿泉水的阿姨,她有能力将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以5块钱卖出去,这种获利能力体现了她的竞争优势。对其量化分析就简单的多,如果你也在那里卖过两个星期的矿泉水,你能很容易的大致估算出一年的利润总额。

但实际场景中,之所以我们很难量化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是因为一家公司的业务远比披露出来的复杂。一个公司的业务实际上由无数个不同的小生意组成的。拿沃尔玛举例子,同样包含卖饮料的业务,不同的门店,不同的时间,卖饮料的生意都不同的,而且它的各种生意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协同效应,分析起来就远比篮球场边卖饮料得阿姨复杂得多。

不过这个思路本身没毛病,不论如何,只要最终能够将饮料卖出去完成成交,就代表了在那一刻,那个细分的生意对那个买单的特定客户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碾压了竞争对手,不论这种优势来自于低价还是协同效应还是品牌等等,是一系列的效应叠加,导致了最后客户买单的结果。

产品差异化与整体竞争优势

产品的差异化是这些一系列效应叠加的结果,也是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虽然一瓶矿泉水并不稀奇,但一瓶在大热天的太阳下,存在于5公里范围内没有杂货店的篮球场边的矿泉水,就有了明显的差异化。在那个细分的市场里,差异化的产品意味着根本没有对手。

这是小的,往大了说,台积电的芯片制造能力,茅台酒在商务酒局上的品牌效应,或者苹果手机在用户心目中的心智地位,都导致了产品差异化,一切竞争优势都来源于这些产品差异化的能力。

但问题就在于,大多数生意在足够细分的场合里能够拥有产品的差异化,但一旦扩大生意范围,产品差异化就可能荡然无存,竞争优势随之消失,直接结果就是客户流失

如果要量化一个生意整体上的竞争优势,我们就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当生意范围扩大时,产品的差异化就丧失了?

地域与客户受众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影响,比如茅台酒一旦到了国外,就丧失了需求侧用户心智的优势,文化上的不同让原有的竞争优势当然无存。比如篮球场边的阿姨,如果到了超市里还做同样的生意,就没了竞争优势。

时间的变化也会带来生意的改变。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带来新的变化,包括在供给侧或需求侧,例如到了21世纪,网购兴起让沃尔玛的生意扩张大大受阻;天气变凉可能会使得球场边买饮料的需求大大减少。

好的产品能够在扩大市场的过程中保持自身差异化。优秀的产品甚至能够加强自身的差异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企业拥有竞争优势,那么这个市场迟早都是他的,竞争对手迟早会被熬死。

因此,我们只要搞清楚企业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的市场容量就行了,只要人是理性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细分市场中的所有客户都应该会选择它。

按照这个思路,不论是技术领先还是成本资源优势,不论是客户锁定还是规模经济效益,最终都落在差异化产品上。差异化产品的市场规模,直接决定了整体竞争优势的强大程度,这也是竞争优势的一种量化方法。

最后

当然,即使这样思考问题,我们依然难以得到精确地量化结果。不过,我们本来也并不需要精确地量化结果,我们更需要模糊的正确答案而非精确地错误数字。如果反过来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定性分析一门生意,也就足够了。

bookmark_border普通人的特许经营

tl;dr

我写这篇文章,想聊聊特许经营这个话题。

经营这个事儿,跟小到个人发展,大到行业变迁、国家竞争,都息息相关。经营有方,自然轻松加愉快,但经营不善,就是一地鸡毛。问题是到底应该如何“经营”,似乎学校从来没教过,但这件事儿其实很重要。

特许经营的内涵非常丰富,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并付诸实践,不仅对成功经营有帮助,也能让经营这件事变得容易起来,当然还能帮助赚很多钱。这不管对于个人成长还是企业经营,都是如此。

好生意

“特许经营”这个词来自英文“Franchise”,这个翻译可能并不准确,在字面意义上,“特许经营”很容易被理解为加盟生意里的经销权——人们会想到银行、电力、或是其他公用事业中的政府牌照之类的东西。这些当然是特许经营的一种,直观的理解,特许经营权是一种被权力拥有者赋予的特殊权力,具有“只能你做,别人不能做”的排他性

但它远不是全部,我们经常提到的特许经营内涵要更广泛。“被权力拥有者赋予”并非必要条件,权利拥有者实际上是个巨大的单一风险,没有了对它的依赖,特许经营才更加牢固长久——我们可能更加喜欢研究那些并非通过“被权力拥有者赋予”而产生的特许经营。

巴菲特在 1991 年致股东信中,简单明了的概括了特许经营的特征:1. 被客户需要,即有真实需求; 2. 它的客户认为找不到替代品,即产品差异化; 3. 不受价格管控影响,即有定价权。通过观察这三点特征,我们能够清晰的将有特许经营的生意和一般的生意区别开来,特许经营的生意意味着经营者“一直在赢”

特许经营是如此重要,巴菲特甚至把“生意(Business)”和“特许经营(Franchise)”这两个词并列对待,你的经营如果没有“特许经营”的特征,那它就仅仅是一桩“生意”。

特许经营的能力被巴菲特称作经营护城河。《巴菲特的护城河》这本书用许多案例剖析了这种特许经营的来源,包括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成本优势、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等等。实现特许经营,有经营护城河的企业,往往成长的更快,长期存活的可能性也更大,这也就带来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特许经营这意味着当你与竞争对手付出同样的努力时,你能获得更多回报,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就像游戏开挂一样,谁不想轻轻松松获胜呢?

总之,特许经营、护城河以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指的都是一个东西,它们定义了什么才是“好生意”

复利

从数学上看,复利不过只是一个简单的算式,但从商业上看,复利有更丰富的含义。

生活也好,生意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游戏。从一出生起,我们就开始不断投入精力和时间,长大后,或许能赚到些钱,再不断将赚到的钱投入更多的事情里去。这些投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回报,而复利代表了一种获得指数回报的模式。

特许经营和复利是相互促进彼此成就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复利是企业特许经营的能力的重要来源。过去的积累的那些东西形成了经营者的特许经营能力,它将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特许经营能力又对企业带来超额回报,这些超额回报提供了积累复利的可能性,持续加宽特许经营的护城河。

这成了一个高速转动的复利飞轮,它给生意带来的是指数级而不是线性增长。这种增长的可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超过人的想象。在弱者角度来看这并不公平,就好像有人在考试中作弊一样,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市场中的竞争本来就是开卷考试,人家利用历年的积累来参与竞争并获得成功,这再合理不过了。

实现复利的核心在于把精力放在那些做一次投入,长期起作用的事情上。有些投入当下带来的利益或许吸引人,但并不一定带来长期收益。从长期收益角度去思考问题,是指导经营决策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经营是一种关于选择的艺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选择做有复利、能累积优势的事情。做有复利的事,事情就会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钱也会越来越好赚。

能力圈

对于如何建立特许经营这个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持续时间、适用范围、他人影响力三个维度来思考问题,进行抉择。

第一个思考维度是持续时间,它指特许经营能力是否有比较长的保质期。举个例子,假若你在20多年前就投入努力并学会了编写计算机程序,并建立了一个为客户制作漂亮网站的生意,这显然是一种特许经营能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不断变化,你学习到的知识逐渐过时淘汰,这条护城河也就在不断的被侵蚀。有的能力保质期长,有的则保质期短,这一点直接影响到投入的长期回报。

第二个思考的维度是适用范围,它指的是你所投入获得回报能适用在哪些领域。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学生时代投入时间去学习数学、物理、语文、外语等,之所以这些知识这么重要,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大的适用范围,值得我们更多做投入。

这个世界不断变化,这些知识大概率会一直有用,在这些东西上做投入,也就更容易产生长期复利。不过,有时候适当缩小适用范围也是很好的选择,人迹罕至的领域往往竞争更少,这有可能更加容易让你保持“一直赢”。

第三个思考维度对他人产生影响力的大小。不论投入的是什么,最终我们都要服务他人并并创造价值,因此如果把精力投入到未来可能影响更多人的东西,那么它也更有可能长期为我们持续产生回报。乔布斯在苹果公司设计产品时常常会说:“我们要考虑的是所有人”,这成了苹果产品的重要基因,也成就了苹果。

不过这也不绝对,同样如果无法服务广泛的客户,专心服务好更少的人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论如何,对他人更广或更深的影响力,都是影响我们决策重要的组成因素。

还是要记住,拿捏取舍这三个维度的目的是保持一直赢,因为这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特许经营,这也正是能力圈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什么护城河、特许经营只与那些非常优秀的大公司有关,离我们很远,事实上不是这样。

研究市场定位的特劳特曾经提出:“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在消费者心中是谁。在顾客心智中树立在某一细分领域,你是第一的形象。”在能力圈内,你所向无敌,斩获超额利润,然后将利润用来持续扩张能力圈,加固护城河,就形成了复利。

所以其实能够产生复利的事情很多,生意的大小并不影响是否产生复利。能力圈的概念,既适用于优秀的大企业,也适用于任何企业的经营决策,还适用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发展。尤其是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能力圈情况下,有了富余的时间和金钱,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拒绝浪费,小心翼翼的控制投入的方向,持续扩张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再投入的过程,依然可以衡量上面三个维度的回报,第一,再投入的东西是否能带来更长期的回报;第二,再投入的东西是否能适用于更大的范围;第三、再投入的东西是否能带来更广泛或者更深入的对他人的影响力。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说法比如:“这都是利润,随便花”,“开心就好,及时行乐”,“赚钱就要靠赌”,“成功就要靠多元化”等等的观点,那都不正确。经营者应该专注于寻找具有持续加深护城河并有复利效应的事情,然后持续做下去。我们得确保自己已有的优势能够为每次新的扩张带来好处,并通过积累获得优势,并且每一次扩张都获得新的第一,就这么一直赢下去。在这个过程里,特许经营能力也得到不断加强。

个人选择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首当其冲的重要事情就是学习知识。知识就像做饭用的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的投入,终生学习是必要的。你永远应该把时间聚焦在学习和积累那些能够扩张自己能力圈的知识上。

要强调的是,学习不只是上课读书,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事情都关于学习。哪怕是看电影、刷短视频,或者是旅游,逛街,吃饭,这都是在接受信息并学习的过程。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打算在这些事情上面花钱或者花时间,都应当多思考一下这件事儿是否能带来更多的知识回报,以及同样投入这些时间,是否能有更好的选择。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积累影响力。影响力也是一种能够带来长期复利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不光知道自己的名字,也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这是长期提升自己特许经营能力的好办法。不论是写作、演讲、社交甚至做广告,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发光的金子也得让人看见。

还有一项投入是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巴菲特用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一辈子只唯一拥有的一辆车,而且要开一辈子,我一定会把使用手册反复读五遍,然后我会把它存在车库里,只要有一点刮痕,就会立马去修理,因为我不想它生锈坏掉。我会把它当做宝贝一样,毕竟这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没错,身体也一样。

除此之外,不可忽略的一种投入则是购买资产。如果上面说的那些都是积累无形资产的话,这里说的就是购买房产、股票等等有形资产。通过各种方式将积累的金钱或者别的资源用来购买有形资产,也是重要的加强你的优势,拓展能力圈的方式。

比如买一套位于大城市好地段的房子,这就会大大提升你在工作选择范围上的优势;比如拥有优秀公司的股权或债券,能够给你带来长期的现金流,解决后顾之忧。再比如你的工作是内容创作,那么不断地购买专业书籍、高级电脑等生产工具提升工作效率,都是非常好的长期投资。

不可忽略的是,同样的资产放在不同的人手里,带来的长期回报是不同的。就好像同样拥有一套上海市中心的房子,有的人能因此获得一份高薪工作,获得高额回报,有的人则无法做到。这其中的差别正是特许经营能力的差别,你的知识水平、影响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这些无形资产都会带来对于有形资产运营能力的差别。

当然,涉及到购买资产还一定会涉及到投资回报率。回到复利的概念,尽量让购买的资产长期发挥作用,就能够提升资产在自己手里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渐渐的,你就会发现同样投入那么多钱,获得的回报将远超竞争者们,这又带来更多获得资产的机会,实质上这也是一种特许经营的能力。

虽然这里是以普通人为例,但是这些方法不仅限于此,道理是相通的,一切经营之事,都应如此。

bookmark_border从汽车到互联网:制造企业管理体制变迁

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人类有了先进的工具、有了代替人力的机器,生产力极大提高。问题也随之而来,人类该如何与机器协作,生产该如何被管理?从企业角度,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乃至生死存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学科——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企业管理需要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的帮助,也需要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科学等知识,与此同时企业管理活动最终还要与人打交道,这又是一门人文学科,离不开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

大批量生产模式

在20世纪初,福特将流水线模式引入汽车生产中,形成大批量生产模式,使得汽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这种生产组织的方式也很快普及到各个行业,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人们发现,如果将异常复杂的商品制造工作拆解成若干项可以简单重复的标准化动作,然后安排给不同的工人进行大批量生产,再通过流水线组装,就可以让整体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这就是大批量生产模式。具体来讲,在一条流水线上,管理者充当生产计划制定者的角色,拆分复杂的工作直到变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如果某个任务依然复杂那就再次拆解,如此循环,直到每一个任务都分解不下去且可以由一个人熟练完成。这样形成了标准化的任务模板,接着管理者根据工作任务设计相应工作岗位,再针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培训工人即可。每个工人就像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管理者的工作则是督促和检查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

之所以这么做能提升效率,是因为标准化动作会大大降低工人的学习成本。以汽车这样的复杂产品为例,一个工人要学会所有环节的装配几乎不可能,但有了标准化流程,一个工人仅仅需要学习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样培训大批量熟练工人就成为了可能。另外,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普及带来了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这也大大减少了大批量生产中零部件搬运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大批量生产模式中,管理者做了这么几件事儿:

1.拆分:将任务拆解并形成标准化的模板;2.培训:针对每个任务培训对应岗位员工;3.检查:督促和检查员工的任务完成结果。

这样的管理思想来自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科学管理系统,也叫“泰勒制”。泰勒认为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企业管理者应该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去设计流程、岗位、劳动工具等,一线工人只需要机械的执行计划,流水线的发明将这种管理思想带来的效率提升发挥到了极致。

直到现在,如果去学习项目管理相关课程,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也依然还是“工作分解结构(WBS)”,就是这种管理思想的直接体现。

大批量生产模式解决了工业生产的效率问题,实际上它几乎就是“工业生产”的代名词。它十分有效,一诞生就变得非常流行,在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不论在美国、英国、苏联还是在日本、德国,为了战争需求快速制造大量军械,这种生产模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被发扬光大。在随后的战后重建中,大批量生产模式几乎成为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标志

回头看我们国家,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大批量生产和科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比较落后。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政治思想方面的问题,我们曾经难以认同将企业员工明确划分为负责计划工作的管理者与负责执行工作的劳动者,而更加推崇工人阶级当家做主,还反过来经常将管理者的计划职能和剥削工人阶级联系起来。

质量就是效率

大批量生产模式的一个硬伤,是它在生产品质量上表现不佳。还是以汽车生产为例,通过工业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汽车,质量往往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傅手工装配的汽车。

市场上的商品不再稀缺,质量更好的商品就成了稀缺品。战后尤其是50年代以后,市场开始追求质量更高,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有差异化商品。时代已经变了,社会生产率提高了,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长久的活下来,生产质量才是下一阶段更重要的东西。否则,大批量生产出的垃圾产品,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的人越多,生产批量越大,出错的几率就越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生产数量往往是考核工人的标准,这导致工人更有动力追求数量而非质量,甚至产品检验的步骤都会被刻意淡化,直接导致许多生产质量不过关的商品走下流水线。

为了追求更好的产品质量,有一小部分企业开始放弃流水线模式,哪怕成本高上几十倍,也要坚持“手工打造”。然而这不解决根本问题,为了在大批量制造中提升产品质量,管理者们还得想办法。

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更大的挑战,“质量”这个词的含义也从单纯的好用、耐用,延伸到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持续满足上。“高质量”的产品,实质上意味着产品制造过程不再一成不变,它需要不断更新换代,需要更多的定制化,需要更多变化,从而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需求大批量生产模式都难以满足。

美国人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是质量管理研究的先驱,被称为“质量管理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PDCA循环改变了泰勒制机械的“计划-执行”的做法,他认为生产管理过程必须不断地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步骤,不断地改进工作流程。他还简洁易懂的提出了著名的“戴明十四点”,阐明了企业全面管理生产质量的理论基础。

在历史资料里面,也许是因为战后的美国拥有太美好的市场,企业的日子太好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人戴明质量管理那一套理论并不感冒。反倒是地球另一端,戴明在日本受到了巨大的欢迎。日本制造业在战后的工业体系重建中,将起源于美国的质量管理思想发扬光大。这直接推动了战后日本工业体系的建立。戴明的影响力如此之大,直到今日,日本每年还会颁发“戴明奖”给那些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杰出成就的企业。

除了戴明之外,同一时期在美国还涌现出许多质量管理大师,例如美国人约瑟夫·莫西·朱兰(Joseph M. Juran),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日本人石川馨,田口玄一等等。在战后全球工业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各种管理理论百花齐放,他们的理念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1.机械的“计划-执行”是不够的,生产流程必须不断改进,而改进的目标是“质量”2.质量改进最终是要让客户满意3.要让一线员工参与生产改进的过程,合理的选择激励机制,反对计件工作,鼓励员工把事情一次性做对4.利用统计学方法,信息化手段等管理生产过程

这些理念也成了后来几十年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主线。不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鲁克就从更高的层面系统阐述了管理的全部过程,他管理思想主要观点包括:

  • 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基于使命制定工作目标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
  • 未来知识工作将成为最重要的工作方式
  • 管理者应当主动协助员工,让员工取得成就感,而不是严格督导员工
  • 企业必须注重社会责任

德鲁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非简单地基于原有管理方法的改进,也不仅仅关注企业生产效率或者生产质量,德鲁克真正看到了知识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性的从企业的使命,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理念。

直到现在,企业管理的各种方法论层出不穷,但都没有脱离德鲁克提出的这些管理思想。德鲁克有一种把各种管理方法论一统天下的意思,当之无愧是“现代管理学之父”。

不仅如此,德鲁克的著作普遍浅显易懂,他的著作几乎所有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人的首选读物,强烈推荐。

可惜的是,德鲁克的理论似乎有点超前,这里只是个铺垫,真正被发扬光大要等到几十年以后信息技术革命了。

丰田生产方法

真正率先将先进的管理方法落地并用于工业生产制造的还是日本人。从1950年戴明把他的管理哲学带到日本起,日本工业界就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不断地学习研究这套方法论。

同样生产汽车,在50年代最初的时间里,日本开始发展工业制造,但缺少美国人有的大量劳动力与成套的技术装备。正因为缺少充足的物资,当时还是汽车工程师的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摸索创立了独特的生产制造方式,后来逐步形成了丰田生产方法。精益生产的思想是丰田生产方法的精髓,它试着让汽车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对汽车生产线来说,最大的浪费是生产出不合格的汽车。与美国人靠大量劳动力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方式不同,丰田从一开始就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库存并持续改进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尽一切可能确保每一辆从生产线上下来的车都是合格的产品。为了做到这点,丰田发明了一系列实用的工作方法。它助力日本汽车工业在1980年代开始超过美国,也帮助丰田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

“丰田生产方法”包含很多内容,主要有这些:

  • 追求长远的低成本,高效率,持续改进生产过程
  • 推行“拉”式生产代替“推”式生产,推行“单件流”制度,力图只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的产品,减少浪费
  •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暂停整条产线,全盘整改
  • 推行“看板”生产方式,工人根据看板内容组织生产,将生产过程可视化
  • 管理者必须亲临现场了解情况以做决策
  • 培养“多能工”,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人
  • 将生产过程分成几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通力配合,逐个优化
  • 工作内容标准化,并且持续改善每一个细节,推行“5W分析法”,针对每个问题都要问5次为什么

这与传统的标准化流水线模式大批量生产的理念有很大不同。它把质量放到生产管理的第一位,认为只有高质量才有长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虽然看起来很麻烦,但一旦跑顺,生产效率就远超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

在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流水线上,每个生产环节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量,一旦生产完成就推给下一个环节不管了。由于这种“推”式生产思想会造成大量浪费,因此遭到了抛弃。

在丰田,只有下游工序提出订单需求,上游工序才按照需求组织生产——如果没有需求,就不要生产。这大大减少了原材料库存,以及随之而来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使得整条生产线对质量问题的追溯变得容易,由于管理变得更加精细,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可以立刻把整条产线停下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被称为“单件流”,虽然在一开始产线的推进会很艰难,但是随着问题逐个暴露并被解决,生产流程变得成熟,效率就会几十上百倍的提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种生产方法的一个重大转变是重新塑造了管理者和一线工人的关系。在以前,管理者和劳动者是割裂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想尽办法提高和压榨工人的劳动强度,但这其实与企业最终目标是相悖的——对工人的过度压力造成了产品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招致工人的反抗,长期看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丰田生产方法中,一线工人才是对生产质量持续改善的最终实践者。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这个环节的工人都有权力叫停整条产线——实际上,他们才是权力拥有者。这么做是合理的,因为工人们掌握第一手信息,比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管理者更了解实际情况。一线工人们了解的这些细节信息,正是企业追求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核心秘密。丰田生产方法的管理者们意识到,必须想办法发动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一同参与管理流程的设计,这是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的必须要做的事。

这一点实际上提高了对一线工人能力的要求。一线工人不再是螺丝钉,它们除了熟练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外,还需要前后工序,甚至整个生产流程有更多的了解。在丰田生产方法中,也有一系列实践例如“看板”、“安灯”、“一人多岗”来帮助工人做到这些。管理者同样也被要求亲临一线,搜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对流程进行设计改进,去帮助一线工人提升工作效率。事实上,管理者成了向一线工人提供服务的角色,这种管理思想后来也被称为“向上管理”或者“仆人式管理”

除汽车产业外,日本的其他行业也借鉴学习了精益生产思想的管理理念,涌现出各种著名的管理方法。其中很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从60年代起,京瓷集团稻盛和夫推行的夫阿米巴经营模式,侧重于通过小团队协作的模式,改进企业团队管理架构。到2000年之后,在消费品领域,无印良品社长松井忠三推行的“笔记术”,也帮助无印良品从濒临破产中重新壮大。这些都深深的带有丰田生产方法的影子。

日本能,美国不能

丰田生产方法和精益生产思想在日本发扬光大,但却没有在美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到1980年代,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水平已经全面超越美国,日本汽车变得非常有竞争力,这直接体现在更好的质量和更低廉的价格上。日本汽车在美国大卖,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巨头们巨幅亏损。

19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美国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和研究学习日本企业的风潮。1980年,美国 NBC 播放了关于日本质量管理的纪录片《如果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

美国汽车企业也进行了实践,但最终落败。1983年,通用与丰田在加州合资成立了汽车工厂NUMMI(就是后来卖给特斯拉的那个NUMMI工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 Womack)曾在这家工厂进行了深入研究,在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介绍丰田生产方法。

通用汽车后来还推出了“土星计划”,向丰田全面学习丰田汽车的生产方法以及精益生产思想,生产土星汽车。1984 年,通用汽车收购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尝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管理与改善汽车制造流程。这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在90年代后,土星汽车风头一度盖过丰田,不过好景不长,最终还是输给了丰田。到2009年,通用汽车破产,丰田成为了全球第一汽车公司。

回头来看,员工管理在美国是巨大的问题。不同于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美国工人更在乎个人利益而非公司集体,美国的工人与公司的利益绑定并不明显,反而美国的工会经常站在企业的对立面,这使得美国员工难以接受管理者的放权,习惯于只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工作,更不愿意无条件增加工作量。在推行精益生产后,员工满意度迅速降低,这也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不仅仅在美国,就算在德国,汽车行业也醉心于研究高科技机械设备,忽视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德国工厂僵化的管理结构和等级制度让企业完全没有推行精益生产的动力。似乎丰田生产方法一出日本便水土不服。

虽然丰田生产方法没能在美国取得成功,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这边也逐渐形成了“六西格玛”,“TOC理论”等管理思想。以通用电气为标杆的美国公司在90年代大力推广六西格玛等方法,提出了DMAIC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的方法等等。

敏捷思想

与顽固不化的美国底特律汽车企业不同,对精益生产思想吸收最深的,可能是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1990年代时候,美国已经发展出一大批例如IBM,英特尔,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随着这类公司的壮大,他们在企业管理制度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类公司中几乎所有员工从事的都是知识性工作。公司并不通过体力劳动创造产品,而是通过分析和运用知识,产出代码、服务等看不见的知识产品获取商业利益。这里不得不再提到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几十年前提出的未来“知识性员工”的概念,这时候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硅谷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的工程师们从事全新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又没有传统大公司的束缚,于是在工作中开始了各种管理方法的探索。这其中著名的包括1991年由计算机顾问詹姆斯·马丁提出的快速应用开发(RAD)过程模型,首先提出了“小组迭代”的概念。

在199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前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杰夫•萨瑟兰(Jeff Sutherland)从日本管理学教授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的“橄榄球”管理方法中进行总结和发展,形成了Scrum方法,Scrum方法系统描述了跨职能小团队在系统开发中工作流程和实践,直到现在也是主流实践之一。

90年代末,Alistair Cockburn提出水晶方法论,针对不同的项目需求场景和团队大小,提出一系列可选择的管理策略和模式。还出现了极限编程(XP)概念,更加激进的提出了小团队协作开发的核心实践。整个90年代是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和以软件开发行业为首的知识类企业的管理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直到2001年,17位软件开发业界人员一起聚集在美国犹他州Snowbird滑雪场,经过为期三天的讨论,制定并向全世界发布了行业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敏捷宣言》。正式提出了敏捷思想和敏捷开发的理念。

敏捷宣言出人意料的短,一共只有8行文字: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个体和互动 高于 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 高于 合同谈判•响应变化 高于 遵循计划•也就是说,尽管右项有其价值,•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

同时发布的,还有《敏捷思想的十二条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 持续不断的让客户满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 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都拥抱需求变化,确保掌控变化
  • 缩短交付周期,不断更新迭代产品,与客户紧密合作获取反馈
  • 开发业务人员紧密合作,鼓励面对面交谈传递信息
  • 可工作的交付产品是度量开发进度的首要标准
  • 团队定期反思如何能够提高成效,持续改善

敏捷思想几乎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的软件公司版,没有了物理生产线的束缚,敏捷思想对于“持续改进”、“扁平化管理”的追求更加极。在随后的20年里,伴随着美国的科技公司快速发展普及,到今天敏捷开发已经成为了主流,成就了包括Google、Amazon、Facebook在内一大批极其优秀的世界级大公司,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等也都无一例外的推行敏捷开发的管理模式。

敏捷思想很快也被美国主流所接受,并在美国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早期的敏捷方法大多用于小型的软件开发团队,但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更新,代表美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PMBOK在2017年的第六版更新中也增加了关于“敏捷”的描述,“敏捷”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管理知识框架一部分。同时,敏捷方法本身,也从早期概念性的几句原则概述开始不停进化,出现了比如“大规模敏捷框架(SAFe)”这样能够应用在大型企业的敏捷实践方法,并在联邦快递、雪佛龙等大型传统公司开始尝试落地。

超级生产

有没有可能,把敏捷思想再次用到汽车制造上呢?马斯克也是这么想的。

作为新兴汽车公司,2003年才成立的特斯拉第一次把敏捷思想应用在了汽车产业。虽然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但仅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今天特斯拉还是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一举成为全球第一车企,它成功了。

仔细思考丰田生产方式,你会发现丰田所做的一系列改进,其实都是早期的生产线信息化建设。不论是拉式生产,安灯系统,看板管理,还是持续改进,本质上都是在优化解决生产流程中的信息沟通的问题,积累经验提升质量和效率。只不过,在几十年前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丰田将员工当成了一个个人肉计算节点,使用简单的黑板、便利贴之类的辅助工具,人肉进行信息管理与优化,也正因为这样,丰田生产方式非常依赖员工能力。

美国人不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美国人一直希望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代替人解决问题。前面提到过,在1980年代通用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不过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这一轮信息化不成功的原因非常多,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远远算不上成熟,再加上“传统势力”的强大,推广阻力非常大,这些都使得信息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有限,甚至无法覆盖信息化初期的巨大投入

特斯拉就不同了,互联网创业背景的马斯克加上出生于21世纪的特斯拉,天生充满了互联网的基因。特斯拉从一开始就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高效制造放在第一位,甚至为实现这一点,连传统汽车的设计架构与制造流程都给颠覆了

特斯拉使用一系列新科技完成了丰田生产方式所追求的东西:丰田采用看板解决“拉”式生产的流程管理问题,特斯拉在一开始就自研了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丰田采用安灯系统解决生产线质量控制问题,特斯拉建立了一套数字化质量警报系统监控产品质量;丰田追求单件流零库存,特斯拉则建立了超大型整装工厂,将所有汽车组装步骤放在同一工厂内,还尽可能提高工厂密度,并且直接让送货卡车对接自动化生产线,真正实现零库存。除此之外,特斯拉还大量利用机器人、AGV搬运车,最大限度减少工人在产线中的作用。

这一切形成了超级生产,超级生产的一切都来自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知识也数字化。一旦被数字化,生产效率的提升工作就成了软件开发工作。

回顾历史,在大批量生产模式时代,管理者被引入,在丰田的时代,管理职能被分散到了一线工人身上,这种变化提升了知识管理的效率。随后,由于汽车行业的顽固不化以及技术限制,我们将这种灵活的企业管理体制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形成了敏捷方法,它被应用于互联网和IT行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最后,伴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特斯拉又成功的将这套管理体制以数字化的形式带回了制造行业。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普及,未来不仅仅是特斯拉,各行业都有机会迎来“超级生产”的转型。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