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软件公司

最近一口气看了几本关于软件公司发展的书,包括:《微软风云:见证软件帝国的成长、迷茫与创新》、《软件业的成功奥秘》、《Salesforce传奇》等等,大致梳理了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全球软件行业的发展脉络。

我自己有过几年软件公司的运营经验,但并不太成功。回头来看,虽然当时误打误撞赚过点钱,但我几乎犯过所有那些失败的软件公司容易犯的错误。而且那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错误,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

我已经转行金融投资有几年时间了,站在现在这个时候,我更多思考的是假如还能再来一次,该如何运营好一家软件公司?

软件产品的低边际成本很低?

不管是传统 IT 外包公司、一个刚刚有了BP的初创公司,还是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只要他们靠卖软件或服务赚钱,本质上,他们都是“软件公司”。至于是“toB”还是”toC”,是不是用了 AI 或者区块链,是不是 SaaS 模式,都不重要。软件公司就是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有它固有的商业特点,这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

商业本质是交换。假如我有一个梨,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在市场上做了交换,然后我就有了一个苹果,你就有了一个梨。但是,假如是在软件行业,我有一个梨,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在市场上进行了交换,那么我就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也拥有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软件是信息,信息能够轻易被复制,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非常低,这就是软件公司作为一门生意最大的特点之一。

对软件公司来说,制造成本几乎不存在。在 1990 年代,一家 10 亿美元的软件公司,只需要一台 CD 刻录机,就足以每天制造几百张 CD 光盘,解决掉所有的“生产”问题。生产第一张 CD 也许需要耗费几千万美元的研发成本,但生产第二张 CD 只需要几美元。这个例子已经古老了,如果放到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大家应该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不可否认,这种低边际成本是软件公司的巨大优势。这意味着一家好的软件公司,是可以实现“躺盈”的——你只要把软件代码写好,传到互联网上,然后就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蹭蹭蹭往上升——这是不论公司经营者还是投资人都希望看到的完美结果。

因此,人们曾不遗余力地把资源投给软件公司。微软、SAP、谷歌等等巨头的成长故事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哪怕前期投入几亿几十亿美元进行研发,都可能是值得的。

不只投资人那么乐观,软件公司的经营者也容易那么乐观。但即使这样,现实还是很残酷,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你必须要教客户做事

软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以软件形式存在,与硬件相比,软件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用来把玩,也没有装饰功能,更无法用来炫耀。

虽然软件本身的复制成本很低,但是软件的功能只能在业务中体现出来。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只有在每个具体客户生活的具体行为场景中,软件的价值才会被体现出来。

对客户来说,一旦购买软件,未来很多年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就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卖软件给客户,就是要“教客户做事”。这有点不太好听,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卖出 CD 光盘或者客户下载软件包,仅仅是产品交付的开始。客户对软件产品的学习,然后对自身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客户最终意识到通过使用软件达到自身目标,获得成功,这些工作其实都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

对不少软件公司来说,这些工作仅仅被当做客户服务的一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家可能更喜欢把关注点放在先进的技术、炫酷的界面、产品功能的先进程度上。

但是,“教客户做事”这件事儿如此重要,事实上它可以排上经营软件公司的核心要素第一位。如果你刚开始读关于微软或者 Salesforce 的历史,甚至会有一种错觉,为什么他们都在讲营销?而不是讲技术。

不论是早年的微软、SAP 还是 Salesforce,都在营销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教客户做事的工作贯穿了一家软件公司的经营全部过程。从前期宣传、产品定义、到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维持,都离不开这项工作。我们只是笼统给了它一个“营销”的叫法而已。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从财务角度看,你就会发现其实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并不低,要想真正赚到钱,你必须不断的投入金钱和时间,去教客户做事,并让客户持续取得成功

让自己成为顶尖的行业专家

教客户并不容易,客户得让你教,你还真能教给客户些东西。你只有让自己真正成为行业专家,才能做到这一点。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其中一些规则可能隐藏的很深,只有那些真正在这个行业中赚钱的人才知道。作为一个软件公司,你可能很难了解这些细节,甚至你的客户都不一定了解细节,要知道,这些规则可是行业中真正赚钱的人的独家秘籍。

但不论如何,你还是得必须得搞清楚这个行业是如何运行的,搞清楚其中的关键角色,尤其是那些利益相关人。特别的,你需要去跟行业中那些真正赚钱的人打交道。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你必须意识到你的任务是改变这些规则,这会改变他们赚钱的方式,所以你必须非常注意他们的利益和想法。所以,你必须成为真正的行业专家。

作为软件公司的老板,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非常重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去跟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人聊聊,再问问他行业中是否还有其他优秀的参与者,如果有,那就再去请教学习。

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业专家,再设计出能够解决痛点,改变行业现状的软件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就是这么个过程。

如果你原来已经有某个行业的工作经验,而且已经获得一些成功,那你可能更加会知道怎么做,这是非常值钱的加分项。

同时,与顶级的行业咨询公司合作,也是不少软件公司选择的方向,另外,作为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板,也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任何雇佣真正的行业专家的机会。

虽然上面说的这些看起来主要针对的是商业软件,但即使对于大众软件,道理也是相通的。

回想乔布斯开发 Macintosh 的过程,他在辍学期间无意中上的书法课功不可没。乔布斯字体与排版设计的知识,使得苹果在这方面超出竞争对手,也使得苹果成为 GUI 时代的行业专家,这不仅让苹果产品成功占领了桌面出版市场,还给苹果带来了一大群死忠粉丝。

如果你的客户能够从你这里学习到一些知识,并通过购买软件产品实践,然后发现它很有效,那么客户就会成为你的粉丝,再也离不开你。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以行业里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客户来说,软件是一种杠杆,你必须保证杠杆方向正确。

做好知识管理,积累知识复利

对于一家软件公司来说,知识是你的全部资产,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要规划好知识管理这件事。

第一步是选择好知识管理的工具,倒不是一定要在工具选择上花多少精力,重点是在整个公司都要有称手的统一的工具,然后跑顺流程。

一个衡量流程是否通顺的标准,是当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时,公司的任何员工是否能够及时从公司知识库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做出客户满意的回答。如果想增加点难度,还可以试着在新员工身上尝试这个测试。

表面上看这只是销售管理的一部分,但如果你意识到上面说的”软件公司就是要教客户做事“,那么这件事就重要了。绝不仅仅只有销售团队需要知识库,软件公司的每个人都有必要浏览、学习,并积极贡献建立知识库,这是软件公司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产

微软公司在早期会向所有一线销售人员分发销售演示文档、最新的战略产品信息、市场营销计划和政策、公司目录、定价信息以及人力资源文件等资料。这听起来不错,但很快销售人员就发现他们逐渐变成了档案管理员,要管理好这些文件资料成了非常重大的挑战。

后来微软公司开始把这些销售资料制作成一张CD光盘,定期提供给销售人员,这成为了当时微软百科全书产品的前身。不仅如此,针对开发人员、IT人员也都会提供最新版本的参考资料,这也成了MSDN的前身。

这些努力都为微软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不论是公司员工还是客户,人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到知识是有限的。一个良好的知识库就像是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能够让公司如虎添翼。对内提升公司自身知识积累水平,对外它能提升客户使用软件产品的效率。

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存在复利。当你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再学习更多的知识边际成本就会变低。从商业角度上说,这意味着学习曲线能够为公司积累出长期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客户那儿就是使用习惯与客户粘性。

持续建设知识库的过程,也是软件公司自身发展并逐步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这对公司的长期经营至关重要。

建立客户社区,与客户在一起

软件公司要想尽办法一直客户呆在一起,在互联网发达的 SaaS 的时代,这更容易,也更重要。

前面提到过,如果客户通过你的软件获得成功,就是你最大的机会。尤其要注意那些认可你的重要客户,那些本身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并赚大钱的客户,耐心的服务好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在解决你自己的发展问题。

除了行业巨头,还要特别在意那些有巨大影响力的客户,比如明星、媒体或者是学校等等。他们就是星星之火,成功的客户会给你带来更多客户服务好他们,他们也许就会成为你的品牌代言人,为你带来更多客户,甚至成为你的客服,你的开发。

与客户待在一起还可以解决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保能真正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的需求。一套软件产品被卖给客户公司,真正使用软件的人可能会复杂的多,通常并不是老板本人,也不一定是 IT 工程师,而是一线工人或者前台接待或者其他什么人。他们的真实想法也许与跟你签合同的人完全不同,客户社区是个很好的渠道,你能够有机会直接融入客户的讨论,洞察细节,从而持续改进产品。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这件事在 SaaS 时代更加容易了,Salesforce 从 2004 年开始建立起线上社区,搜集成千上万客户的直接建议,这种做法行之有效。Salesforce 也将这种做法作为其销售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推广给戴尔、星巴克等客户。

如果你足够关心你的客户,你的客户也会保持关心你的发展,不仅如此,你的客户也会保持关心你的其他客户,甚至你的对手也会一起关心你,你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关心你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客户社区的魅力,与行业中最优秀的一群人待在一起,一起探讨如何改进这个行业。

不过,很多公司却失败在过于看重“做平台”上。想象一下,你只需要到人头攒动的酒吧里大吼一声“今天我买单”,你就可以轻易聚集起一大群冲动的潜在客户,其中也许还有明星大腕儿,似乎你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用户社区,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这很容易带来成就感,但你最好还是保持清醒,别忘了软件公司真正的任务是为客户们带来有价值的服务,然后让他们长期付钱给你,标新立异本身不是目的。

不管怎样,故事的最后是你提供产品和服务,然后客户们付钱给你。大家一起用软件持续改善业务,然后一起赚到更多的钱,这是一个美妙的互惠共赢的过程。

用好每一分钱,做长期正确的事

只要认识到软件公司并非是”写一次代码,数一辈子钱“的印钞机,软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似乎就没那么优秀了。你必须不停地投入,才能持续运营业务。

从财务上看,我们更应该将一部分营销费用计算为软件公司成本的一部分,对公司的任何一笔投入都应该认真思考投入产出比。软件公司实际的边际成本并没有那么低。

这里的产出,不仅指的是研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也要包括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包括更好的了解客户,让更多的目标客户知道公司的产品,让潜在客户试用公司的产品,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培训服务以及社区,从客户的到反馈等等——还是那句话,这些内容都属于营销没错,但营销就是产品的一部分。

软件公司通常喜欢凸显个性,效率至上,这没毛病。适当使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手段是有效的营销方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杠杆,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Salesforce 在早期曾有不少著名的营销噱头,比如到竞争对手的销售会议会场外组织假“游行”,以宣传自己产品,又比如用击落战斗机的画面作为广告宣传,以隐喻传统软件的终结等等。

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投入,是投入时间精力与金钱,去鼓励客户讲述自己成功的故事,如果可以还可以借媒体放大。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一定是不适合闷声赚大钱的,不要害怕发声,你必须想办法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让听众要么成为你的员工,要么成为你的客户,要么成为你的社区成员。

再说说研发效率问题,直到这里,我才第一次开始提到研发。这并不是因为研发不重要,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公司最大的成本可能还是研发成本,尤其是在初期。

之所以先讨论营销、客户、知识管理这些内容,正是因为作为软件公司,降低研发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方向性的错误,少做无用功。优秀的研发人员的薪水通常不低,如果产品本身南辕北辙,那么越努力,投入的越多,损失也就越大。研发投入还只是一方面,如果再想到已经投入的营销成本,客户的教育培训成本,甚至是老客户的使用成本,你就一定能意识到研发方向偏差带来的损失将会是多么巨大。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制作软件的过程允许失败,但这会带来错觉,公司难以及时发现错误——反应过来可能已经晚了,公司可能会突然之间就陷入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对软件公司而言,宁愿迅速失败,也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太久。尽一切努力聚焦,把钱花在刀刃上,做长期正确的事,是软件公司的头等大事。

雇佣最优秀的人才

软件行业的竞争,除了客户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是让一家软件公司立足的根本。如果想让自己成为行业专家,你的公司里就得充满“行业专家”。

作为老板,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并识别出关键员工,然后照顾好他们,并给他一个为公司工作的理由。关键员工是那些拥有最核心的专业知识(研发能力),或者能搞定最重要的客户(销售能力)的员工。对关键员工来说,他们自身能力很强,也很容易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除了合理的薪水和股票以外,他们留下来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更多还是来自公司的价值观与文化,也来自老板自己。

你甚至可能需要把一半的精力花在招聘上。让最优秀的人为自己工作是软件公司老板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做不到,那就先招聘一个靠谱的 HR 总监,Salesforce 就是这么做的。

在关键员工之外,雇佣任何新员工都应当关注投入产出比。之所以要专门提出这句话,是因为对于软件公司而言,几乎所有的研发、运维、销售工作,都可以找到外包公司,这也能够省下大量的精力,让自己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服务客户和招聘关键员工。

但是一旦发现招聘新员工是划算的,就应该开足马力招聘这往往发生在产品成熟阶段,如果关键员工已到位,产品已发布,你就需要迅速扩张以占领市场。不过即使这样,也别忘了始终严格执行考核机制。

软件公司的另一个特点是员工流动。这个行业的员工离职与应聘都显得更加容易——干的不爽,电脑一关就可以走人。但是,作为老板应该意识到,员工的高流动性对于软件公司来说既是“危”也是“机”

员工流动也是公司知识管理建设水平非常好的验证场景。如果公司的知识管理做的足够好,那么非关键员工的离职并不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太大的影响,新员工也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文化。甚至,你还可以利用员工的流动促进公司知识库的建设,员工的流动会带来市场上的新鲜空气,这是公司有机会加以利用的。

软件公司就像一个过滤器,按照自己的标准不断吸收和加工来自市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等的知识,于是这里再一次彰显出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决定了哪些知识会被沉淀,哪些被抛弃。

别忘了,这些软件公司沉淀下来的知识,也是吸引顶尖人才加入的重要资源。

最后

软件可能是20世纪末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从此有了凝结知识并高效服务生产的工具(上一次可能是印刷术)。

软件的出现孕育巨大的机会,几十年来,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技术进步没有停止过。但经营一家软件公司很不容易,它终究还是一门生意,经营者要追求的还是长期稳定的赚钱

技术是打江山的利器,知识和人才是软件公司的重要资源,对客户的理解与高品质的服务才是守江山最好用的东西,这一切集合在一起,才会打造出一家好的软件公司。

一家好的软件公司,只要一提到它的名字,就应该让人们联想到优秀的价值观,行业中顶尖的知识积累,以及背后一大群成功的客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