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一出好戏》:一个摄影故事的诞生

魔方读书社要办展了

魔方读书社心血来潮打算在年末办一个摄影作品为主的艺术展。

听起来很酷,但实操起来没那么简单。跟朋友们征稿,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稿件要求是什么。

其实对于这种小展览而言,图的就是一个高兴,真没什么要求。

但没要求可能也是最高的要求。我还是整理了一些自己拍的照片打个样,说说我的思路。

再次强调,以下仅代表我个人思考,仅供参考。

解读大题目,确定小题目

梧桐树兄一拍脑袋,确定了这次展览的主题:纯粹的玩

这是个好主题,我理解至少有三层意思:

第一,展览面向年轻人,展现年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第二,读书社朋友们基本上都不是艺术家,但斜杠青年不少,搞搞小文艺这些事儿在大家眼里,就是纯粹的玩;

第三,这次展览本身也是纯粹的玩,年底了,玩玩嘛。

所以,对你自己的小题目,真没有任何限制,就是纯粹的玩,什么题目都行。

不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

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千万不要去试图用照片去讲故事。

一套作品基本上由标题、作者介绍、前言、以及作品本身组成。

摄影作品不是写作文,更不是写论文。作为艺术的摄影作品的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充分的思考,一定要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也就是所谓艺术张力。

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不同的解读,才是艺术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有意思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直白的把一个故事讲清楚了,那就没意思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直白的讲故事。

一个取巧的办法,是尽量设计一些形容词,而不是名词,也不要试图去说清楚形容词之间的关系,让观众自己去解释这些关系。

让观众去讲故事,摄影师拍照片就好。

致敬自己喜欢的大师

一个业务歌手学唱歌,会从学自己喜欢的歌星的歌开始。

玩艺术也是一样,如果你觉得没什么好创作的,就先尝试去抄自己喜欢的大师的作业吧。

放心,拍照这个事儿,没人说你抄袭,你没可能拍出一模一样的东西。

拍不一样了怎么办?那不就是你的作品了?嗯,创作就那么简单。

不光是作品,从题目到前言部分,都可以各种致敬,一句话,玩的开心。

你估计猜到了,我这个《一出好戏》的名字,来自黄渤几年前的同名电影。

关于我的作品《一出好戏》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关于作品我不想聊太多,不然被观众解读的空间就少了。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些对征稿可能有帮助的内容。

除了名字来自电影,前言部分也致敬了一些大师。比如除了直接标明引用芒格先生的话以外,最后那句“苦难中微笑前行”,来自无锡作家杨绛先生的一句话:“常怀一颗乐观心,在苦难中微笑前行,再苦的日子,也能品出一丝甜,再难的岁月,也能找到一处乐。”

顺便说一句,我很喜欢这句话。

这种明线暗线一起致敬的手法,同样也在致敬《一出好戏》这部电影。

作品使用的器材我并没有标明(你想标也可以),其实这些照片使用的器材五花八门,从不同种类的手机,到佳能、富士、理光、索尼、徕卡相机都有,十来张照片几乎没有重样的。

所以真的不要纠结器材,也不要担心技术,也不要担心手机是不是能拍清楚。

这都 3202 年了,作品制造的氛围表达的内容才是第一位的,照片是你自己拍的就行。

至于照片是不是 P 过?当然 P 过,发朋友圈都要 P,对吧。

照片的编排也是花了些功夫的,至于如此编排的含义,那就留给观众解读吧。

最后贴上作品《一出好戏》,这只是个 DEMO,并不代表最终样式。

一出好戏 A Good Show

作者

Bob,投资研究员、 IT 工程师、 公众号《不动安如山》博主、业余摄影师

前言

有一只狼来到羊群中,号称要保护羊群,羊们信了狼的话,他们相处了很久,然而,这只狼最终吃掉了一些羊。

人类社会上,理想乌托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尤其是过去一百年,人类科技迅猛发展,从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到人工智能、区块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波又一波新浪潮扑面而来。

一出出好戏也就此上演。在戏中,有人游刃有余,也有人挣扎反抗。

人性、奴役、特权、信仰,这些词让人脑袋嗡嗡的。

“我从不允许自己花太多时间去感受背叛……但凡有一丁点儿这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立马就把它抛到脑后……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 查理·芒格

我们一直在这样的苦难中微笑前行,希望你我都是幸存者……

01

窄门, 上海, 2023

02

东方明珠, 上海, 2012

03

随舞, 上海, 2023

04

娃娃机, 无锡, 2023

05

包包, 上海, 2023

06

巴士, 香港, 2023

07

帐篷, 无锡, 2023

08

娃娃, 上海, 2023

09

老人, 宁明, 2023

10

泳池, 舟山, 2022

11

宿舍, 舟山, 2022

12

机场, 香港, 2023

13

轮船, 长江江面, 2023

bookmark_border师夷长技以制夷

节日是辞旧迎新的日子

重要的节日,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息息相关

节日是种仪式

也是一个文化重要的标志与符号

会给我们留下记忆


记忆

如果把所有个体的连接都断开,那么个体还能独立生存吗?

能,因为还有记忆

如果把所有个体的记忆都抹去,那么个体还能独立生存吗?

不能,没有记忆的个体,就没有好奇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沉睡

烟尘散去,花田里一群人快乐地奔跑

冲锋衣变成了休闲装

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还横七竖八地倒着几个已经睡着的

孩子

有鹰飞过,只有山

岿然不动

那只沉睡的雄狮

2023.9.13

森森, 午休的孩子们, 无锡市, 中国, 2023.9

bookmark_border苹果、教师节、AI

去苹果店逛,拍了这张照片,感触极深。

自从苹果来了,一些中国大妈的形象,气质,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如此,一些商场的环境,品味,也不一样了。

我也不一样了。

我不是老师,但苹果是我的老师。

我不是老师,人工智能才是老师,区块链才是老师,元宇宙才是老师。

教师节快乐。

杨裕欣, 淮海路 Apple Store 零售店, 上海, 中国 2023.9

杨裕欣, 淮海路 Apple Store 零售店, 上海, 中国 2011.10

bookmark_border教堂与敖包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欧洲教堂,二是蒙古敖包。

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人必须要害怕些什么,才会有希望。

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耻。

杨裕欣,从科隆大教堂内部往入口看,科隆市,德国 2015.3

杨裕欣,朝格温都尔镇的蒙古敖包与神山,巴彦淖尔市,中国 2018.9

bookmark_border《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三):色彩原理和新彩色摄影

为什么要研究摄影

前两篇主要还是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从这一篇开始,要正式进入摄影发展史的内容了。我之所以对摄影特别感兴趣,答案就在这里。

摄影承载的绝不仅仅是娱乐性的视觉刺激,作为媒体的一种,19世纪摄影被发明以来,摄影的发展历程与全球近代史发展脉络息息相关。

之所以研究这些东西,目的在于建立对于摄影的审美认知,从而理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搭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评价框架。只有这样,才可能去探索作为艺术的摄影的边界,面对未知的未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在建立认知和搭建框架这一点上,不论是美食、摄影、哲学、商业还是投资,它们都一样。

在1970年代诞生了新彩色摄影,1970年代是摄影历史上的一个拐点。

1970年代,不管是二战,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都已结束,在几十年的战争中,摄影起到了巨大的新闻与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但这使得摄影在人们心中与新闻绑定了起来。

随着战争结束,以及电视,电影等新型媒体形式的普及,摄影作为新闻传播形式逐渐变得过时,这反倒让摄影开始脱离新闻属性——摄影家们不再需要去刻意记录某些事件,或者传播某些观点,摄影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广告宣传等世俗的商业功能。

摄影家们开始热衷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画面,以图像形式去表达情绪,抒发情感,从而引人思考,摄影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性。

另一方面,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成本逐渐下降,快照形式的摄影越来越普及,这使得摄影离绘画渐行渐远

虽然色彩、构图、几何形状等依然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再是必选项,仅仅是用来表达和抒发情绪的一种工具。视觉刺激不再是摄影的唯一目的,只要能够满足某个艺术目标,即使是模糊、混乱、不和谐的画面也变得可以接受。

一旦脱离了新闻和绘画的束缚,摄影家就仿佛打开了新的大门。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边界得以延展,摄影家们开始更加深入的探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思考

在开始聊新彩色摄影运动之前,先插播一些关于色彩原理的基础知识。

色彩原理的基础知识

颜色是一个光学概念,是光线反射到眼睛里,激活视锥细胞,让人感应到颜色。

原色: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得出的基本色。

三原色:人眼能感应到400nm-700nm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即可见光谱。视锥细胞中包含长中短波三种视蛋白,分别对红、绿、蓝三种波长颜色的感应最灵敏,因此红绿蓝(RGB)被当成三原色。这便是三原色的来源。

不过,美术里面用的三原色红黄蓝实际是“青品黄”(CMY)。

它们的区别在于,红绿蓝是加色模式,因为三原色加在一起正好覆盖可见光光谱,所以三原色光线同时打在一起,就会混合出白光。

电视机、电脑、手机屏幕,这些本身自己发光的屏幕都是加色模式。

青品黄(色料三原色)是减色模式,特点是颜料混合在一起越加越黑。颜料印刷的时候,颜料会吸收掉一种光,反射另两种光,例如:青色颜料实际上是“一种会吸收黄光的颜料”,所以显示出青色(青 = 绿 + 蓝)。

因此,将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时,会吸收更多的颜色,反射颜色数更少的光,这样也可以得到各种颜色。这就是减色模式。

理论上青品黄全部混合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显示出黑色,但在实际印刷中这样做不经济,因此实际印刷中还会再加上黑色。这就是CMYK四色模式。

关于补色:在摄影调色中,人眼习惯与看到一种颜色后,就自动脑补色环上对应的补色。在一幅图画中,补色同时出现会给人和谐的感觉,补色在绘画中运用非常广泛。

红色和绿色(青色)是绘画史上用的最多的互补色,人们仅仅凭经验和感觉,就发现红色和绿色在一起就会让人感觉和谐。

关于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就是通过色相、饱和度、明亮度定义一个色彩。

色相代表“它是什么颜色”,也就是三原色的比例;饱和度代表鲜艳程度,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正,反之越接近黑白;明度代表明暗程度,画面越亮,颜色越浅,反正颜色越深越接近黑色。

在颜色调节时,如果需要加强某一种颜色,除了提高颜色饱和度外,也可以试着减少这种颜色的补色,也会让整体饱和度更强,同时画面更加和谐。这样还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增加除了补色外的另外两个原色的饱和度。

例如想增加画面中的蓝色,可以先减少它的补色黄色,这样蓝色会变得更蓝。如果还不够,可以再增加青色和品红色,也可以让蓝色变得更蓝。

关于颜色的醒目程度:不同颜色醒目程度不同,同样的明度,蓝色是最暗的,红色和黄色显得更亮。

如果降低红色的亮度,红色会更暗,显得不那么醒目。如果降低黄色饱和度,虽然黄色明度不变,依然醒目,但颜色会没有那么刺眼。这时将色相去掉后,明度的对比会让人看的更清楚。

要记住除了颜色,通过调整饱和度和明度也可以造成对比,产生不同的醒目程度。尤其在黑白摄影中,我们人为的去掉色相,利用饱和度和明度的对比进行表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关于新彩色摄影

新彩色摄影是摄影发展史中的一个标志性发展事件。

除了新彩色摄影,赵刚在《世界摄影美学简史》将它和新纪实、新地形学三个概念重新归纳在一起,称为摄影的新时代。不过这三个“新”并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巧合。

这其中,新彩色摄影是一场艺术运动,其他两个新地形和新纪实都只是一场影响力较大的展览。

艺术运动也叫艺术流派,艺术运动是一群艺术家在一段时间有共同的宗旨或者目标,所遵循的艺术潮流或者风格。比如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等等。

新纪实和新地形的概念,并没有单独成为艺术运动,他们只是在新彩色摄影的大背景下,在1960年代后形成的两股潮流。只有新彩色摄影是从1976年威廉·艾格斯顿个展开始到90年代末数码摄影出来之前的一场艺术运动

20世纪的摄影史基本上是以一次次摄影展为契机来改变摄影潮流的。197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摄影展,当时MoMA摄影部主任约翰·萨考夫斯基 (John Szarkowski) 给威廉·艾格斯顿策划了一次个展,展出艾格斯顿的个人作品,同时出版了《威廉·艾格斯顿导读》,这成为了新彩色摄影的开端。

这本书是经典,可以说是彩色摄影的指南,这些照片已经成了“典故”。这些照片已经成了经典作品,被后人引用模仿。

五年后的1981年10月16日至11月11日,在纽约州雪城市伊弗森美术馆,莎莉·奥克莱尔策划了新彩色摄影联展,汇集了45名摄影家,也出版了同名画册《新彩色摄影(The New Color Photography)》,这成了新彩色摄影的标志。

在这次展览中,威廉·艾格斯顿,史蒂芬·肖尓,乔尔·迈耶罗维茨,乔·斯坦菲尔德等人成了新彩色摄影的代表。

新彩色摄影是摄影家们想通过彩色来呈现艺术摄影的形式。1960年前后彩色摄影还不成熟,大量艺术摄影还都是黑白的,彩色摄影往往被用来制造图像而不是摄影作品。那时的彩色摄影不是艺术的,更多是商业的世俗的,大家还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谁彩色更接近艺术。

艺术并不是高雅的,1917年杜尚就用小便池终结了艺术的高雅论,《为什么那是艺术》这本书有详细论述。

但摄影在这方面是滞后的,在二战时,摄影更多代表新闻性,很难和艺术沾边,人们对摄影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新闻报道,绝大多数人都在拍黑白的新闻。

那时艺术摄影非常稀罕,史蒂芬肖尓说在1960年代,整个纽约只有两家艺术摄影画廊。虽然萨考夫斯基跟威廉艾格斯顿也在1970年代初就认识,但直到1975年后,越南战争结束的1976年萨考夫斯基才策划了摄影展。

实际上,在1976年之前也有彩色摄影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艾略特·波特 Eliot Poter (1901 – 1990)和恩斯·特哈斯 Ernst Haas(1921-1986)。艾略特·波特喜欢拍纯粹的风景,恩斯特·哈斯原先是拍新闻的,后来主要用彩色拍摄美国的城市。

哈斯的作品拍摄的是纯粹的城市大多是抽线线条和色块组合,很接近绘画。艾略特波特拍摄的是纯粹的自然,也没有离开绘画的思路。因此他们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力。

哈斯才是严格意义上第一个在美国举办彩色摄影个展的摄影家,当时哈斯在MoMA的策展人是萨考夫斯基的前任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 – 1973)。斯泰肯这个人比较保守,强调摄影的绘画性和新闻性,对摄影单独作为媒介的特性并没有特别关注。

但新彩色摄影家们,比如威廉·艾格斯顿或者史蒂芬·肖尓的作品看起来就非常的平庸和无聊,毫无新闻性与绘画性。他们拍摄的大多是日常生活,并没有那种一眼能看透的美,更加含蓄内敛和不刻意讨好观众。但也就是这种创作手法更符合了艺术摄影的定义。

彩色照片的大规模生产也是艺术摄影诞生的原因。彩色照片和当时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倡导的波普艺术还有某种关联,它们不再强调作品的唯一性和神秘感,作品可以去除精心雕琢和设计,转而强调原真的,直接交流的审美方式。

这种审美被成为快照审美。它拍摄的都是日常生活和郊区风景,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意识形态教育,与绘画和新闻都刻意保持了距离。快照审美寻求一种表面上的偶然性,这种艺术恰恰用看起来最业余随意的手法拍摄照片。

这形成了一种艺术走向,作品从确定性走向了不确定性,从唯一答案走向多元解读。摄影说教成分越来越少,给读者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空间,这正是摄影家们的新的探索。

不过早期的新彩色摄影的确是快照审美,但是到了后面,摄影家们也转而开始进行严谨的创作。他们试图刻意的拍摄不那么刻意的照片,把快照美学进行了升级。

在表现形式上,新彩色摄影则让色彩成为了画面内容的重要维度甚至支配画面的整体走向

新彩色摄影摈弃了传统摄影对公共意识形态的教化倾向,不追求宏大叙事,转而从自身经验出发,以质疑和反省的态度,借助极具表现力的色彩,对日常社会景观进行摄影式的审视,揭示了潜伏在美国寻常普通的社会表面下,所普遍暗藏的危机,一种寻常之下的不寻常,一种时代造就的焦虑和疏离。

更多

《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二):大师们拍黑白的原因

《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一)

bookmark_border《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二):大师们拍黑白的原因

为什么大师们都喜欢拍黑白,现在也还有很多人拍黑白?

黑白是摄影最初的语言,直到20世纪50年代彩色摄影技术才逐渐成熟,早期彩色摄影主要用于商业摄影,严肃的纪实摄影都习惯用黑白。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曾经说:“彩色摄影是胡扯”。 

保罗·斯特兰德 Paul Strand (1890-1976) 曾经说:“彩色摄影无法表达更深的情感。” 

沃克·埃文斯 Walker Evans (1903-1975) 曾经说:“彩色很容易使摄影堕落,特别是强烈的色彩更会使照片变得一败涂地,彩色摄影即是低级。” 

安塞尔·亚当斯 Ansel Adams (1902-1984)评论威廉·艾格斯顿 William Egglesto (1939-)的红色天花板说:“你拍不好就弄成红色的。” 

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1924-2019)曾经说:“黑白其实就是摄影的色彩。”

技术层面,摄影包括胶卷生产、拍摄、药水冲洗、显影、输出放大,每一步都很复杂。因为技术的原因,早期彩色胶卷感官度很低,药水成本也非常昂贵,冲洗方法也麻烦。照片放大过程,彩色相比黑白也更复杂。

因此,彩色和黑白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创作技法,传统黑白摄影大师不会轻易去尝试。

经济层面,彩色摄影成本比黑白高很多,直到今天黑白胶卷也便宜很多。比如森山大道当时用黑白胶卷的重要原因就是没钱。摄影在历史上是很贵的事情,不像现在手机可以随便拍。

以前摄影是需要有钱的,黑白胶卷是摄影的最低门槛。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进入艺术圈是有门槛的,做艺术品都是要有成本的,办一个艺术展从相纸到策展都要花很多钱,艺术行业其实还很传统。现在很少有艺术家把作品发在互联网上就成为艺术家,互联网还没有颠覆艺术圈。传统进入艺术圈还是需要读个艺术学位,办自己的艺术展,再等待机会,需要一系列经济和商业上的运作。

当全世界都在拍黑白的时候,没有人会认可彩色摄影。只有足够有影响力的人开始认定某个人的彩色摄影是好的,才会扭转这样的风气。

传播层面,摄影拍摄出来的照片需要为了某种传播。早期的纪实摄影,不论是马格南图片社或者美国农业安全局纪实摄影项目,他们拍照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摄影大众传播的功能。这些摄影活动本身有政治倾向,借助大众传播,纪实的方式展出,引发人文关怀,进而推动政府某些政策的改变,进而推动社会变革。

在这种环境下,沃克·埃文斯更愿意以平视、平等的态度表现拍摄对象,抓住被摄者真实的状态,可以说开创了绝对客观的、直接的、不带太多个人感情的纪实摄影。

摄影的本体是一种媒介,只是一种工具,什么人都可以用它。沃克·埃文斯尽可能抛弃掉主观想法,客观的记录。日本的中平卓马 Takuma-Nakahira (1938-2015)后来也发现,拍照都在说谎,甚至把自己的底片全部烧光,反而看到了沃克·埃文斯后才发现真正的摄影。

大众传播的摄影和艺术的摄影基本上是两条路线,当时报纸上的照片不是艺术品。我们在报纸上看的照片具有传播功能,当时不论是报纸或杂志,都受制于印刷技术,也受制于当时印刷和流通成本。因此黑白照片的传播更简单。

黑白照片已经能够满足那个时代的消费端需求,因此生产端黑白摄影也就足够了。

表现层面,从摄影的本质上看,“当我们观察船、帆、桥、树或者人物的时候,应该撇开他们的一般特征,而把他们看作是形状、线条、质地、明暗、颜色和立体物的结合体”。

这告诉我们应该从形式层面而不应该从物质层面去理解照片,更多去关心设计学中的点、线、面、形状等维度。色彩相对于形状更难掌握,对于当时的摄影家来说,颜色其实是很难掌控的。相对来说黑白照片少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维度,会简单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颜色,接着才是形状以及其他点线面的东西,颜色是浮在最表面的。颜色会让人影响特别深刻,色彩是非常吸引人的点。

因此色彩对我们观察世界的干扰非常大,一旦除掉色彩,我们就可以专心去观察点线面的形状。对于摄影的颜色如何影响人的感受,在当时并没有很好的研究。

认知层面。当时主流的风气希望摄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绘画划清界限。这时黑白固有的摄影特性就成了很多人坚守摄影底盘的底气,摄影的黑白让人能够将摄影与彩色的绘画划清界限。

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黑白是纯粹的严肃的摄影,彩色则是商业化的世俗的摄影。这种认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转变过来。二战后到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的发展到达了空前的阶段,大部分美国基础设施都在六七十年代建设出来,许多新生事物也都是在那个时候流行起来,彩色影像才逐步替代了人们那个时候的生活。

人们离开乡村,聚集到大城市,电视、广告牌等等人造彩色色彩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彩色摄影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人性层面,不管是大师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名气越大的人越不愿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人的一生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大师们也愿意坚守黑白,大师们也会担心“晚节不保”。

更多

《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一)

bookmark_border《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一)

吹一下这门课

在摄影上零零散散的折腾了很多年,从技术到器材到摄影,快门按了不少,但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的一个疑问是:“我为什么要摄影”?

换句话,其实是缺少逻辑体系。

直到认真听完这门课才相见恨晚、恍然大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突然发现自己走了不少弯路。

不夸张的说,吴晓隆老师《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课程是我最近几年看到过最实在最多干货的课程之一。(在B站搜就有,据说很快还要出第二季)

再者,摄影作为一种20世纪最重要的信息媒介之一,摄影艺术欣赏也是一项信息处理和解读的工作,这就与投资研究工作息息相关了。

甚至,读懂一幅照片,和读懂一份年报,它们的过程惊人类似。

所以我今年在这门课程上花了不少时间,也收获不小。笔记内容基本上按照吴晓隆老师在所讲课程整理,除此之外也并非完全照搬,随手加入了一些其他内容,权当自己总结。

第一课:准备

第一堂课内容就是高密度的高能干货,这些内容不仅对摄影学习一针见血,也对任何领域的学习都有深刻的启发。

首先是几个初学者常问的问题。

一、为什么看不懂现在的照片?

照片这个东西没有看没看懂,只有能不能感受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包括观看者看这张照片产生的自己的感受。

越是在当代艺术的环境下,照片生产出来后的解释权就被交给了读者。在摄影的领域,不存在过度解读的说法,也就是说,作为观看者,你可以以任何方式去产生感受,从各个角度去解读照片。

“作者已死。”

——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1915-1980)

无论读者怎么解读作品都是可以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问题就在于是否有一套逻辑和审美体系去解读照片,很多人恐怕缺少的正是这个。

如果只看照片表面拍了什么,比如两个人,在吃饭,就没有了。如果不知道作者自己的意图,自己也没有特别的感受,那就太无聊了。要深入解读,就必须从创作历史、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的因素去看待。

另外我们自己也要产生感受,这些感受和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照片里表现出来内容有关。如果想象照片里的内容与我们自己的生活的联系,然后再去解读,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共鸣,感受到一点点特别的意思,可能就是所谓的“懂了”。

所以背景知识很重要。很多老外拍的照片我们看不懂,其实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中文的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和老外就完全不同,也就很难一下子理解人家在干嘛,这很正常。

再加上照片媒介没有文字、没有声音、没有语言,只有一门“视觉语言”,我们大多数人接触的视觉训练也很少,用视觉语言进行表达的训练也很少,因此就更有挑战。

因此,在系统学习摄影之前,先了解各种摄影家的故事、作品、历史,把自己置于他们之中去学习、理解、把玩,对于我们自己自如的理解各种类型的照片就非常有意义。

二、为什么感觉无聊的照片却非常经典

什么是照片?照片首先是一个实物,挂在墙上或者拿在手里,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看到的所谓照片只是屏幕上的图像。

这个时代聊得“摄影”,跟1950年代时候的“摄影”已经很不一样了。

现实的照片有它的尺寸、质感、色彩、细节,但现在手机影像缺乏这些东西,还因为网络传输的压缩、变化等等,也就少了作者本来要传达的很多信息。

由于摄影的发明,我们可以轻易复制一件东西的影像……区别就在于灵光的消失。

——《摄影小史》 瓦尔特·本雅明

对于一副经典的艺术作品,只有把自身置身于那个固定的空间里,再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才能引发某种感受。我们因为没有看过原作,因此也就少了所谓“灵光”(气韵)。光在手机上屏幕上看,没感觉很正常。

三、看照片的好渠道

最好是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原作。

比如,只有在美术馆的大幅照片上,才能看到Alec Soth照片的密西西比河边的男人手里拿的飞机模型上的蜘蛛丝。这细节非常重要,它里面隐含了历史的时间,也代表了男人曾经的梦想和当下的现实。然而这些内容在手机上是看不到的。

摄影展相对便宜,有机会多看自然会有感觉。

不过摄影本身有复制性,所以看作者生产出来的画册也不错。摄影画册一方面作者亲自校对过,另一方面摄影画册编排照片的方法也很重要,很值得看。

网上看内容退而求其次了。

最后是摄影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忘记之前对摄影的所有设定,怀着开放的、孩童般的心态看待作品

还是那个道理,人可以有不同喜好,但从学习角度应该有足够包容性,不要过早确立自己的审美边界,否则会错失掉很多欣赏别的艺术的可能性。

去习惯和适应不同的艺术种类,会给人带来一种平淡的舒适感、平静感。

看得多了,就自然不容易被简单的视觉刺激所吸引,这是一种持久的力量,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二、放下理性思考,用感性说话

男性是视觉动物、女性是听觉动物。欣赏摄影不能太过于理性去抠逻辑,来自感受的东西都很重要,摄影没有正确答案。

三、坚持到底。

没啥说的,学习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四、做笔记

嗯,所以才有这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