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二):大师们拍黑白的原因

为什么大师们都喜欢拍黑白,现在也还有很多人拍黑白?

黑白是摄影最初的语言,直到20世纪50年代彩色摄影技术才逐渐成熟,早期彩色摄影主要用于商业摄影,严肃的纪实摄影都习惯用黑白。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曾经说:“彩色摄影是胡扯”。 

保罗·斯特兰德 Paul Strand (1890-1976) 曾经说:“彩色摄影无法表达更深的情感。” 

沃克·埃文斯 Walker Evans (1903-1975) 曾经说:“彩色很容易使摄影堕落,特别是强烈的色彩更会使照片变得一败涂地,彩色摄影即是低级。” 

安塞尔·亚当斯 Ansel Adams (1902-1984)评论威廉·艾格斯顿 William Egglesto (1939-)的红色天花板说:“你拍不好就弄成红色的。” 

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1924-2019)曾经说:“黑白其实就是摄影的色彩。”

技术层面,摄影包括胶卷生产、拍摄、药水冲洗、显影、输出放大,每一步都很复杂。因为技术的原因,早期彩色胶卷感官度很低,药水成本也非常昂贵,冲洗方法也麻烦。照片放大过程,彩色相比黑白也更复杂。

因此,彩色和黑白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创作技法,传统黑白摄影大师不会轻易去尝试。

经济层面,彩色摄影成本比黑白高很多,直到今天黑白胶卷也便宜很多。比如森山大道当时用黑白胶卷的重要原因就是没钱。摄影在历史上是很贵的事情,不像现在手机可以随便拍。

以前摄影是需要有钱的,黑白胶卷是摄影的最低门槛。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进入艺术圈是有门槛的,做艺术品都是要有成本的,办一个艺术展从相纸到策展都要花很多钱,艺术行业其实还很传统。现在很少有艺术家把作品发在互联网上就成为艺术家,互联网还没有颠覆艺术圈。传统进入艺术圈还是需要读个艺术学位,办自己的艺术展,再等待机会,需要一系列经济和商业上的运作。

当全世界都在拍黑白的时候,没有人会认可彩色摄影。只有足够有影响力的人开始认定某个人的彩色摄影是好的,才会扭转这样的风气。

传播层面,摄影拍摄出来的照片需要为了某种传播。早期的纪实摄影,不论是马格南图片社或者美国农业安全局纪实摄影项目,他们拍照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摄影大众传播的功能。这些摄影活动本身有政治倾向,借助大众传播,纪实的方式展出,引发人文关怀,进而推动政府某些政策的改变,进而推动社会变革。

在这种环境下,沃克·埃文斯更愿意以平视、平等的态度表现拍摄对象,抓住被摄者真实的状态,可以说开创了绝对客观的、直接的、不带太多个人感情的纪实摄影。

摄影的本体是一种媒介,只是一种工具,什么人都可以用它。沃克·埃文斯尽可能抛弃掉主观想法,客观的记录。日本的中平卓马 Takuma-Nakahira (1938-2015)后来也发现,拍照都在说谎,甚至把自己的底片全部烧光,反而看到了沃克·埃文斯后才发现真正的摄影。

大众传播的摄影和艺术的摄影基本上是两条路线,当时报纸上的照片不是艺术品。我们在报纸上看的照片具有传播功能,当时不论是报纸或杂志,都受制于印刷技术,也受制于当时印刷和流通成本。因此黑白照片的传播更简单。

黑白照片已经能够满足那个时代的消费端需求,因此生产端黑白摄影也就足够了。

表现层面,从摄影的本质上看,“当我们观察船、帆、桥、树或者人物的时候,应该撇开他们的一般特征,而把他们看作是形状、线条、质地、明暗、颜色和立体物的结合体”。

这告诉我们应该从形式层面而不应该从物质层面去理解照片,更多去关心设计学中的点、线、面、形状等维度。色彩相对于形状更难掌握,对于当时的摄影家来说,颜色其实是很难掌控的。相对来说黑白照片少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维度,会简单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颜色,接着才是形状以及其他点线面的东西,颜色是浮在最表面的。颜色会让人影响特别深刻,色彩是非常吸引人的点。

因此色彩对我们观察世界的干扰非常大,一旦除掉色彩,我们就可以专心去观察点线面的形状。对于摄影的颜色如何影响人的感受,在当时并没有很好的研究。

认知层面。当时主流的风气希望摄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绘画划清界限。这时黑白固有的摄影特性就成了很多人坚守摄影底盘的底气,摄影的黑白让人能够将摄影与彩色的绘画划清界限。

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黑白是纯粹的严肃的摄影,彩色则是商业化的世俗的摄影。这种认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转变过来。二战后到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的发展到达了空前的阶段,大部分美国基础设施都在六七十年代建设出来,许多新生事物也都是在那个时候流行起来,彩色影像才逐步替代了人们那个时候的生活。

人们离开乡村,聚集到大城市,电视、广告牌等等人造彩色色彩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彩色摄影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人性层面,不管是大师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名气越大的人越不愿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人的一生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大师们也愿意坚守黑白,大师们也会担心“晚节不保”。

更多

《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学习笔记(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