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区块链、嫦娥和菜市场

到底啥是区块链

不要觉得区块链很多高大上,把区块链理解成一个可以写字的笔记本就行。

这个笔记本放在谁都能拿到的地方,谁都能在上面写字。我们公司的书架上就有一本这样的笔记本,谁借书还书就在上面留个记录。

区块链是数字化的,而且有签名。意思就是每个人留记录的时候,会自动留个签名,说明是谁在什么时候留的记录。这样做的好处,就像在笔记本上打了格子,不至于随时间推移变得混乱。

另外,就是记录一旦留下,就不可以再修改了,谁都不可以,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那要是写错了怎么办?再写一条记录就好,说明一下前面那条错了。就像在石头上刻字,刻上了就不能改了。

所以,如果有人想了解你,就可以看看你在笔记本上留下的所有记录,靠这个判断你是否靠谱。

感觉就是个高级征信系统,没错,差不多就是这样。

有个问题,就是留记录的时候的签名只是个 ID。换句话,虽然大家都能看到所有记录,但其实并不知道 ID 是谁。

每个 ID 的持有人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拥有这个密码,就可以去写字。

所以如果区块链如果真的成为征信系统,上面的人就得实名。

这样就没问题了,区块链上留下的,就是你的故事。

但现在大部分区块链都是匿名的,所以上面经常写满瞎话,反正没人知道真假。

如果是实名的话,你再说瞎话,可能就得再准备好 100 个瞎话来圆。

你在区块链上乱说话,就像嫦娥偷吃了不死药,是会被送去月宫的。

所以,自始至终都说真话才是最好的。

诚实是人类最宝贵的美德。

菜市场小助手

你到了一个菜市场,卖的东西琳琅满目,但鱼目混珠。怎么办?

人工智能加持的区块链,就是一个靠谱的小助手,你要买什么东西,靠不靠谱,问他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你就知道你东西买的值不值了。

这么说简单了吧。因为它足够诚实可信,所以才值得被学习,值得被聆听,就像巴菲特。

反过来,在区块链上说话需要勇敢,所以敢说话的可能不多,但话多的那些人,一定就更有价值。

还有,在区块链上说话,或者去查看区块链上的别人说的话,是不是都该付点钱?

bookmark_border做空pdd?毫无价值!

pdd 造假?

大晚上看到 pdd 被小作文做空的消息,乐了。忍不住写小作文了。

天底下没有新鲜事,还是老套路,到社交媒体上抓了点乱七八糟的信息拼凑在一起,然后下结论。

中国大妈都知道不能看微博炒股,美国大头兵就是这么没脑子的嘛,大概是因为没有装反诈APP吧。

哦,美国没有反诈APP

美国人反中已经毫无逻辑可言了,可能只有美国老百姓相信吧。

还 600 万件假包裹?还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还中国东部城市无锡?你觉得这胡诌的数字有人信?

灰熊是谁?

简单的说,灰熊就是一家专注致力于做空中国公司的水军公司。比如去年做空过蔚来汽车。

都不想说啥了,每年一家呗,这效率放在中国一定是经费不够吧。

记住,Mate60 才是唯一无法被 CIA 监控的手机!

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pdd到底有什么价值

pdd 可以说是中国最本分的公司了,没有之一。

虽然之前也遭到过多次抹黑,但它现在仍然是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从9岁到99岁在上面都玩的很开心!(9岁以下和99岁以上也挺开心的)

对很多老人来说,pdd 是便宜,是年轻时候吃苦的记忆!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pdd 是快乐,是半夜一个人的心灵归属!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pdd (TEMU),是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对了,pdd 也是 B 站 UP 主们的(可能是最大的)金主爸爸:-)

pdd 真的可以说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所以这一波流量必须蹭。我是 pdd 自来粉。

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我都坚定不移的给 pdd 打CALL!

诚实,是人类最宝贵的品格,它超越国界。

bookmark_borderpdd、哪吒

pdd 的价值

我见人总会说,我全身都是 pdd。

对很多人,尤其年轻人来说,pdd 的意义在于,即使失业即使没工作即使生活没有希望,晚上回家脱掉衣服或卸了妆之后,打开的第一个 app 就是 pdd。

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发时间领优惠券,又可以买几十块管饱一个礼拜的泡面,还可以找个理由勾搭朋友聊聊天,甚至还能玩玩小游戏的场所。

当你在 pdd 里点了无数下,找到那个 2 块钱的火车票优惠券,买一张绿皮火车票去下一个城市找工作时,那种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当年,哪吒误杀龙王三太子而被龙王追杀,最终为了拯救百姓自杀。他的灵魂被太乙真人救起,太乙真人赐予他莲花化身和神器。他得以复活,然后上演极限翻盘,最终讨纣成功。

这与跟理想汽车宣扬的“移动的家、幸福的家”一模一样。为什么理想汽车能卖的那么好,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种绝望中的一丝希望,胃痛难忍时的一瓶可乐,以泪洗面时的一个娃娃,是很难理解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眼前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苏珊·桑塔格说:“思想打破生活的平淡无奇”。pdd 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能让人活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

pdd 是那种年轻人用了会哭,老人用了摇头的东西。这就是本分,黄铮真是个天才。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年轻人看到这里会激动,如果有,那麻烦给个一键三连,也向更多人安利 pdd。

pdd 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本分的生活方式,简简单单的重复每天,却也能做出巨大的成就。

科技向善

酱香拿铁和华为手机就相反,是那种年轻人尝了摇头,老人用了会哭的东西。

一切都指向人文主义,科技向善。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衡量这种价值。

dddd

bookmark_border教堂与敖包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欧洲教堂,二是蒙古敖包。

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人必须要害怕些什么,才会有希望。

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耻。

杨裕欣,从科隆大教堂内部往入口看,科隆市,德国 2015.3

杨裕欣,朝格温都尔镇的蒙古敖包与神山,巴彦淖尔市,中国 2018.9

bookmark_border后羿射日

开大

我脑子里后羿射日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后羿是个玩弓箭很厉害的大神,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小被父母抛弃,在深山里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无聊就只能打猎玩,时间久了,唯手熟尔。长大以后,练了一身本领,突然有一天天上冒出了十个太阳,老百姓日子不好过了,后羿看了看,反正自己有这个本领,就站了出来,干掉了九个太阳,成了大英雄。

怕人家说我瞎添油加醋,突然心血来潮想去找出处,翻来覆去最贴切的可能只有来自《庄子·秋水》中引用《山海经》的记载的几个字:“羿射九日,落为沃焦。今本无。”今本无三个字太精髓,给了太多想象空间。但再深究就头大了,放弃。

然后需要跟人解释后羿射日的时候,我就跟人家说:后羿很厉害的,小时候打猎玩儿成了大神,很牛X,后来国家有难他出来射了个太阳,然后就回去找嫦娥了。大概就这样,具体自己去琢磨吧。

再后来发现这样还麻烦,不如直接就跟人说:后羿就是那个平时猥琐发育,需要大家保护,大后期开大一波推的 carry 全场的大英雄。

这么说大家就都懂了。

于是华为发布 Mate60,我大吼一声:他开大了。酱香拿铁上市,我又大吼一声:安琪拉烧的好!

其实中国人那些含蓄内敛,又坚韧不拔,结硬寨打呆仗,关键时刻拯救世界的品格,都在里面了,这真的不是几个词能形容的。

后羿射日,到底啥意思,都在酒里了。

无用之用

前阵子跟人聊苏东坡,好多文章都是当年语文课本的东西,但除了小朋友外没多少人还能背出来。还有关于我被古文虐的童年阴影,上学时最怕的就是古文,尤其是要背诵的那种,怕的不是背诵本身,而是背错了一个字就可能要被当众批评然后回去重新抄 N 遍这种事情,或者翻译不准确总 Get 不到老师要的那个点的无奈。

同学们总说:凭什么古人写错了就叫通假字,我们写错了就叫错别字?老师说:古人写文章又不考试,你们考试写错一个字,就没用了。

大学时无聊,买了道德经回来琢磨,老去找各种翻译的版本,但总感觉有的意思解释不清。后来甚至想自己来翻译,写了几篇后觉得扛不住,总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实在太累,浅尝辄止放弃了。

不过后来总有一些词总在我脑子里打转,比如“劲气内敛,一触即发”,“天地不仁,万物刍狗”。这些词都不是原文,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出现在脑子里的,反正就是已经深深地刻在我脑子了,也会经常拿出来说。

类似的还有冯友兰的那句,“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活着是活着的原因,也是活着的结果”。似乎原文也不是这样,但大概就这个意思。

后来读到史蒂芬·平克在《理性》中的一句话:逻辑推理就意味着要忘记你所知道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推理是不理性的。

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内容添油加醋的故事,那些背错的古文,那些无用的词句,才是理性的东西。

或者说,这才是我真正拥有的东西,才是不论经历多少时间,经过多少风雨,都永远属于我的东西,才是我之所以能称为“我”的东西。

月亮很亮

除了后羿射日,我们还有精卫填海,还有女娲补天,还有嫦娥奔月,还有好多好多故事。只要闲着无聊,我们的文人还喜欢研究回字有多少种写法。我们的程序员还喜欢研究 JavaScript 中的 this 有多少种用法。我们的投资人喜欢琢磨投资与投机的 n 种区别。

这些破事儿看似都没啥用,但它们唯一的用处,是人们超越国界的共识,这是文化的根基。不论天涯海角,只要听见有人说后羿开大了,yyds,推吧,dddd。

月亮很亮,但没有用,没用也亮。

bookmark_border宗教符号和简单的力量

在所有的宗教中,都包含有很多符号化的物品或者形象。比如佛教的万字、莲花、菩提树,基督教的十字架、天使、圣杯等等。小时候玩帝国时代的时候,僧侣在野外捡到遗迹,放到寺庙里,就会自动产生黄金。有时,一场战役打到大后期,全地图的黄金都挖完了,在战局僵持时,如果你能比对手多拥有几个遗迹,可能就会赢得扭转全局关键。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竞争优势。

那为什么把一个遗迹放进寺院就能带来黄金?

理解这个问题,要从一件物品如何成为宗教符号开始。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人们会如何使用它,然后告诉人们它的故事,以及它与你如何产生关联。一个佛教徒,总会看到菩萨在莲花上打坐,一个基督教徒,总会习惯性在胸口画十字。每个宗教都会有许多独特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对于信众们来说,“入教”,就是在学习这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动作行为本身。

简单重复的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符号,它为宗教的信徒们带来了清晰的归属感,这也成了区分信徒与非信徒的主要手段。不仅如此,多种符号叠加还会加强人们对宗教的归属感,如果你没事儿就盘腿打坐,外人可能会觉得你是佛教徒,但还不够确定,如果你又掏出一串佛珠,或者开始谈论其什么轮回啊、缘起什么的,别人就会清晰的知道你的是个佛教徒。

与此同时,物品本身也就这样与宗教之间产生了关联,成了一种宗教符号。

简单重复的活动是最符合大脑运行的。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单调效应”(Monotony effect),当人们从事简单、重复的活动时,一方面会感到单调乏味,另一方面会产生内心的平静,时间久了,还会产生一种自由的感觉。

如果你经常跑步、练习瑜伽,或者长期自律让自己吃素,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好像Keep的口号那样“自律给我自由”。这种感受很微妙,但一旦体会到,就很让人上瘾。

这种平静往往会与某些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比如跑步、瑜伽就会让你想到健康,好像只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一直跑下去,我就能变得健康和强壮一样。有时候,这种感觉是对的,长期坚持跑步甚至马拉松,的确能够强身健体,但有时候这种感觉可能也不对,就好像印度的苦行僧,通过长期高举自己的右手来体验这种感觉,直到手臂肌肉萎缩,再也放不下来一样。甚至,极致的平静就是死亡。

这种简单循环的状态营造了一个属于个人的私密空间,让人获得暂时的解脱感,其实就是一种催眠。人处在这种环境下时,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又在牵引着你走,你可能会胡思乱想,但最终会向着某个方向,看到那些现实中得不到的美好的东西,这时你会感受到自由,感受到某些欣喜和快乐,甚至促进你做出某些行为,这便是宗教对人们的引领作用。

但这跟带来黄金有什么关系呢?

人们通常会有意愿来为这种精神获得感付费。最直接的事情,就是你必须买一个莲花宝座或者菩萨的塑像,才能在家里享受这样的精神价值。在开头那个帝国时代游戏的例子里,可以想象一下僧侣把遗迹放进寺庙之后会发生什么,城市中的信众听到寺庙里“请”来了新的遗迹,纷纷排队前去瞻仰,可能是围着遗迹绕圈,或者说亲手触碰,不管如何,如果我是寺庙的住持,我可以收门票,也可以放个功德箱,让大家把手里的黄金交出来。

不仅宗教,AKB48的握手会就是这样,去听明星演唱会也是这样,哪怕我们去扫墓,总是要花钱买上花和其他祭祀用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寺庙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价值,人们为自己的精神需求。宗教符号在贩卖的东西,是平静与自由。

Walker Evans, Bethlehem graveyard and steel mill, Pennsylvania, November 1935

知识和偶像

在长时间的简单重复的动作中,除了获得平静与自由的感受,人还是能够学到新知识的。

简单重复并不代表完全一致的复制。哪怕你坐在寺庙里念经,你也会感受到每天不一样的天气,感受到环境的微妙变化,哪怕从身边爬过的老鼠,可能都会让你有某种启发。内在感受是另一方面的不同之处,即使你每天在同样的地点以同样的速度跑步,随着你身体一天天变老,你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肌肉更加紧张,与昨天有什么不同?等等等等的这些信息,会不停刺激你的大脑,你的大脑能从中解读出很多不一样的信息。

另外一方面,在这种心理相对平静的状态下,你的大脑也在对已有的知识想法进行着重新进行归纳整理或者演绎联想,这往往表现在许多人会在从事那些简单重复的动作过程中,突然冒出新的灵感,或者有顿悟的感觉。

所以定期静下来冥想、反思,是一种不错的让自己获得知识,从而得到成长的方式。

如果再加入人的因素,事情就变得更有意思了。在宗教信众中,总有一小撮人,可能是极少的一小撮人会取得超越大部分人的成就,他们就像战胜归来的将军让人顶礼慕拜。如果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出来介绍经验,他们可能会将成就归功于日积月累的那些动作练习,就好像一个成功的CEO可能会告诉大家,长期吃素、坚持跑步让自己有了多么大的进步。

当你听说那些明星是因为坚持每天打坐冥想,因此获得顿悟的,你一定会思考这个问题:他行,为什么我不行?

这就是偶像的力量!那些先行的成功者,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传教士的作用。

于是你也开始模仿这些动作,开始每天坚持,寻找自己顿悟的那一刻。一段时间后,我们突然发现身边这么做的人多了起来,慢慢的它就成为了一种风气,甚至到了某一个临界点之后,如果你不加入,你就会显得是人群中的异类。

有时候,在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你可能会真的超越身边的其他人,这时候你自己又成了其他人的偶像,继续传道。

行为意愿的货币化

也许你会认为,为这种精神价值付费是智商税,但仔细想想,当你身边的人都开始跑步,并且还有人因此成功减肥或者获得其他好处时,你是不是也会很有加入他们行列的冲动,然后就去买一双跑鞋。佛教徒在家里供奉一尊菩萨,或者基督教徒买十字架挂在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是否是智商税,其实在于你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物品本身。

再次回到帝国时代游戏中寺庙里的那个遗迹,还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遗迹其实本身就是一台能够制造代表宗教符号的物品的机器,根本就不需要信众前来瞻仰做功德,那太麻烦了,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打开机器,让它开动生产,然后卖给信众们就可以了。

从帝国时代中的那个遗迹模型来看,我猜那是个类似印章的东西,上门的刻了不同的经文,寺庙里的和尚平时就被安排不断重复的抄经,然后将抄完的经书卖给信众,在线发货就行了。如果你觉得抄经书都麻烦,那还可以用印刷机印成书嘛,或者做成电视节目卖内容也行,再要不干脆直接卖电子书,手机支付,知识付费嘛。

只要能制造一些凝聚了精神价值的东西,就能拿去卖。那些宗教符号的物品包括音乐、绘画、摄影、雕塑等等艺术作品,甚至NFT。

渠道也可以与时俱进,让信众们上门来买东西还是挺麻烦的,如果能开个网店,是不是用电商就解决了?再或者,找个老和尚直播带货。

所以,我们没有看到村民真的跑去寺庙花钱买东西,黄金就在蹭蹭增长。

有时候,大家可能还是觉得看纸质书更有仪式感,或者还是想买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家里放着。这种想法没毛病,附加的实体物品成本该收就收呗,有合理的利润就行了,至于经文内容并不重要,那可以免费送,反正边际成本成本很低。

我们通过一系列操作,成功把一种精神价值附加在了真实的物品之上。所有人都有一种信念,买了这样的产品,我就能变成更好的自己。这种产品已经不再是一个名词,在很多情况下成了动词,它代表了一种行为,也代表了一种价值观。那些物品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物品了,成了一种新的产品。说到这里,会不会突然有一点震惊又毛骨悚然,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情况,一些人群会跟风来购买你的产品,比如一台跑步机,有的人可能买回去使用并获得成长,有的人可能只买回去摆着,甚至有的人只享受购买的这个过程,买回去哪怕包装都不拆。你看电视里的某某明星就是这样的,你看我身边的某某某就是这样的,买这个动作就代表了实现这种精神需求的第一步。可能不仅要买,还要多买,买的越多越虔诚。

这个故事听起来玄幻,但其实早在古老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天主教会就开始发行赎罪券,向民众筹集资金。教会告诉人们,只要购买赎罪券就能更容易升入天堂。太阳底下并没有什么新鲜事。

拼单的推波助澜

思考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一切都是从一个简单的重复的行为开始的。这种行为通过某种意向被符号化,就具有了精神价值。直到最后,这种精神价值被通过某种商品变现。

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那个宗教领袖,你会如何设计那个简单的重复行为呢?答案是利用人性中最基础的需求,比如对健康的渴望,比如对贪婪的难以抗拒,比如对炫耀的喜爱,甚至比如对某些事物的仇恨。这里细思极恐,就此打住。

一旦设计了这个简单的重复动作,接下来就是找到某些物品或者设计某种产品作为宗教符号,然后复制前面的那些过程,让受众们追随自己。

实际上,一旦受众们接受了某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就有机会去设计和传播第二个、第三个动作,它们可能更加复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受众能够打怪升级,跟上你的步伐。你要时刻告诉大家,坚持的越久,你就离成功越近,你还应该不断地让他们看到你的成功,看到身边人的成功。

只要坚持这么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精神价值就被慢慢的渗透固化在了产品上。

几年前,当朋友发给我拼单链接时,我是不屑一顾的,我觉得我并没有必要因为便宜,就去买不需要的东西。慢慢的,我发现拼单真的可以买到便宜的商品,我依然不屑一顾,我嘲笑他们为了那点小恩小惠消耗自己的时间,但我的身边开始有人不断给我安利,你其实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何乐而不为,何况我还可以去领个优惠券,顺便加入拼单。

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在我自己无聊的碎片时间里,与其去做打游戏或者刷短视频这种更让人有罪恶感的事情,还不如去领几张优惠券再拼个单,把下个礼拜想吃的菜或是最近想买的衣服给下单了。

直到有一天,在我跟朋友说请我吃饭选地方时,我会下意识的说出“我浑身都是pdd,你别宰我太狠”这种话。

在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拼单这个行为已经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省钱了,它代表的是一种“节俭、理性、聪明、不交智商税”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的来源,正是拼单这个简单又重复的小动作。

别忘了,还有领优惠券这种刺激手段,在刺激我们不断地完成这个简单又重复的小动作。

简单的重复的动作的价值,在五十多年前就已经被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觉察到。超市货架就是最简单的简单重复,它在潜意识里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也激发出了人们的购买欲望,这根本就是一种现代宗教,让消费主义的浪潮在战后从美国蔓延向全球。

Andy Warhol, Campbell’s Soup Cans, 1962

Andy Warhol, Green Coca Cola Bottles, 1962

那些简单而重复的动作,就好像在任何人之间拉起了一条条纽带,把人们拉紧在一起。

bookmark_border投资是什么

投资首先是生意的一部分。生意无非是制造些好东西,卖出去,最后把钱管好。把钱管好这件事儿大体上就是投资。把钱管好就是买合适的东西以不断壮大自己的生意。如果选择买公司,那么投的就是公司的所有权。这意味着投资者将拥有公司未来现金流的一部分或全部。

调查研究是投资最重要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去了解投资对象的方方面面,评估公司的赚钱能力,搞清楚投资者未来能从公司赚到多少钱,然后给出估值,如果发现有机会以低于估值的价钱买入,那就动手。

估值离不开预测未来。虽然谁都知道准确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但投资工作就是要预测未来。在这方面,模糊的正确远胜精确的错误,如果远眺一座山,你没有能力测量它的高度是1000米还是1001米,但也许只需要搞清楚它只有几十米高还是可能有几千米高,就已经足够让你决定是否继续前进了。

一个投资者日常就是学习与等待。公司如此复杂,也许很多年前的一个小决策,都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未知的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运作规律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了最终的判断。一方面投资者日积月累的持续学习能够让投资者站的更稳,把前方的路看的更清楚,另一方面静静地观察市场,等待合适的买入价格和时机也很重要。

回到生意上,投资者的另一部分重要工作是对人的理解。在 21世纪的今天,“资产”已经远远不只是矿产、厂房或者机器。每个企业都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创始人或者管理层的意识会直接决定每个运营决策,从而企业未来的走向。另一方面,企业的客户、经销商、开发者、粉丝甚至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企业运营造成影响。生态系统、用户心智,有时候会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更重要的是,同样的公司在不同的人手里创造出的价值可能天差地别。因此,尝试体验、学习与理解企业生态圈的运营和发展,识别与挖掘最合适的管理者,甚至亲自下场,让公司在自己的手里通过更好的企业文化、资本配置手段创造更大的价值,都是现代投资者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巴菲特在 2022 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说:“我常常把伯克希尔看做一幅画,它的大小是无限的,它有一个不断扩大的画布,我可以画我想画的东西。”每个投资者也都是一块画布,交什么朋友,与什么人在一起,获得什么样的认知,在自己的画布上画上什么东西,画布最后就会呈现它该有的样子。

如果这块画布最终能够造福社会,创造价值,那它自身也会价值连城,这大概就是价值投资了。

bookmark_border播客录制、IT产业与SaaS服务

录了一期播客

有幸以嘉宾身份参与录制了一期播客节目,主要聊关于 IT 产业与相关投资的看法。第一次干这种事儿,深刻体会到做访谈类播客不容易。

虽然做了些准备,但我事先也只是把想聊的话题要点简单罗列了下(确实也不知道该咋准备),现场就想到啥说啥了,导致一开场就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动不动尬住,话题深度和广度的控制都别扭。

聊天过程中信息量巨大,难以聚焦,折腾了一整个下午。虽然聊的很high,但是整理和剪辑就成了崩溃的事儿(感谢剪辑小哥,佩服)。

不管怎样最后还是上线了。感谢《投资实战派》节目和小宇宙,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开启了一个空白技能点,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做别的节目就有经验了。

突然更崇拜偶像 Lex Fridman 了,在访谈类播客这件事情上,Lex 真是行业顶流,质量产量两手抓。

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容易。

整理了一下聊天内容,由于回忆错位(当天节目后其实还聊了不少别的话题)和剪辑原因,与播客版本略有出入,姑且当个文字版总结。

信息技术产业的本质讨论

信息技术产业,也就是IT产业。从商业属性的角度来看,大家的主要认知还是对各行各业的提效和降本,然后通过规模效应赚钱。

我认为这没毛病,但还可以深挖。主要因为高效率低成本是个后验指标,它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是,纵观历史上的技术普及历程,你就会发现新技术成本其实都不低,哪怕是早期的享受了到新技术带来巨大变革且受益的客户,他们付出的成本也不低。

不仅成本不低,可能初期还很高。被新技术初期高投入折腾死的 IT 公司或者客户也不少。反观成功的 IT 公司,往往有机会在新技术初期利用高溢价赚上一大笔,尤其是消费类公司。

虽然长期来看成本可能是降低了,但那已经太晚了,所以深挖下去,问题在于成本是如何被降低的?

我认为 IT 技术首先带来的是新的应用场景,让人能够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在这些新的事物面前,是很难谈成本的。比如印刷术的诞生,带来了大规模知识传播的可能性;电子通信技术的诞生,带来了远距离信息沟通的可能性;又比如计算机的诞生,带来了自动计算的能力。

这些是变化的部分,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需求中不变的部分,不外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IT 技术只是不断地在提供新的方式,满足过去同样的需求罢了。就好像不论是是甲骨文、印刷图书、还是电子书或者微信读书,提供的都是看书服务,只是方式变了。

再追问,为什么 IT 技术能不停的带来新的高效的做事方式呢?

因为人类利用信息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就好像从前我们只会用炸弹地毯式,但后来有了精确制导炸弹,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我把这种能力概括为信息密度的提升。直观的看,可以用三方面能力来衡量信息密度的提升程度。

一是空间维度,我们同时能获取信息量更多了。比如视频和文字声音的区别;

二是时间维度,信息传播的更快也更广了。比如我们能通过微博获取更加及时的新闻,三是我们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准确度越来越高了,这是材质的变化。比如印刷术让复制信息的出错率更低了,数字技术代替模拟技术也是如此,区块链也是这方面的成功探索。

信息密度这个概念其实来自香农的信息熵,信息技术的本质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随着信息密度的不断提升,就是人类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是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最原始的驱动力。

接下来,随着信息密度的提升,存储、处理、使用信息的工具(我称其为信息容器)也在不断改进,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各种新奇玩意儿被不断发明。

那么,人类究竟是如何做到不断提升信息密度的?

一是文字、音乐、图画等多模态信息的发展。多模态使得人们能够擅长使用”隐喻“来使用信息,也催生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人类专属的工具,使用隐喻传递信息可能是人的大脑涌现出的最重要的区别于动物的功能。

二是电力通信技术的诞生。人们可以使用电力或者电磁波传递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IT技术能力开始起飞,信息传播速度可以是光速了。

三是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图灵机定义了什么是”可计算“,信息可以被随意的压缩,解压缩,以及做其他各种转换。人们开始理解了数字化的威力,开始向信息密度的极限逼近。

半导体技术与集成电路发展让以上所有这些成了现实,这就成了过去不到 100 年的时间里 IT 技术发展的主线。

我相信未来还会沿着这条主线发展下去。

AI 带来了什么

下一个问题是 AI 究竟带来了什么。

从消费者体验上看,从 PC 到手机,从 3G 到 4G,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方式经历了从固定到可移动,从文字、图片到了视频、直播的变化等等,体验变化巨大,但到 5G 时代,似乎这种进步的体验感小了。

插一句,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的瓶颈一直出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计算能力上,所以我们还有所谓的”安迪比尔定律“——只要硬件能提供能力,软件就能榨干你。

过去几十年,人们一直在疯狂的尝试提升信息密度。但手机视频直播似乎是这种演进的终点——我们似乎再也找不到比手机视频更加高密度的信息传播形式了,软件似乎没法榨干硬件了。

这件事我是认可的,也让我一度很焦虑,IT产业是不是发展到头了?

但是,这两年 AI 的爆发,才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世界上还存在一种信息密度超过视频的东西,叫做大模型

姑且用大模型这个词,它不光是语言大模型,也指代其他不同类型的大模型,或者指代未来的 AGI 能力。虽然人们已经研究了几十年 AI,但大模型表现出的 AIGC 的能力还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就拿录制播客这件事情举例:播客,其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信息传播渠道。早年间只有电台,遇到喜欢的节目,得用磁带之类的设备录制下来,非常麻烦(可能年龄大点的朋友小时候还有用磁带录电台流行音乐的经历)。后来,苹果推出 iPod 和 Podcast,让声音传播这件事更加方便和自然了,移动互联网的加持更让其如虎添翼。再后来,视频来了,比起纯声音,B 站舞蹈区 Up 主可能更加吸引人^_^。播客变成视频形式后,效果也会更好,比如 Lex Fridman 同时也是一个Youtuber,他现在的播客其实都有同步的视频。

AIGC 来了以后,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未来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录制播客内容,包括音频、视频、文字稿,都会被大模型学习后,打包成一个知识库被分发。不管你是听众、读者、观众姥爷都可以享用,因为AIGC技术的加持,你想看文字,就生成文字给你看,你想听音频,就把录音放给你听,你想看视频,就把视频丢给你看,你甚至还可以自由选择5分钟、50分钟、甚至500分钟的扩展版本。

你也可以把这期节目当成一个机器人,向他提点问题,定向获取相关信息。这件事儿很有用,别忘了如果有 100 个节目,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获得不同的答案。

不论如何想象未来,只要理解 AIGC 带来的知识密度大于视频,我可以放心了,以目前的进度,未来几十年 IT 产业还到不了顶。

我们可以再把思路打开一点,如果播客可以这么做,我们为什么不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这么做一遍呢?没错,这正是现今各大公司在研究的事情。

人类的知识密度还会再上升一个数量级。

对我个人而言,我想如果可以打造出一个 AI 巴菲特,以后在做投研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了。

投资 SaaS 公司的应该关注什么

再把目光放到眼前,下一个问题是在这样的浪潮下,如何看待IT公司的发展以及如何投资,尤其是现在流行的 SaaS 公司?

先理解 SaaS 公司是什么,广义上看,IT产业链包括从互联网服务到软件到硬件再到半导体这一系列环节,我们主要还是互联网和软件服务部分。这其中除了大型互联网公司外,大部分软件公司可能都会以 SaaS 形式存在,现在流行的 SaaS 订阅模式,只是在互联网作为分发渠道后,卖产品的一种形式而已。

这些事情背后,IT 公司的商业属性不外乎服务外包或者是卖产品

软件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复制。如果你是一个 IT 公司老总,你最希望的事情是写一些代码,然后能够服务很多很多人,这样就可以写一遍代码赚很多很多遍钱。

这个思路就像消费领域的大单品模式,一个产品如果能卖出足够多的量,由于边际制造成本低,公司就能获取大量的利润。

但问题在于,一家 IT 公司真正运作起来,要做到很低的边际成本其实并非那么容易的。这是因为 IT 公司要想办法教会客户学习使用软件,然后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或者生活方式,这样才算完成了客户服务。

这个教育客户的过程,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教客户做事”,对于很多IT公司来说,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客户凭什么听你的?对于 toB 的业务,这种成本尤其明显,最终客户利益关系复杂,尤其是当客户是行业巨头,而你只是一家小 IT 公司,你想教育那些行业大佬们改变工作方式,简直是天方夜谭。

toC 的业务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经常会花大量的营销费用培养用户习惯,花钱教育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总是有成功的 IT 公司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你没有做到,说明你输了。

因此,一家好的 IT 公司必须始终和客户待在一块儿,深刻的了解客户的工作方式,并对新技术和自己的产品如何改变客户的工作方式,通过更高的知识密度提升工作效率非常重要。作为一家公司,这一点的重要性,远高于先进的技术。

如果你去看 IT 公司的首页,这也是很多 IT 公司喜欢标榜自己拥有一大堆 500 强大客户的原因。不过,如果你能够深入了解这些公司的最终客户——很可能只是 500 强客户里的某一个小部门——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对客户的服务还是非常不完善的。

还是用现在非常火爆的 AI 赛道举例子,作为投资公司,我们曾经尝试过使用包括ChatGPT 在内的各种 AI 工具来阅读公司财报,也尝试过把公司基础信息喂给一些 AI 机器人,然后改善我们的投研流程,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如何把格式千奇百怪的PDF或者网页文字、表格喂给 AI,就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当这些数据每天蜂拥而至,你有没有趁手的工具的时候。即使作为一个比较专业的 IT 技术人员,现在的工具也很难满足我们改进日常投研的流程。

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下,有大量这样让人不爽的细节问题,需要 IT 公司去解决、实践。

更难的是,虽然每家公司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但作为 IT 公司尤其是 SaaS 类公司,不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还要考虑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以便于服务更多数量客户。其实 IT 公司才是最懂行业的人。

对客户核心需求的深刻理解,是否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以及是否能提供相对标准化的产品,是这些 SaaS 类公司和核心竞争力。

当然在有的行业上标准化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哪怕是定制开发类的 IT 公司,如果能将核心技术标准化,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做好服务,也是能有好的机会持续赚钱的。

另外,对于 toB 类的 SaaS 公司而言,客户使用产品的驱动力更多来自于效率提升和以此带来的成本降低,而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必然会发生的。也就是说,相比起 toC 的应用而言,toB 类的应用可能会有更长的生命周期——渗透率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逐步提升,IT 公司可以持续获得客户从而获得相对长期的成长。

国内 SaaS 公司现状问题

以上说的主要还是针对 toB 类 SaaS 公司,其实国内也有一些 toC 的 SaaS工具类公司,但数量并不多,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服务太过发达了。

可能是因为国内过去十几年的 IT 投资集中于互联网公司,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工程师更喜欢去大厂上班而不是创业,不去纠结具体的原因,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美团、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公司,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服务了非常多的中小商家,做了很多国外SaaS类公司做的事情。所以,其实我们的SaaS类服务水平,并不比海外差,只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多做大做强的独立 SaaS 类公司吧。

在 toB 的 SaaS 类公司方面,国内的SaaS公司可能主要受限于他们的客户。首先毕竟我们积累少,起步晚,美国的 IT 公司早的可能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客户接受 IT 公司服务也有大几十年了,那些客户踩过的坑更多,再加上高人工成本,他们也更容易接受标准化的 IT 服务

反观国内的大客户,尤其是政府客户、大国企等等,他们是国内SaaS类 IT 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但他们真正数字化,其实也就是过去十几二十年的事情,外加我们较低的人工成本,导致客户更爱定制各种需求。我们常开玩笑的一件事情是,我们想把一个产品卖给某大国企,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替换掉启动界面,然后把产品名字给改了。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大客户的实力与发展阶段,也与海外的 500 强客户有很大差距。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大企业们的发展很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也不多。因此,依赖这些客户发展的国内 SaaS 公司,可能很容易跟随客户的发展情况,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一些实力强大的 SaaS 公司可能会尝试往海外发展,但很快就会遇到与海外的 SaaS 公司竞争的情形,在海外大客户面前,我们不论在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还是有差距的。

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广联达,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客户的发展,它专注于 BIM 和造价软件,已经做的非常成功,但随着国内地产行业的转冷,它也很快会面临增长放缓的问题。同时,在二级市场估值上,就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不过,增长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我是相信SaaS 类公司是能够做到小而美的。SaaS 类公司,如果能在一个恰当的规模上,专注的服务好自己的客户,长期赚取利润,然后配置好自己的资产别乱花钱,照顾好股东的利益,就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其实如果深入挖掘一些在港股上市的公司,还是有一些这样的例子的,另外,国内也有一些没有上市的 SaaS 类或者 IT 公司,依靠着手里相对固定的一些客户,也做得非常好。

关于投资 IT 类公司策略的讨论

对我来说,最重要事情还是关注那些未来三五年,或者十年期间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相信技术会持续的进步,信息密度回不断地提升。

现在来看,IT 领域最确定的事情,一是 AI 应用的发展,二是卫星通讯技术的落地。目前看起来,它们都已经看到了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在过去一两年,它们的能力都已经被展现出来了。

对于一项好技术,0 到 1 已经实现,1 到 10 的过程就是一定会发生的。纵观 IT 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不论是 PC、手机、还是短视频,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在从 0 到 1 的阶段,大家在一阵喧嚣过后,很快会觉得它们是花哨的新鲜玩意儿,然而正如阿玛拉定律所揭示的那样,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不同于周期性质的行业景气和题材炒作,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爆发,往往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接受的新的工作或者生活方式,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种不可逆的现象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因此,我很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向身边的朋友安利最新出来的黑科技。很多情况下,大家的接受度并不会那么高,但是,偶尔有那么几次,身边的人很快就接受并且开始主动传播,那么这可能就是需要开始敏感的时候了

我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苹果的工作是建立尖端技术和构成大多数人的“其他人”之间的桥梁,正如《跨越鸿沟》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在早期用户市场和大众市场之间存在一条鸿沟,一旦有人开始修这座桥,可能它还不坚固,也不好用,但你确实能够意识到,未来会有很多人将跨越过去,你就可以出手了。

估值是对IT类公司投资的一个难题,题材操作总是很快的反映出市场上过于乐观的预期,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我们只有接受它。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去计算估值,在市场非常火热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市梦率”所蒙骗,即使估值很高,我们也有必要估算出这个估值对应的运营状况,有多少用户,贡献多少利润的情况下,这个估值才会合理。

在清楚市场估值背后代表的经营状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去评估 5 年或者 10 年后,新技术普及的程度,想象一下未来的生活或者工作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回忆一下十多年前刚刚开始有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游戏、手机电商、外卖这样的应用,再想想腾讯、阿里巴巴、美团这十年来的发展,你可能会对预测十年后技术对生活的改变更加有感觉。

总之,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人,不去赌从 0 到 1 的技术进步,规避短期题材炒作,在确定长期技术替代的趋势,且短期技术遇冷的时间里开始投资并且长期持有,是我喜欢的投资策略。

这项工作对于 toB 的业务来说会更加难,但如果你本身就在某个细分行业工作,你可能就会觉察到某些变化,那这其中可能也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大 IT公司以外,细分行业的也会存在一些这样的机会。

最后一个话题,是 IT 行业跟踪的信息源问题。

首先还是阅读公司财报、季度电话会议以及重要人物的访谈,这与其他行业没什么区别。除此之外,大型 IT 公司比如苹果、微软、谷歌每年都会有各类发布会和开发者大会,这些会议内容都是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最新技术趋势的极好的材料,尤其注意到一些偏技术类的 Session 或者技术 Demo,你可以去看看那些技术大牛们都在玩些什么——不用关心技术细节——只需要看看他们在玩什么就可以了,对于科技 geeker 来说,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情。

当然还有各类科技类 UP 主或者 Youtuber,比如 Lex Fridman。

另外,如果还能自己写几行代码亲自跑跑看,弄脏自己的手,像玩玩具那样去玩一下就更好了,在 AIGC 逐渐发达的今天,这并不困难。

总之,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抓住那些未来十年十倍的大机会。

bookmark_border《科学:无尽的前沿》读后感

1944 年末,虽然二战还没有结束,但不论是在欧洲战场还是在东方的太平洋战场,德军和日军实力都已遭到重创。战争胜利曙光乍现,时任总统罗斯福已经开始计划战后国家战略的规划问题。

罗斯福总统给当时担任白宫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的范内瓦·布什发了一封信函,希望能筹备一份关于美国科学政策的报告。

范内瓦·布什是工程师出身,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麻省理工大学工作,他在一战和二战期间担任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的顾问,直接领导了美国军方包括原子弹、军用雷达在内一系列黑科技的研发。

罗斯福已经意识到,虽然在战争期间美国的科学研究方面的水平突飞猛进,但这大都关于军事。由于战争,许多研究者其实都中断了之前的研究,而且当时在美国的许多科学家都来自欧洲或其他海外国家,现在战争要结束了,美国必须要在战后科学研究方面的政策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罗斯福总统主要关注的方向有四个:一是让实现科技军转民以及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如何推进医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三是处理好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组织之间的关系,四是对科学研究人才进行规划。

第二年七月,范内瓦·布什回复的报告在二战结束前夕发表,就是这份《科学:无尽的前言》。

这份报告为美国二战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份报告规划的框架下,美国这几十年来取得了远超二战结束时候的成功,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摆脱了对欧洲的依赖,称霸全球。

在这份报告中,布什首先肯定了科学研究的地位。他认为科学研究会带来新知识,那是所有实际知识的源头活水。在和平时期,科学研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带来更丰富的商品更多就业岗位等等,“一个依靠别人来获得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其工业进步都将步履缓慢,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也会非常弱”。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这个世界上知识的求知欲,没有任何人能够精确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有意思的地方是,微软中国 CTO 韦青在评论中提到,战前的布什博士在军事技术上至少有两点判断错误,一是他大大低估了导弹技术的前景(也让钱学森有了回到中国的机会),二是他在战时拒绝给电子计算机项目拨款,因为他不相信电子计算机能很快的被制造出来。

不过工程师出身的布什博士非常清楚的知道人在科学研究面前的局限性,他不遗余力的坚持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科学家的自由。这份坚持非常不容易,毕竟科学研究只属于小部分人,大众很难理解政府将他们的税钱撒给一群没有目的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疯子们。

战争的经验让布什意识到,科技的奇迹依赖基础研究,然而基础研究无法考虑实用性的目的。即使这与大众的期望冲突,他还是在报告中写道:“科学进步本质上依赖的是科学家无需考虑实际目的的自由基础研究。”

布什认为这种研究注定只属于一小撮聪明的科学家,他们主要存在于各大专院校中。

布什拒绝让政府领导科学研究机构,希望成立一个国家研究基金会,独立于政府,制定和推广科学研究的相关具体政策。政府的职责,是要成为大众和那帮精英科学家之间的桥梁。

布什的另一项设计,是专门设立独立于军事机构的军事科学研究的文职机构,把军事科学研究和士兵训练分开。

另外,布什实施了军事订货计划,让政府采购大学、产业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创建政府的实验室,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催生了美国“军事-产业-大学”的铁三角联动体系

布什还认为科学研究成功要尽可能公开化,特别强调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与和合作,专门成立部门帮助出版和交流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的全球交流。

事实上,直到报告发表5年后的1950年,布什设想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才正式成立。政府被设计成了一个从事科普活动的角色,政府要投入并鼓励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也要教导大众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还要想办法采取措施让大众有能力领取弹药——享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另一个话题,是对科学本身范围的定义,除自然科学、医学外,社会科学是否算得上科学,在这一点上布什异常坚定的认为:“以牺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其他对国民福祉至关重要的研究为代价来发展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但是说归说,实际上布什还是将社会科学排除在外,理由是他认为社会科学在实践中与政治和政府联系太过紧密。

从这点可以看出来,排除政府对科学家的影响,是布什博士放在第一位的。

这种完全自由的研究环境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科学家们。尤其是是在二战之后整个欧洲满目疮痍的情况下,为美国之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宝贵的人才基础,可能这才是这项政策的最大意义所在。

这个框架也并不完美。如果熟悉苹果公司历史的话,一定会对加州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有印象,Macintosh 的设计灵感就来自那里,激光打印机、办公室局域网、激光CD光盘等等一系列技术也都来自于这个实验室。这个著名的实验室,研究方向是“信息架构”,它正是政府资助的实验室之一。

实际上不论是乔布斯还是盖茨,对施乐实验室的评价都偏负面——一群很厉害的科学家,浪费了很多钱,搞出了一大堆炫酷但没什么用的东西。

这很有代表性,凡是政府出钱做事儿,就多少会效率低下。政府注重基础研究,自然就挤压了应用研究方面的资源。

在报告提出的 1945 年,科技水平并不发达,大多数应用类发明都还很原始,枯燥等待着基础科学的突破。但到了1960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被发明出来之后,应用类的研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应用科学的研究开发,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基础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科学的研究就只能依赖于那些私营企业,这类研究往往更加商业化,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基础科学研究脱节。

政府资助的基础科学研究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私人资本只好自己来,但私人资本又离不开政府订单的帮助。

一个例子是 NASA 花了很多年,才得以让私有企业参与类似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的投标。2009 年,虽然马斯克创立的 SpaceX 的火箭发射效率远超过原先政府资助的那些火箭发射供应商,但 SpaceX 原先根本无法获得政府订单,后来还是在经过诉讼美国空军后,才得到了火箭发射的订单。

这种体制性问题制约了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到 2015 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私营部门为基础研究提供的资金已经超过了政府。甚至在 5G 时代,美国在一些领域的研发能力已经开始落后中国(然后就开始了贸易战和科技战这样的手段)。

这种脱节也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注意,199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唐纳德·斯托克斯发表了《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提出强调应用驱动的基础科学研究。2016年,哈佛大学教授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出版了《发明与发现:反思无止境的前沿》,提出了发明-发现循环模型,直接对原来的框架进行了批评。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公司也已经在美国经济有了极高的地位,知识工作已经成为了主流,而且私人资本无比壮大,基础科学研究似乎的确更加有机会与产业结合,主动掌握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完全随机的“瞎猫碰死耗子”。

科学家需要自由,但同时政府需要方向。

2020年,美国出台了《无尽的前沿法案》,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中心从之前的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转向了支持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支持区域技术中心的建设。政府希望更加定向去补贴特定的研究方向,这也是2022年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出台以及对针对中国开展“科技战”的主要背景。

对科学知识的探索,需要自由的灵魂,这似乎是一件浪漫的事,但科技与军事息息相关,竞争总是刺刀见红的。

大众和科学家之间,总是隔着一层玻璃,但科学家最终也是普通人,而其他普通人也需要享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没有完美的方案,只有当下能运行的最好方案。

bookmark_border我的偶像们

以下排名区分先后。

罗伯特·C·马丁(Robert C. Martin)

在我的偶像清单里排名第一的,只有人称 “Uncle Bob” 的鲍勃大叔,他是 2001 年敏捷宣言的 17 位起草者之一。自从我大学时候读了《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这本书中有一段小剧本,描述了两位都叫 Bob 的工程师结对完成一个计算保龄球比赛得分的小程序的全部过程。这个本来拿来故意搞笑的故事剧本,深刻揭示了在知识工作这类人类活动中,一切关于思考、沟通、出错、处理出错、最终从混乱中寻找出不完美的秩序,但又发现新的混乱的全部过程。这个简单的故事彻底改变了我至今为止的一切思维方式,大概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鲍勃大叔还出过几本书,从《Clean Code》、《The Clean Coder》到《Clean Agile》、《Clean Architecture》。“Clean” 这个词贯穿全程,毫无疑问,这就是鲍勃大叔所有理论最 ”Clean” 的概括。

软件行业有一条著名的康威定律, “任何为组织设计的系统,都会表现出组织本身的系统设计结构。”所以,一切软件开发架构的设计,都是在为客户进行组织管理架构的设计。

后来,我还读了很多软件架构设计相关的书,包括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的《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企业应用架构模式》等等,它们让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商业模式分析、企业治理方法与项目管理上。最终很可惜没有成为一名好的开发工程师,也没有成为一名软件架构师,走上了研究企业经营的金融投资之路。

鲍勃大叔一度被人诟病不是个好的开发工程师,但又如何。作为一个作家与哲学家,他成功的彻底改变了我对编程工作的看法——软件开发工作更多是一种知识与价值观的输出而不是技术劳动(现在看起来更是这样,99% 的软件开发技术劳动很快就可以被 AI 代替了)。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如果说鲍勃大叔给我提供了 Dev 的方向,那巴芒二老就给了我 Ops 的方法——DevOps是软件开发方法论的重要词汇,前半段负责开拓向前,后半段负责经营落地。

在我眼里,虽然巴菲特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和投资家,但他更是一个传道大师,一个精明的老段子手。老巴的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惊人,他能把高深隐晦的商业运作的原理,用所有人都能听一乐的段子说的清清楚楚。不管是 NFM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 B 夫人,Geico 的 CEO 托尼·奈斯里(Tony Nicely)还是 ABC 总裁汤姆墨菲(Tom Murphy),甚至是巴菲特的姑姑爱丽丝·巴菲特(Alice Buffett) ,老巴都能像一个超级大喇叭,把他们的故事讲的活灵活现。

把真理用不同的故事传播给大众的人总是会受到爱戴,老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更给他和他身边的 CEO 们带来了一大群信徒。

在 2022 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92 岁的巴菲特说道:“我常常把伯克希尔看做一幅画,它的大小是无限的;它有一个不断扩大的画布,我可以画我想画的东西。”原来,投资是门艺术。

我想这已经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总结了,他以一个超级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大家聚在一起,和大家一起在这块画布上自由创作,主要创作者其实是他身边的那些 CEO 们,而老巴就在旁边一边大量阅读,一边喝着可乐写段子

鲍勃大叔曾经疯狂呼吁,在 21 世纪能干大事的不应该是大团队,而应该是无数彼此协作的小团队。从这个角度看,巴菲特才是那个真正把敏捷思想成功落地的大师。

芒格就更有意思了。作为一个经常坐在巴菲特身边吃糖的老头,芒格的思想更加接近中国道家——无为而治,他比巴菲特更无为。这背后的大智慧,来自芒格在跨学科认知方法上的造诣。

芒格在 1998 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同学聚会上演讲时提到:“在商界和科学界,有条往往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两步:一、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二、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去行事。对于非常严格地遵守这种基本治学精神与方法所具有的价值,我打算用我自己的生活来证明。”这是跨学科认知的精髓,永远应当去关注那些不变的道理,先直击本质的变化,再就此展开。

很多人对多元思维的理解,是要去做斜杠青年,看到啥学啥,这实在太过草率。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的本质,是要 “Less and Less, Better and Better”,把事儿越做越少,越干越好

这一多一少,是不是又有道家那味儿了。

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十多年前,第一次读了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自传《失焦》,又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

罗伯特·卡帕这个名字就是个意外。卡帕是犹太人,但犹太名字在欧洲不受待见,因此取了卡帕这个艺名,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地道美国佬。

几年后,一场意外,他的经纪人兼女友姬达·塔罗(Gerda Taro)在西班牙战场身亡。这场变故让卡帕从此专心投入了全球各地的战场拍摄。卡帕的照片,固然有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影子,但也并不拘泥于漂亮的构图。他更加随性,喜欢抓取那些不经意的真实瞬间,甚至包括了二战诺曼底登陆时的画面。

据说拍摄诺曼底登陆的胶片本来有 100 多张,但因为冲洗胶片的意外,只有几张模糊的照片保存下来,但张张传世经典。

二战结束,卡帕回到美国,战后失业无所事事,直到遇到了女明星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跟着她去了好莱坞,一切似乎就要圆满了。

但意外的高潮来了,卡帕拒绝了褒曼的求婚,回到了战场继续拍摄,理由是他不想停下来。

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听起来励志且鸡汤。但卡帕在 1954 年的越南,不小心踩了地雷,真正为这句话付出了代价。这是他最后一次意外,他再也没机会拍照片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可能恰恰是因为靠得太近了,容易出意外。

卡帕这样的人,一生都是意外,但并不影响他成为我排名第三的偶像。

生活哪有那么多确定性,谁也不知道意外哪一天到来。谁不是天天被意外陪着过日子的呢?

史蒂芬·肖尓(Stephen Shore)

与巴芒二老类似,在摄影这件事情上,肖尓教给了我 Ops 的方法。

在对摄影的理解上,肖尓在他著名的《照片的本质》中提到:“摄影实际上是一门分析学科。画家从空白画布开始作画,摄影师则从混乱的世界中开始选择图像。”我很想再加一句,伟大的投资家例如巴菲特,从经营一门生意这块画布开始自由的创作。

任何照片,都可以从它的物质,描述层面,心理的层面去进行解析,平面的构成、凝固的时间、照片的材质共同决定着一张照片向读者传达的信息。作为摄影系教授的肖尓,以极其简洁的语言编写了这本教材,就如同照片媒介对信息的传达一样简洁、有力。

肖尓一生非常主动,从十几岁时开始,就主动学习摄影,主动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联系,主动与 MoMA 的摄影主任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联系,主动用 8 x 10 大画幅创作,主动拥抱一切新鲜想法,主动反叛了整个时代。

我常常把史蒂芬·肖尓对时代的反叛和森山大道、鲍勃·迪伦(Bob Dylan)、或者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相提并论,这没毛病。但这种反叛在肖尓这里体现的更加平静而自由,一切那么自然和顺理成章,没有花哨的噱头,没有哗众取宠。

所谓大师们对时代的反叛,并非刻意制造对立,有意而为之。它更像是一种尊崇内心的行为,仅仅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只要足够专注,你就必定能够反叛时代。

其实肖尓的一生与卡帕一样充满了各种意外,他俩的结局却完全不同。

芒格的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让我理解了努力的方向,卡帕的意外人生让我学会了观察边界。我从肖尓这里才真正学到如何脚踏实地的分析一门艺术,如何分析那些接近艺术的事情,以及如何脚踏实地的分析一切事物。

面向任何平凡的事物,只要真正热爱,就有能力从繁杂的信息中抽象出一些简单却直击人心的长久的美。

肖老爷子今年 77 岁高龄,依然还在巴德学院当摄影系主任,依然还是个老顽童,不但还在用手机、大疆无人机拍照、出书,而且还没事儿就在 Instgram 上发发帖子、闲聊几句。

bookmark_border艺术、金融及艺术培训

今天聊到一个话题,艺术和金融是不是两个极端。

“艺术和金融确实是不一样的领域,甚至是两个极端……投身于自己原创音乐制作人或者极少数狂热音乐爱好者,他们靠自己热爱的音乐就完全可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不会对物质追求太多,能维持体面生活就可以了。甚至很多文青,艺术家会觉得谈“钱”很俗气。这和金融总想着怎么赚钱是相反的。”

“我不知道艺术培训的边界在哪,但这两年因为疫情还有中小学升学分流,人人都搞文化课去了,艺术培训行业很惨淡。”

“所以一个学了金融的搞艺术的,可能就能一边儿赚好多钱,一边儿在艺术上自我实现?这也许就是行业跨界后的突破?”

这是个非常好的话题,聊聊我的想法。

做事跟赚钱本身应该没有冲突,金融和艺术也不是两个极端,本质是关于悦己和利他的话题。

如果把艺术或者金融或者培训都看成一份事业,那么只要做得足够好,都能赚钱。

专注热爱的事业比如音乐创作,觉得赚不到钱,只有一种可能是事情做的还不够好。“好”必须是利他的,让别人觉得好,在现代商业社会,大把机会让你赚钱。

干金融搞投资的人也有很多根本不赚钱自high的,因为根本没有赚钱能力,或者纯粹是骗子,太多了。

相比悦己,利他更重要,只有长期利他的给予者,才能不断获取新的营养,形成正反馈,也让系统熵减,从而走向持续成长。如果一个商业模式无法利他,它就不可能长期持续;如果一个艺术品只能自high,它最终也只能被人忘掉。无法永续的,必将走向灭亡。

莫尼什·帕伯莱在聊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时说:“如果我们想玩无限游戏,我们必须成为给予者。我们不能带着’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的想法去做某件事。有时候我和某人聊天,他们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果我是一个给予者,我就会帮助那个人。我不会去想,花费这个时间对我有什么好处。因此,为了玩无限游戏,我们需要成为给予者。”就是这个意思。(https://mp.weixin.qq.com/s/s0fzcQlNqRNlaBs8oLpLFg

“谈钱很俗气”的自我安慰,只是不想或者不会把事情做得足够好的借口。

干金融的跟搞艺术的本质上没区别在 2022 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把他的伯克希尔公司比喻成艺术品:“我常常把伯克希尔看做一幅画,它的大小是无限的,它有一个不断扩大的画布,我可以画我想画的东西”。

巴菲特同样是“不对物质追求太多,维持体面的生活”的典型代表,很多金融大佬、企业家都是这样。把精力放在专注创造价值,同时专注赚钱上,是最有趣的事情。艺术或者金融或者培训是不同的手段,赚钱是你打造的产品的利他程度的衡量结果。

“不对物质追求太多”,严格意义上是不对表面上那些对自己事业无关的物质追求太多,一个小提琴家会花大价钱在小提琴上,一个投资家会把自己的钱都投资在公司股票上。钱是这样,精力也是这样,把钱把精力都花在热爱又擅长的事业上。这些投入都会产生更高的回报,然后循环往复,直到某种能力极限。

金融资本家的工作就是通过资本配置,把同样的东西换个包装,做个摆盘,放到更加能够体现其价值(并且赚更多钱)的位置上。所以“一个学了金融的搞艺术的,就能一边儿赚好多钱,一边儿在艺术上自我实现”,我觉得没毛病。

艺术培训行业的惨淡,一方面是现在教育行业价值观的确有些问题,把升学作为唯一追求,但这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柏拉图说的:“我会教孩子们音乐、物理和哲学,但更重要的是音乐,因为音乐以及其他艺术的模式,都是学习的关键”,那么你得想办法让家长也明白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你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我们的美学教育一直是挺缺失的,我可能是到工作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但后来我的确发现从各类艺术中获得的各种模式让人受益匪浅。

如何真正从艺术培训中提取到一些模式,帮助提升学习,还能应用在孩子们的文化课上,提升文化课水平,而不只是学会一些肌肉记忆会谈几首曲子,这可能是现在的艺术培训老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做到这一点,也就实现了利他,算得上“好”。

以及推广到成年人的艺术教育,如果能够让成年人也从中受益,这个市场更不小。

这个事儿听起来很好玩,以我自身经验来看也可以做到,值得试试看。

bookmark_border如何经营软件公司

最近一口气看了几本关于软件公司发展的书,包括:《微软风云:见证软件帝国的成长、迷茫与创新》、《软件业的成功奥秘》、《Salesforce传奇》等等,大致梳理了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全球软件行业的发展脉络。

我自己有过几年软件公司的运营经验,但并不太成功。回头来看,虽然当时误打误撞赚过点钱,但我几乎犯过所有那些失败的软件公司容易犯的错误。而且那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错误,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

我已经转行金融投资有几年时间了,站在现在这个时候,我更多思考的是假如还能再来一次,该如何运营好一家软件公司?

软件产品的低边际成本很低?

不管是传统 IT 外包公司、一个刚刚有了BP的初创公司,还是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只要他们靠卖软件或服务赚钱,本质上,他们都是“软件公司”。至于是“toB”还是”toC”,是不是用了 AI 或者区块链,是不是 SaaS 模式,都不重要。软件公司就是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有它固有的商业特点,这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

商业本质是交换。假如我有一个梨,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在市场上做了交换,然后我就有了一个苹果,你就有了一个梨。但是,假如是在软件行业,我有一个梨,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在市场上进行了交换,那么我就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也拥有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软件是信息,信息能够轻易被复制,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非常低,这就是软件公司作为一门生意最大的特点之一。

对软件公司来说,制造成本几乎不存在。在 1990 年代,一家 10 亿美元的软件公司,只需要一台 CD 刻录机,就足以每天制造几百张 CD 光盘,解决掉所有的“生产”问题。生产第一张 CD 也许需要耗费几千万美元的研发成本,但生产第二张 CD 只需要几美元。这个例子已经古老了,如果放到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大家应该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不可否认,这种低边际成本是软件公司的巨大优势。这意味着一家好的软件公司,是可以实现“躺盈”的——你只要把软件代码写好,传到互联网上,然后就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蹭蹭蹭往上升——这是不论公司经营者还是投资人都希望看到的完美结果。

因此,人们曾不遗余力地把资源投给软件公司。微软、SAP、谷歌等等巨头的成长故事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哪怕前期投入几亿几十亿美元进行研发,都可能是值得的。

不只投资人那么乐观,软件公司的经营者也容易那么乐观。但即使这样,现实还是很残酷,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你必须要教客户做事

软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以软件形式存在,与硬件相比,软件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用来把玩,也没有装饰功能,更无法用来炫耀。

虽然软件本身的复制成本很低,但是软件的功能只能在业务中体现出来。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只有在每个具体客户生活的具体行为场景中,软件的价值才会被体现出来。

对客户来说,一旦购买软件,未来很多年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就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卖软件给客户,就是要“教客户做事”。这有点不太好听,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卖出 CD 光盘或者客户下载软件包,仅仅是产品交付的开始。客户对软件产品的学习,然后对自身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客户最终意识到通过使用软件达到自身目标,获得成功,这些工作其实都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

对不少软件公司来说,这些工作仅仅被当做客户服务的一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家可能更喜欢把关注点放在先进的技术、炫酷的界面、产品功能的先进程度上。

但是,“教客户做事”这件事儿如此重要,事实上它可以排上经营软件公司的核心要素第一位。如果你刚开始读关于微软或者 Salesforce 的历史,甚至会有一种错觉,为什么他们都在讲营销?而不是讲技术。

不论是早年的微软、SAP 还是 Salesforce,都在营销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教客户做事的工作贯穿了一家软件公司的经营全部过程。从前期宣传、产品定义、到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维持,都离不开这项工作。我们只是笼统给了它一个“营销”的叫法而已。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从财务角度看,你就会发现其实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并不低,要想真正赚到钱,你必须不断的投入金钱和时间,去教客户做事,并让客户持续取得成功

让自己成为顶尖的行业专家

教客户并不容易,客户得让你教,你还真能教给客户些东西。你只有让自己真正成为行业专家,才能做到这一点。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其中一些规则可能隐藏的很深,只有那些真正在这个行业中赚钱的人才知道。作为一个软件公司,你可能很难了解这些细节,甚至你的客户都不一定了解细节,要知道,这些规则可是行业中真正赚钱的人的独家秘籍。

但不论如何,你还是得必须得搞清楚这个行业是如何运行的,搞清楚其中的关键角色,尤其是那些利益相关人。特别的,你需要去跟行业中那些真正赚钱的人打交道。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你必须意识到你的任务是改变这些规则,这会改变他们赚钱的方式,所以你必须非常注意他们的利益和想法。所以,你必须成为真正的行业专家。

作为软件公司的老板,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非常重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去跟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人聊聊,再问问他行业中是否还有其他优秀的参与者,如果有,那就再去请教学习。

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业专家,再设计出能够解决痛点,改变行业现状的软件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就是这么个过程。

如果你原来已经有某个行业的工作经验,而且已经获得一些成功,那你可能更加会知道怎么做,这是非常值钱的加分项。

同时,与顶级的行业咨询公司合作,也是不少软件公司选择的方向,另外,作为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板,也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任何雇佣真正的行业专家的机会。

虽然上面说的这些看起来主要针对的是商业软件,但即使对于大众软件,道理也是相通的。

回想乔布斯开发 Macintosh 的过程,他在辍学期间无意中上的书法课功不可没。乔布斯字体与排版设计的知识,使得苹果在这方面超出竞争对手,也使得苹果成为 GUI 时代的行业专家,这不仅让苹果产品成功占领了桌面出版市场,还给苹果带来了一大群死忠粉丝。

如果你的客户能够从你这里学习到一些知识,并通过购买软件产品实践,然后发现它很有效,那么客户就会成为你的粉丝,再也离不开你。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以行业里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客户来说,软件是一种杠杆,你必须保证杠杆方向正确。

做好知识管理,积累知识复利

对于一家软件公司来说,知识是你的全部资产,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要规划好知识管理这件事。

第一步是选择好知识管理的工具,倒不是一定要在工具选择上花多少精力,重点是在整个公司都要有称手的统一的工具,然后跑顺流程。

一个衡量流程是否通顺的标准,是当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时,公司的任何员工是否能够及时从公司知识库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做出客户满意的回答。如果想增加点难度,还可以试着在新员工身上尝试这个测试。

表面上看这只是销售管理的一部分,但如果你意识到上面说的”软件公司就是要教客户做事“,那么这件事就重要了。绝不仅仅只有销售团队需要知识库,软件公司的每个人都有必要浏览、学习,并积极贡献建立知识库,这是软件公司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产

微软公司在早期会向所有一线销售人员分发销售演示文档、最新的战略产品信息、市场营销计划和政策、公司目录、定价信息以及人力资源文件等资料。这听起来不错,但很快销售人员就发现他们逐渐变成了档案管理员,要管理好这些文件资料成了非常重大的挑战。

后来微软公司开始把这些销售资料制作成一张CD光盘,定期提供给销售人员,这成为了当时微软百科全书产品的前身。不仅如此,针对开发人员、IT人员也都会提供最新版本的参考资料,这也成了MSDN的前身。

这些努力都为微软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不论是公司员工还是客户,人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到知识是有限的。一个良好的知识库就像是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能够让公司如虎添翼。对内提升公司自身知识积累水平,对外它能提升客户使用软件产品的效率。

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存在复利。当你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再学习更多的知识边际成本就会变低。从商业角度上说,这意味着学习曲线能够为公司积累出长期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客户那儿就是使用习惯与客户粘性。

持续建设知识库的过程,也是软件公司自身发展并逐步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这对公司的长期经营至关重要。

建立客户社区,与客户在一起

软件公司要想尽办法一直客户呆在一起,在互联网发达的 SaaS 的时代,这更容易,也更重要。

前面提到过,如果客户通过你的软件获得成功,就是你最大的机会。尤其要注意那些认可你的重要客户,那些本身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并赚大钱的客户,耐心的服务好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在解决你自己的发展问题。

除了行业巨头,还要特别在意那些有巨大影响力的客户,比如明星、媒体或者是学校等等。他们就是星星之火,成功的客户会给你带来更多客户服务好他们,他们也许就会成为你的品牌代言人,为你带来更多客户,甚至成为你的客服,你的开发。

与客户待在一起还可以解决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保能真正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的需求。一套软件产品被卖给客户公司,真正使用软件的人可能会复杂的多,通常并不是老板本人,也不一定是 IT 工程师,而是一线工人或者前台接待或者其他什么人。他们的真实想法也许与跟你签合同的人完全不同,客户社区是个很好的渠道,你能够有机会直接融入客户的讨论,洞察细节,从而持续改进产品。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这件事在 SaaS 时代更加容易了,Salesforce 从 2004 年开始建立起线上社区,搜集成千上万客户的直接建议,这种做法行之有效。Salesforce 也将这种做法作为其销售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推广给戴尔、星巴克等客户。

如果你足够关心你的客户,你的客户也会保持关心你的发展,不仅如此,你的客户也会保持关心你的其他客户,甚至你的对手也会一起关心你,你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关心你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客户社区的魅力,与行业中最优秀的一群人待在一起,一起探讨如何改进这个行业。

不过,很多公司却失败在过于看重“做平台”上。想象一下,你只需要到人头攒动的酒吧里大吼一声“今天我买单”,你就可以轻易聚集起一大群冲动的潜在客户,其中也许还有明星大腕儿,似乎你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用户社区,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这很容易带来成就感,但你最好还是保持清醒,别忘了软件公司真正的任务是为客户们带来有价值的服务,然后让他们长期付钱给你,标新立异本身不是目的。

不管怎样,故事的最后是你提供产品和服务,然后客户们付钱给你。大家一起用软件持续改善业务,然后一起赚到更多的钱,这是一个美妙的互惠共赢的过程。

用好每一分钱,做长期正确的事

只要认识到软件公司并非是”写一次代码,数一辈子钱“的印钞机,软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似乎就没那么优秀了。你必须不停地投入,才能持续运营业务。

从财务上看,我们更应该将一部分营销费用计算为软件公司成本的一部分,对公司的任何一笔投入都应该认真思考投入产出比。软件公司实际的边际成本并没有那么低。

这里的产出,不仅指的是研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也要包括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包括更好的了解客户,让更多的目标客户知道公司的产品,让潜在客户试用公司的产品,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培训服务以及社区,从客户的到反馈等等——还是那句话,这些内容都属于营销没错,但营销就是产品的一部分。

软件公司通常喜欢凸显个性,效率至上,这没毛病。适当使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手段是有效的营销方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杠杆,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Salesforce 在早期曾有不少著名的营销噱头,比如到竞争对手的销售会议会场外组织假“游行”,以宣传自己产品,又比如用击落战斗机的画面作为广告宣传,以隐喻传统软件的终结等等。

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投入,是投入时间精力与金钱,去鼓励客户讲述自己成功的故事,如果可以还可以借媒体放大。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一定是不适合闷声赚大钱的,不要害怕发声,你必须想办法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让听众要么成为你的员工,要么成为你的客户,要么成为你的社区成员。

再说说研发效率问题,直到这里,我才第一次开始提到研发。这并不是因为研发不重要,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公司最大的成本可能还是研发成本,尤其是在初期。

之所以先讨论营销、客户、知识管理这些内容,正是因为作为软件公司,降低研发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方向性的错误,少做无用功。优秀的研发人员的薪水通常不低,如果产品本身南辕北辙,那么越努力,投入的越多,损失也就越大。研发投入还只是一方面,如果再想到已经投入的营销成本,客户的教育培训成本,甚至是老客户的使用成本,你就一定能意识到研发方向偏差带来的损失将会是多么巨大。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制作软件的过程允许失败,但这会带来错觉,公司难以及时发现错误——反应过来可能已经晚了,公司可能会突然之间就陷入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对软件公司而言,宁愿迅速失败,也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太久。尽一切努力聚焦,把钱花在刀刃上,做长期正确的事,是软件公司的头等大事。

雇佣最优秀的人才

软件行业的竞争,除了客户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是让一家软件公司立足的根本。如果想让自己成为行业专家,你的公司里就得充满“行业专家”。

作为老板,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并识别出关键员工,然后照顾好他们,并给他一个为公司工作的理由。关键员工是那些拥有最核心的专业知识(研发能力),或者能搞定最重要的客户(销售能力)的员工。对关键员工来说,他们自身能力很强,也很容易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除了合理的薪水和股票以外,他们留下来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更多还是来自公司的价值观与文化,也来自老板自己。

你甚至可能需要把一半的精力花在招聘上。让最优秀的人为自己工作是软件公司老板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做不到,那就先招聘一个靠谱的 HR 总监,Salesforce 就是这么做的。

在关键员工之外,雇佣任何新员工都应当关注投入产出比。之所以要专门提出这句话,是因为对于软件公司而言,几乎所有的研发、运维、销售工作,都可以找到外包公司,这也能够省下大量的精力,让自己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服务客户和招聘关键员工。

但是一旦发现招聘新员工是划算的,就应该开足马力招聘这往往发生在产品成熟阶段,如果关键员工已到位,产品已发布,你就需要迅速扩张以占领市场。不过即使这样,也别忘了始终严格执行考核机制。

软件公司的另一个特点是员工流动。这个行业的员工离职与应聘都显得更加容易——干的不爽,电脑一关就可以走人。但是,作为老板应该意识到,员工的高流动性对于软件公司来说既是“危”也是“机”

员工流动也是公司知识管理建设水平非常好的验证场景。如果公司的知识管理做的足够好,那么非关键员工的离职并不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太大的影响,新员工也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文化。甚至,你还可以利用员工的流动促进公司知识库的建设,员工的流动会带来市场上的新鲜空气,这是公司有机会加以利用的。

软件公司就像一个过滤器,按照自己的标准不断吸收和加工来自市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等的知识,于是这里再一次彰显出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决定了哪些知识会被沉淀,哪些被抛弃。

别忘了,这些软件公司沉淀下来的知识,也是吸引顶尖人才加入的重要资源。

最后

软件可能是20世纪末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从此有了凝结知识并高效服务生产的工具(上一次可能是印刷术)。

软件的出现孕育巨大的机会,几十年来,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技术进步没有停止过。但经营一家软件公司很不容易,它终究还是一门生意,经营者要追求的还是长期稳定的赚钱

技术是打江山的利器,知识和人才是软件公司的重要资源,对客户的理解与高品质的服务才是守江山最好用的东西,这一切集合在一起,才会打造出一家好的软件公司。

一家好的软件公司,只要一提到它的名字,就应该让人们联想到优秀的价值观,行业中顶尖的知识积累,以及背后一大群成功的客户。

bookmark_border竞争优势的量化

昨天参加了芒格书院的一场共读分享活动,其中提到一个问题:如何量化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产生利润的能力

既然大家已经意识到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技术领先、成本优势、规模经济效应、客户锁定等方面,那么自然就会想到,是否可以用某种方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大程度进行量化?

我们会发现似乎有的优势比较容易量化计算,例如成本优势就可以来源于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规模经济效益也大致能够通过一些数据算出来。但是类似于技术领先,客户锁定这样的竞争优势,则更多只能定性分析,即使你能大致判断两家企业孰强孰弱,你也很难对其进行精确量化。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芒格常说:“总是把事情反过来想”,我觉得把问题反过来思考可能更清晰——试着自下而上的重新看待整个企业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企业最终还是生意,赚钱能力是衡量生意好坏的标准。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得”ROIC>WACC”,通俗的说,如果把企业想象成一个方盒子,左边投入资源,右边产出商品,产出商品的价值应当大于投入的资金成本,如果企业实现了这一点,就是”创造了价值“。

那如何理解竞争优势呢?实际上,企业产出商品的价值超过投入资金成本的部分正代表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想象一个竞争优势为0的企业,它不会创造任何价值(也不消耗任何价值),这意味着对于它的客户来说,直接从上游采购商品并加工或者采购竞争对手的产品与采购它的产品成本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并不会有动力与这样的企业做生意。很明显,这样的企业也一文不值。

这里提到了企业的价值,也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它代表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现金回报。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来看,企业利润最终应当以现金形式产生回报,因此如果拉长时间看,我们姑且可以将利润和现金看成一回事儿。

对企业经营来说,客户获得价值而企业产生利润。当且仅当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时候,客户才有动力采购它的产品或服务,让企业获得产生利润。简单的说,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当前产生利润的能力

有了以上理解,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代表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着时间的积累,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如果我们认可这样的结论,那么从结果来看,量化企业竞争优势就很简单了,它等于企业每年产生的利润数字

任何生意都有竞争优势

但这并不解决问题,这只是”对着后视镜开车“,而我们更想要的是预测未来的方法。

要分析一个复杂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们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生意进行拆分,这种拆分并非按照供给成本、客户锁定这种维度,而是将生意本身拆分的足够小,微观的来看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方圆5公里都没有商店也没有手机信号的篮球场边,有一个卖矿泉水的阿姨,她有能力将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以5块钱卖出去,这种获利能力体现了她的竞争优势。对其量化分析就简单的多,如果你也在那里卖过两个星期的矿泉水,你能很容易的大致估算出一年的利润总额。

但实际场景中,之所以我们很难量化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是因为一家公司的业务远比披露出来的复杂。一个公司的业务实际上由无数个不同的小生意组成的。拿沃尔玛举例子,同样包含卖饮料的业务,不同的门店,不同的时间,卖饮料的生意都不同的,而且它的各种生意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协同效应,分析起来就远比篮球场边卖饮料得阿姨复杂得多。

不过这个思路本身没毛病,不论如何,只要最终能够将饮料卖出去完成成交,就代表了在那一刻,那个细分的生意对那个买单的特定客户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碾压了竞争对手,不论这种优势来自于低价还是协同效应还是品牌等等,是一系列的效应叠加,导致了最后客户买单的结果。

产品差异化与整体竞争优势

产品的差异化是这些一系列效应叠加的结果,也是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虽然一瓶矿泉水并不稀奇,但一瓶在大热天的太阳下,存在于5公里范围内没有杂货店的篮球场边的矿泉水,就有了明显的差异化。在那个细分的市场里,差异化的产品意味着根本没有对手。

这是小的,往大了说,台积电的芯片制造能力,茅台酒在商务酒局上的品牌效应,或者苹果手机在用户心目中的心智地位,都导致了产品差异化,一切竞争优势都来源于这些产品差异化的能力。

但问题就在于,大多数生意在足够细分的场合里能够拥有产品的差异化,但一旦扩大生意范围,产品差异化就可能荡然无存,竞争优势随之消失,直接结果就是客户流失

如果要量化一个生意整体上的竞争优势,我们就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当生意范围扩大时,产品的差异化就丧失了?

地域与客户受众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影响,比如茅台酒一旦到了国外,就丧失了需求侧用户心智的优势,文化上的不同让原有的竞争优势当然无存。比如篮球场边的阿姨,如果到了超市里还做同样的生意,就没了竞争优势。

时间的变化也会带来生意的改变。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带来新的变化,包括在供给侧或需求侧,例如到了21世纪,网购兴起让沃尔玛的生意扩张大大受阻;天气变凉可能会使得球场边买饮料的需求大大减少。

好的产品能够在扩大市场的过程中保持自身差异化。优秀的产品甚至能够加强自身的差异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企业拥有竞争优势,那么这个市场迟早都是他的,竞争对手迟早会被熬死。

因此,我们只要搞清楚企业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的市场容量就行了,只要人是理性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细分市场中的所有客户都应该会选择它。

按照这个思路,不论是技术领先还是成本资源优势,不论是客户锁定还是规模经济效益,最终都落在差异化产品上。差异化产品的市场规模,直接决定了整体竞争优势的强大程度,这也是竞争优势的一种量化方法。

最后

当然,即使这样思考问题,我们依然难以得到精确地量化结果。不过,我们本来也并不需要精确地量化结果,我们更需要模糊的正确答案而非精确地错误数字。如果反过来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定性分析一门生意,也就足够了。

bookmark_border普通人的特许经营

tl;dr

我写这篇文章,想聊聊特许经营这个话题。

经营这个事儿,跟小到个人发展,大到行业变迁、国家竞争,都息息相关。经营有方,自然轻松加愉快,但经营不善,就是一地鸡毛。问题是到底应该如何“经营”,似乎学校从来没教过,但这件事儿其实很重要。

特许经营的内涵非常丰富,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并付诸实践,不仅对成功经营有帮助,也能让经营这件事变得容易起来,当然还能帮助赚很多钱。这不管对于个人成长还是企业经营,都是如此。

好生意

“特许经营”这个词来自英文“Franchise”,这个翻译可能并不准确,在字面意义上,“特许经营”很容易被理解为加盟生意里的经销权——人们会想到银行、电力、或是其他公用事业中的政府牌照之类的东西。这些当然是特许经营的一种,直观的理解,特许经营权是一种被权力拥有者赋予的特殊权力,具有“只能你做,别人不能做”的排他性

但它远不是全部,我们经常提到的特许经营内涵要更广泛。“被权力拥有者赋予”并非必要条件,权利拥有者实际上是个巨大的单一风险,没有了对它的依赖,特许经营才更加牢固长久——我们可能更加喜欢研究那些并非通过“被权力拥有者赋予”而产生的特许经营。

巴菲特在 1991 年致股东信中,简单明了的概括了特许经营的特征:1. 被客户需要,即有真实需求; 2. 它的客户认为找不到替代品,即产品差异化; 3. 不受价格管控影响,即有定价权。通过观察这三点特征,我们能够清晰的将有特许经营的生意和一般的生意区别开来,特许经营的生意意味着经营者“一直在赢”

特许经营是如此重要,巴菲特甚至把“生意(Business)”和“特许经营(Franchise)”这两个词并列对待,你的经营如果没有“特许经营”的特征,那它就仅仅是一桩“生意”。

特许经营的能力被巴菲特称作经营护城河。《巴菲特的护城河》这本书用许多案例剖析了这种特许经营的来源,包括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成本优势、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等等。实现特许经营,有经营护城河的企业,往往成长的更快,长期存活的可能性也更大,这也就带来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特许经营这意味着当你与竞争对手付出同样的努力时,你能获得更多回报,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就像游戏开挂一样,谁不想轻轻松松获胜呢?

总之,特许经营、护城河以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指的都是一个东西,它们定义了什么才是“好生意”

复利

从数学上看,复利不过只是一个简单的算式,但从商业上看,复利有更丰富的含义。

生活也好,生意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游戏。从一出生起,我们就开始不断投入精力和时间,长大后,或许能赚到些钱,再不断将赚到的钱投入更多的事情里去。这些投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回报,而复利代表了一种获得指数回报的模式。

特许经营和复利是相互促进彼此成就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复利是企业特许经营的能力的重要来源。过去的积累的那些东西形成了经营者的特许经营能力,它将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特许经营能力又对企业带来超额回报,这些超额回报提供了积累复利的可能性,持续加宽特许经营的护城河。

这成了一个高速转动的复利飞轮,它给生意带来的是指数级而不是线性增长。这种增长的可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超过人的想象。在弱者角度来看这并不公平,就好像有人在考试中作弊一样,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市场中的竞争本来就是开卷考试,人家利用历年的积累来参与竞争并获得成功,这再合理不过了。

实现复利的核心在于把精力放在那些做一次投入,长期起作用的事情上。有些投入当下带来的利益或许吸引人,但并不一定带来长期收益。从长期收益角度去思考问题,是指导经营决策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经营是一种关于选择的艺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选择做有复利、能累积优势的事情。做有复利的事,事情就会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钱也会越来越好赚。

能力圈

对于如何建立特许经营这个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持续时间、适用范围、他人影响力三个维度来思考问题,进行抉择。

第一个思考维度是持续时间,它指特许经营能力是否有比较长的保质期。举个例子,假若你在20多年前就投入努力并学会了编写计算机程序,并建立了一个为客户制作漂亮网站的生意,这显然是一种特许经营能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不断变化,你学习到的知识逐渐过时淘汰,这条护城河也就在不断的被侵蚀。有的能力保质期长,有的则保质期短,这一点直接影响到投入的长期回报。

第二个思考的维度是适用范围,它指的是你所投入获得回报能适用在哪些领域。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学生时代投入时间去学习数学、物理、语文、外语等,之所以这些知识这么重要,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大的适用范围,值得我们更多做投入。

这个世界不断变化,这些知识大概率会一直有用,在这些东西上做投入,也就更容易产生长期复利。不过,有时候适当缩小适用范围也是很好的选择,人迹罕至的领域往往竞争更少,这有可能更加容易让你保持“一直赢”。

第三个思考维度对他人产生影响力的大小。不论投入的是什么,最终我们都要服务他人并并创造价值,因此如果把精力投入到未来可能影响更多人的东西,那么它也更有可能长期为我们持续产生回报。乔布斯在苹果公司设计产品时常常会说:“我们要考虑的是所有人”,这成了苹果产品的重要基因,也成就了苹果。

不过这也不绝对,同样如果无法服务广泛的客户,专心服务好更少的人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论如何,对他人更广或更深的影响力,都是影响我们决策重要的组成因素。

还是要记住,拿捏取舍这三个维度的目的是保持一直赢,因为这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特许经营,这也正是能力圈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什么护城河、特许经营只与那些非常优秀的大公司有关,离我们很远,事实上不是这样。

研究市场定位的特劳特曾经提出:“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在消费者心中是谁。在顾客心智中树立在某一细分领域,你是第一的形象。”在能力圈内,你所向无敌,斩获超额利润,然后将利润用来持续扩张能力圈,加固护城河,就形成了复利。

所以其实能够产生复利的事情很多,生意的大小并不影响是否产生复利。能力圈的概念,既适用于优秀的大企业,也适用于任何企业的经营决策,还适用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发展。尤其是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能力圈情况下,有了富余的时间和金钱,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拒绝浪费,小心翼翼的控制投入的方向,持续扩张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再投入的过程,依然可以衡量上面三个维度的回报,第一,再投入的东西是否能带来更长期的回报;第二,再投入的东西是否能适用于更大的范围;第三、再投入的东西是否能带来更广泛或者更深入的对他人的影响力。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说法比如:“这都是利润,随便花”,“开心就好,及时行乐”,“赚钱就要靠赌”,“成功就要靠多元化”等等的观点,那都不正确。经营者应该专注于寻找具有持续加深护城河并有复利效应的事情,然后持续做下去。我们得确保自己已有的优势能够为每次新的扩张带来好处,并通过积累获得优势,并且每一次扩张都获得新的第一,就这么一直赢下去。在这个过程里,特许经营能力也得到不断加强。

个人选择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首当其冲的重要事情就是学习知识。知识就像做饭用的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的投入,终生学习是必要的。你永远应该把时间聚焦在学习和积累那些能够扩张自己能力圈的知识上。

要强调的是,学习不只是上课读书,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事情都关于学习。哪怕是看电影、刷短视频,或者是旅游,逛街,吃饭,这都是在接受信息并学习的过程。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打算在这些事情上面花钱或者花时间,都应当多思考一下这件事儿是否能带来更多的知识回报,以及同样投入这些时间,是否能有更好的选择。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积累影响力。影响力也是一种能够带来长期复利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不光知道自己的名字,也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这是长期提升自己特许经营能力的好办法。不论是写作、演讲、社交甚至做广告,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发光的金子也得让人看见。

还有一项投入是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巴菲特用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一辈子只唯一拥有的一辆车,而且要开一辈子,我一定会把使用手册反复读五遍,然后我会把它存在车库里,只要有一点刮痕,就会立马去修理,因为我不想它生锈坏掉。我会把它当做宝贝一样,毕竟这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没错,身体也一样。

除此之外,不可忽略的一种投入则是购买资产。如果上面说的那些都是积累无形资产的话,这里说的就是购买房产、股票等等有形资产。通过各种方式将积累的金钱或者别的资源用来购买有形资产,也是重要的加强你的优势,拓展能力圈的方式。

比如买一套位于大城市好地段的房子,这就会大大提升你在工作选择范围上的优势;比如拥有优秀公司的股权或债券,能够给你带来长期的现金流,解决后顾之忧。再比如你的工作是内容创作,那么不断地购买专业书籍、高级电脑等生产工具提升工作效率,都是非常好的长期投资。

不可忽略的是,同样的资产放在不同的人手里,带来的长期回报是不同的。就好像同样拥有一套上海市中心的房子,有的人能因此获得一份高薪工作,获得高额回报,有的人则无法做到。这其中的差别正是特许经营能力的差别,你的知识水平、影响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这些无形资产都会带来对于有形资产运营能力的差别。

当然,涉及到购买资产还一定会涉及到投资回报率。回到复利的概念,尽量让购买的资产长期发挥作用,就能够提升资产在自己手里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渐渐的,你就会发现同样投入那么多钱,获得的回报将远超竞争者们,这又带来更多获得资产的机会,实质上这也是一种特许经营的能力。

虽然这里是以普通人为例,但是这些方法不仅限于此,道理是相通的,一切经营之事,都应如此。

bookmark_border从汽车到互联网:制造企业管理体制变迁

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人类有了先进的工具、有了代替人力的机器,生产力极大提高。问题也随之而来,人类该如何与机器协作,生产该如何被管理?从企业角度,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乃至生死存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学科——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企业管理需要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的帮助,也需要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科学等知识,与此同时企业管理活动最终还要与人打交道,这又是一门人文学科,离不开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

大批量生产模式

在20世纪初,福特将流水线模式引入汽车生产中,形成大批量生产模式,使得汽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这种生产组织的方式也很快普及到各个行业,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人们发现,如果将异常复杂的商品制造工作拆解成若干项可以简单重复的标准化动作,然后安排给不同的工人进行大批量生产,再通过流水线组装,就可以让整体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这就是大批量生产模式。具体来讲,在一条流水线上,管理者充当生产计划制定者的角色,拆分复杂的工作直到变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如果某个任务依然复杂那就再次拆解,如此循环,直到每一个任务都分解不下去且可以由一个人熟练完成。这样形成了标准化的任务模板,接着管理者根据工作任务设计相应工作岗位,再针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培训工人即可。每个工人就像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管理者的工作则是督促和检查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

之所以这么做能提升效率,是因为标准化动作会大大降低工人的学习成本。以汽车这样的复杂产品为例,一个工人要学会所有环节的装配几乎不可能,但有了标准化流程,一个工人仅仅需要学习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样培训大批量熟练工人就成为了可能。另外,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普及带来了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这也大大减少了大批量生产中零部件搬运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大批量生产模式中,管理者做了这么几件事儿:

1.拆分:将任务拆解并形成标准化的模板;2.培训:针对每个任务培训对应岗位员工;3.检查:督促和检查员工的任务完成结果。

这样的管理思想来自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科学管理系统,也叫“泰勒制”。泰勒认为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企业管理者应该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去设计流程、岗位、劳动工具等,一线工人只需要机械的执行计划,流水线的发明将这种管理思想带来的效率提升发挥到了极致。

直到现在,如果去学习项目管理相关课程,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也依然还是“工作分解结构(WBS)”,就是这种管理思想的直接体现。

大批量生产模式解决了工业生产的效率问题,实际上它几乎就是“工业生产”的代名词。它十分有效,一诞生就变得非常流行,在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不论在美国、英国、苏联还是在日本、德国,为了战争需求快速制造大量军械,这种生产模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被发扬光大。在随后的战后重建中,大批量生产模式几乎成为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标志

回头看我们国家,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大批量生产和科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比较落后。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政治思想方面的问题,我们曾经难以认同将企业员工明确划分为负责计划工作的管理者与负责执行工作的劳动者,而更加推崇工人阶级当家做主,还反过来经常将管理者的计划职能和剥削工人阶级联系起来。

质量就是效率

大批量生产模式的一个硬伤,是它在生产品质量上表现不佳。还是以汽车生产为例,通过工业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汽车,质量往往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傅手工装配的汽车。

市场上的商品不再稀缺,质量更好的商品就成了稀缺品。战后尤其是50年代以后,市场开始追求质量更高,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有差异化商品。时代已经变了,社会生产率提高了,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长久的活下来,生产质量才是下一阶段更重要的东西。否则,大批量生产出的垃圾产品,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的人越多,生产批量越大,出错的几率就越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生产数量往往是考核工人的标准,这导致工人更有动力追求数量而非质量,甚至产品检验的步骤都会被刻意淡化,直接导致许多生产质量不过关的商品走下流水线。

为了追求更好的产品质量,有一小部分企业开始放弃流水线模式,哪怕成本高上几十倍,也要坚持“手工打造”。然而这不解决根本问题,为了在大批量制造中提升产品质量,管理者们还得想办法。

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更大的挑战,“质量”这个词的含义也从单纯的好用、耐用,延伸到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持续满足上。“高质量”的产品,实质上意味着产品制造过程不再一成不变,它需要不断更新换代,需要更多的定制化,需要更多变化,从而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需求大批量生产模式都难以满足。

美国人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是质量管理研究的先驱,被称为“质量管理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PDCA循环改变了泰勒制机械的“计划-执行”的做法,他认为生产管理过程必须不断地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步骤,不断地改进工作流程。他还简洁易懂的提出了著名的“戴明十四点”,阐明了企业全面管理生产质量的理论基础。

在历史资料里面,也许是因为战后的美国拥有太美好的市场,企业的日子太好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人戴明质量管理那一套理论并不感冒。反倒是地球另一端,戴明在日本受到了巨大的欢迎。日本制造业在战后的工业体系重建中,将起源于美国的质量管理思想发扬光大。这直接推动了战后日本工业体系的建立。戴明的影响力如此之大,直到今日,日本每年还会颁发“戴明奖”给那些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杰出成就的企业。

除了戴明之外,同一时期在美国还涌现出许多质量管理大师,例如美国人约瑟夫·莫西·朱兰(Joseph M. Juran),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日本人石川馨,田口玄一等等。在战后全球工业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各种管理理论百花齐放,他们的理念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1.机械的“计划-执行”是不够的,生产流程必须不断改进,而改进的目标是“质量”2.质量改进最终是要让客户满意3.要让一线员工参与生产改进的过程,合理的选择激励机制,反对计件工作,鼓励员工把事情一次性做对4.利用统计学方法,信息化手段等管理生产过程

这些理念也成了后来几十年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主线。不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鲁克就从更高的层面系统阐述了管理的全部过程,他管理思想主要观点包括:

  • 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基于使命制定工作目标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
  • 未来知识工作将成为最重要的工作方式
  • 管理者应当主动协助员工,让员工取得成就感,而不是严格督导员工
  • 企业必须注重社会责任

德鲁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非简单地基于原有管理方法的改进,也不仅仅关注企业生产效率或者生产质量,德鲁克真正看到了知识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性的从企业的使命,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理念。

直到现在,企业管理的各种方法论层出不穷,但都没有脱离德鲁克提出的这些管理思想。德鲁克有一种把各种管理方法论一统天下的意思,当之无愧是“现代管理学之父”。

不仅如此,德鲁克的著作普遍浅显易懂,他的著作几乎所有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人的首选读物,强烈推荐。

可惜的是,德鲁克的理论似乎有点超前,这里只是个铺垫,真正被发扬光大要等到几十年以后信息技术革命了。

丰田生产方法

真正率先将先进的管理方法落地并用于工业生产制造的还是日本人。从1950年戴明把他的管理哲学带到日本起,日本工业界就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不断地学习研究这套方法论。

同样生产汽车,在50年代最初的时间里,日本开始发展工业制造,但缺少美国人有的大量劳动力与成套的技术装备。正因为缺少充足的物资,当时还是汽车工程师的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摸索创立了独特的生产制造方式,后来逐步形成了丰田生产方法。精益生产的思想是丰田生产方法的精髓,它试着让汽车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对汽车生产线来说,最大的浪费是生产出不合格的汽车。与美国人靠大量劳动力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方式不同,丰田从一开始就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库存并持续改进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尽一切可能确保每一辆从生产线上下来的车都是合格的产品。为了做到这点,丰田发明了一系列实用的工作方法。它助力日本汽车工业在1980年代开始超过美国,也帮助丰田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

“丰田生产方法”包含很多内容,主要有这些:

  • 追求长远的低成本,高效率,持续改进生产过程
  • 推行“拉”式生产代替“推”式生产,推行“单件流”制度,力图只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的产品,减少浪费
  •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暂停整条产线,全盘整改
  • 推行“看板”生产方式,工人根据看板内容组织生产,将生产过程可视化
  • 管理者必须亲临现场了解情况以做决策
  • 培养“多能工”,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人
  • 将生产过程分成几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通力配合,逐个优化
  • 工作内容标准化,并且持续改善每一个细节,推行“5W分析法”,针对每个问题都要问5次为什么

这与传统的标准化流水线模式大批量生产的理念有很大不同。它把质量放到生产管理的第一位,认为只有高质量才有长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虽然看起来很麻烦,但一旦跑顺,生产效率就远超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

在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流水线上,每个生产环节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量,一旦生产完成就推给下一个环节不管了。由于这种“推”式生产思想会造成大量浪费,因此遭到了抛弃。

在丰田,只有下游工序提出订单需求,上游工序才按照需求组织生产——如果没有需求,就不要生产。这大大减少了原材料库存,以及随之而来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使得整条生产线对质量问题的追溯变得容易,由于管理变得更加精细,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可以立刻把整条产线停下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被称为“单件流”,虽然在一开始产线的推进会很艰难,但是随着问题逐个暴露并被解决,生产流程变得成熟,效率就会几十上百倍的提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种生产方法的一个重大转变是重新塑造了管理者和一线工人的关系。在以前,管理者和劳动者是割裂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想尽办法提高和压榨工人的劳动强度,但这其实与企业最终目标是相悖的——对工人的过度压力造成了产品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招致工人的反抗,长期看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丰田生产方法中,一线工人才是对生产质量持续改善的最终实践者。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这个环节的工人都有权力叫停整条产线——实际上,他们才是权力拥有者。这么做是合理的,因为工人们掌握第一手信息,比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管理者更了解实际情况。一线工人们了解的这些细节信息,正是企业追求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核心秘密。丰田生产方法的管理者们意识到,必须想办法发动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一同参与管理流程的设计,这是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的必须要做的事。

这一点实际上提高了对一线工人能力的要求。一线工人不再是螺丝钉,它们除了熟练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外,还需要前后工序,甚至整个生产流程有更多的了解。在丰田生产方法中,也有一系列实践例如“看板”、“安灯”、“一人多岗”来帮助工人做到这些。管理者同样也被要求亲临一线,搜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对流程进行设计改进,去帮助一线工人提升工作效率。事实上,管理者成了向一线工人提供服务的角色,这种管理思想后来也被称为“向上管理”或者“仆人式管理”

除汽车产业外,日本的其他行业也借鉴学习了精益生产思想的管理理念,涌现出各种著名的管理方法。其中很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从60年代起,京瓷集团稻盛和夫推行的夫阿米巴经营模式,侧重于通过小团队协作的模式,改进企业团队管理架构。到2000年之后,在消费品领域,无印良品社长松井忠三推行的“笔记术”,也帮助无印良品从濒临破产中重新壮大。这些都深深的带有丰田生产方法的影子。

日本能,美国不能

丰田生产方法和精益生产思想在日本发扬光大,但却没有在美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到1980年代,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水平已经全面超越美国,日本汽车变得非常有竞争力,这直接体现在更好的质量和更低廉的价格上。日本汽车在美国大卖,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巨头们巨幅亏损。

19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美国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和研究学习日本企业的风潮。1980年,美国 NBC 播放了关于日本质量管理的纪录片《如果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

美国汽车企业也进行了实践,但最终落败。1983年,通用与丰田在加州合资成立了汽车工厂NUMMI(就是后来卖给特斯拉的那个NUMMI工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 Womack)曾在这家工厂进行了深入研究,在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介绍丰田生产方法。

通用汽车后来还推出了“土星计划”,向丰田全面学习丰田汽车的生产方法以及精益生产思想,生产土星汽车。1984 年,通用汽车收购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尝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管理与改善汽车制造流程。这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在90年代后,土星汽车风头一度盖过丰田,不过好景不长,最终还是输给了丰田。到2009年,通用汽车破产,丰田成为了全球第一汽车公司。

回头来看,员工管理在美国是巨大的问题。不同于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美国工人更在乎个人利益而非公司集体,美国的工人与公司的利益绑定并不明显,反而美国的工会经常站在企业的对立面,这使得美国员工难以接受管理者的放权,习惯于只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工作,更不愿意无条件增加工作量。在推行精益生产后,员工满意度迅速降低,这也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不仅仅在美国,就算在德国,汽车行业也醉心于研究高科技机械设备,忽视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德国工厂僵化的管理结构和等级制度让企业完全没有推行精益生产的动力。似乎丰田生产方法一出日本便水土不服。

虽然丰田生产方法没能在美国取得成功,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这边也逐渐形成了“六西格玛”,“TOC理论”等管理思想。以通用电气为标杆的美国公司在90年代大力推广六西格玛等方法,提出了DMAIC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的方法等等。

敏捷思想

与顽固不化的美国底特律汽车企业不同,对精益生产思想吸收最深的,可能是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1990年代时候,美国已经发展出一大批例如IBM,英特尔,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随着这类公司的壮大,他们在企业管理制度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类公司中几乎所有员工从事的都是知识性工作。公司并不通过体力劳动创造产品,而是通过分析和运用知识,产出代码、服务等看不见的知识产品获取商业利益。这里不得不再提到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几十年前提出的未来“知识性员工”的概念,这时候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硅谷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的工程师们从事全新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又没有传统大公司的束缚,于是在工作中开始了各种管理方法的探索。这其中著名的包括1991年由计算机顾问詹姆斯·马丁提出的快速应用开发(RAD)过程模型,首先提出了“小组迭代”的概念。

在199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前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杰夫•萨瑟兰(Jeff Sutherland)从日本管理学教授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的“橄榄球”管理方法中进行总结和发展,形成了Scrum方法,Scrum方法系统描述了跨职能小团队在系统开发中工作流程和实践,直到现在也是主流实践之一。

90年代末,Alistair Cockburn提出水晶方法论,针对不同的项目需求场景和团队大小,提出一系列可选择的管理策略和模式。还出现了极限编程(XP)概念,更加激进的提出了小团队协作开发的核心实践。整个90年代是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和以软件开发行业为首的知识类企业的管理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直到2001年,17位软件开发业界人员一起聚集在美国犹他州Snowbird滑雪场,经过为期三天的讨论,制定并向全世界发布了行业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敏捷宣言》。正式提出了敏捷思想和敏捷开发的理念。

敏捷宣言出人意料的短,一共只有8行文字: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个体和互动 高于 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 高于 合同谈判•响应变化 高于 遵循计划•也就是说,尽管右项有其价值,•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

同时发布的,还有《敏捷思想的十二条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 持续不断的让客户满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 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都拥抱需求变化,确保掌控变化
  • 缩短交付周期,不断更新迭代产品,与客户紧密合作获取反馈
  • 开发业务人员紧密合作,鼓励面对面交谈传递信息
  • 可工作的交付产品是度量开发进度的首要标准
  • 团队定期反思如何能够提高成效,持续改善

敏捷思想几乎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的软件公司版,没有了物理生产线的束缚,敏捷思想对于“持续改进”、“扁平化管理”的追求更加极。在随后的20年里,伴随着美国的科技公司快速发展普及,到今天敏捷开发已经成为了主流,成就了包括Google、Amazon、Facebook在内一大批极其优秀的世界级大公司,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等也都无一例外的推行敏捷开发的管理模式。

敏捷思想很快也被美国主流所接受,并在美国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早期的敏捷方法大多用于小型的软件开发团队,但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更新,代表美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PMBOK在2017年的第六版更新中也增加了关于“敏捷”的描述,“敏捷”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管理知识框架一部分。同时,敏捷方法本身,也从早期概念性的几句原则概述开始不停进化,出现了比如“大规模敏捷框架(SAFe)”这样能够应用在大型企业的敏捷实践方法,并在联邦快递、雪佛龙等大型传统公司开始尝试落地。

超级生产

有没有可能,把敏捷思想再次用到汽车制造上呢?马斯克也是这么想的。

作为新兴汽车公司,2003年才成立的特斯拉第一次把敏捷思想应用在了汽车产业。虽然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但仅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今天特斯拉还是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一举成为全球第一车企,它成功了。

仔细思考丰田生产方式,你会发现丰田所做的一系列改进,其实都是早期的生产线信息化建设。不论是拉式生产,安灯系统,看板管理,还是持续改进,本质上都是在优化解决生产流程中的信息沟通的问题,积累经验提升质量和效率。只不过,在几十年前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丰田将员工当成了一个个人肉计算节点,使用简单的黑板、便利贴之类的辅助工具,人肉进行信息管理与优化,也正因为这样,丰田生产方式非常依赖员工能力。

美国人不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美国人一直希望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代替人解决问题。前面提到过,在1980年代通用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不过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这一轮信息化不成功的原因非常多,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远远算不上成熟,再加上“传统势力”的强大,推广阻力非常大,这些都使得信息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有限,甚至无法覆盖信息化初期的巨大投入

特斯拉就不同了,互联网创业背景的马斯克加上出生于21世纪的特斯拉,天生充满了互联网的基因。特斯拉从一开始就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高效制造放在第一位,甚至为实现这一点,连传统汽车的设计架构与制造流程都给颠覆了

特斯拉使用一系列新科技完成了丰田生产方式所追求的东西:丰田采用看板解决“拉”式生产的流程管理问题,特斯拉在一开始就自研了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丰田采用安灯系统解决生产线质量控制问题,特斯拉建立了一套数字化质量警报系统监控产品质量;丰田追求单件流零库存,特斯拉则建立了超大型整装工厂,将所有汽车组装步骤放在同一工厂内,还尽可能提高工厂密度,并且直接让送货卡车对接自动化生产线,真正实现零库存。除此之外,特斯拉还大量利用机器人、AGV搬运车,最大限度减少工人在产线中的作用。

这一切形成了超级生产,超级生产的一切都来自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知识也数字化。一旦被数字化,生产效率的提升工作就成了软件开发工作。

回顾历史,在大批量生产模式时代,管理者被引入,在丰田的时代,管理职能被分散到了一线工人身上,这种变化提升了知识管理的效率。随后,由于汽车行业的顽固不化以及技术限制,我们将这种灵活的企业管理体制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形成了敏捷方法,它被应用于互联网和IT行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最后,伴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特斯拉又成功的将这套管理体制以数字化的形式带回了制造行业。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普及,未来不仅仅是特斯拉,各行业都有机会迎来“超级生产”的转型。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bookmark_border制造些美妙的东西——《Make Something Wonderful》全书翻译

翻译这本书

今年 4 月份,Steve Jobs Archive 放出了一本免费的电子书《Make Something Wonderful》,收录了乔布斯生前的各类采访、讲话、邮件等等一手资料,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次公开(https://stevejobsarchive.com/book)。

我作为乔布斯的老粉丝已经快 20 年了(靠,乔布斯去世都十多年了!),自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东西。

我花了些时间,认真翻译和读完了这些资料。(链接在文末)

不敢说质量多高,看懂是没什么问题了,感谢 ChatGPT 和其他翻译工具。

记录几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管理公司

乔布斯多次提到,作为 CEO 只有三项工作是最重要的:第一,招聘;第二:设定大方向;第三:激励和说服。

这就是一家顶级公司的 CEO 最重要的工作。

人是第一位的,他甚至提到,当他开除老员工时会感到非常不安,因为被开除的员工将很难面对自己的家庭。不过解决方法并非不开除员工,而是要在招聘的时候加倍小心。

作为管理者的乔布斯,对“目标”这个东西看得很重,目标是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团队必须有统一的目标。至于怎么到达目标,那是年轻人的事情。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话:“寻找最优秀的人,把他们放在蜜罐里,然后用鞭子抽!”

商业与战略

早期的乔布斯可能跟我们身边很多人一样,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又聪明的毛头小子,但后来有非常大的变化。

尤其是从 NeXT 公司再次回到苹果的乔布斯,心智变得成熟了许多,商业经营管理上的知识也丰富多了

苹果公司后来的战略决策,比如砍掉多余产品线,保持产品专注,又比如将制造业务外包出去,降低成本;比如主动与微软合作,结束敌对关系,建立生态;再比如对品牌价值的重视等等,都与乔布斯在商业竞争战略上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很多也都来自于他在 NeXT 时期的思考。

另外,斯坦福商学院经常会邀请乔布斯回去做讲座,乔布斯后来的妻子就是曾经在一场讲座上坐在第一排听课的学生。(NeXT 时期以前的乔布斯,私生活那可是相当混乱的……)

热爱

细细品来,乔布斯的很多思想跟巴菲特以及芒格的思维方式非常相像。它体现在对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深思熟虑上,更体现在对一个公司的使命,公司中每个人的使命的态度上。

乔布斯多次提到,对于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搞清楚“我们是谁”,苹果曾经的衰落正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也一样,一定要尽早跟随内心找到自己的定位,想清楚“我是谁”,然后沉下心来将这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

做这一切的理由,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在世界上留下些什么,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感激之情 —— 这是一种称之为“热爱”的东西。

热爱,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感觉。冥冥之中的使命,你会不由自主去完成它,花一辈子时间去做它,一直做到极致(这让我想起了巴菲特经常挂在嘴边的“B夫人”)。

这也正是书名“制造些美妙的东西(Make Something Wonderful)”所要表达的东西。

随手记录灵感

邮件是乔布斯日常最重要的通讯工具,也是乔布斯的笔记软件。乔布斯经常把邮件当备忘录用,记录当下想到的东西,一些著名的演讲,背后都有不少邮件草稿。

公司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乔布斯都会随手发出全员邮件通知大家,大到公司被收购,小到周末举行的一场舞会。

当然,现在我们有了更多强大的工具,不过把灵感随手记下来这件事,仍是值得学习的好习惯

为了“其他人”

乔布斯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苹果公司制造产品是要造福“除了我们之外的其他人(the rest of us)”,苹果公司的工作是让全世界的“其他人”都能享受到我们的产品带来的好处。

在乔布斯眼里,作为用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用户不应当没有职业之分,没有聪明和愚蠢之分,甚至没有年龄之分,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苹果的产品,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正因为如此,苹果产品必须足够简单好用才行,这也正是苹果这家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

这种利他的价值观已经深入苹果每个产品的骨髓,也正是苹果产品能够如此成功的核心原因。

看书

翻出一张在十多年前乔布斯去世时,我专门前往苹果店拍下的照片。

谨以此,再次怀念乔布斯。

如果你有兴趣,直接点“阅读原文”看书吧。

bookmark_border《金融投机史》阅读随想

一、作者与背景

《金融投机史》的作者是英国人爱德华·钱塞勒(Edward Chancellor,www.edwardchancellor.com),他是一名出色的财经记者,曾在剑桥与牛津大学研读历史,后来进入金融行业,主要从事全球策略方面的研究。作者出版了好几本财经相关的书籍,近年来专注写作,已经成为了一名全职作家。

这本书整理了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重大投机事件,包括著名的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英国政府债券泡沫、运河以及铁路的狂热、美国的投机泡沫,包括 20 世纪初那场著名的大萧条。除此之外,作者对于美国在 80 年代经历的经济泡沫以及 90 年代日本经历经济泡沫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本书写作于 1990 年代,那个时候东南亚金融危机、纳斯达克科技泡沫、以及后来的环球金融危机都还没有发生。可以想象,如果现在让作者再来为本书写一部续集,也会很精彩。

这本书原版书名是:《Devil Take the Hindmost: A History of Financial Speculation》,主标题“Devil Take the Hindmost”是一句俚语,大概是“落后者遭殃”的意思。这句话精准点出了所有投机游戏的共同特征,即投机是一场零和游戏,在一场投机游戏中你会看到无数鸡犬升天和飞黄腾达的人,但总有那么一批(往往是一大批)落后的跟风者会得到很惨的下场。

在这类历史研究类书籍中,作者其实并不会轻易展现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仅仅从客观的上帝视角去整理史料,用文字还原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历史就在那里放着,作者只是搜集资料,整理好,然后把素材放在那里。至于如何评价,作者也只是会搜集更多持有各种不同观点的评论意见。

作为读者,一方面可以有任何自己的判断和感受,没有对错,另一方面,通过文字去感受其中那些故事的细节可能比囫囵吞枣的了解故事梗概更加有所收获。这也都是阅读这类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事情。

二、赌徒

投机源于贸易,贸易原本基于物流,但除了赚取地域之间的差价之外,人们发现从事贸易活动还可以赚到时间上的差价——如果在丰收的季节囤积货物,并在短缺的时间里将货物的卖出,就可以完全通过交易而不是生产来赚钱,而且人只需要“躺着赚钱”。这完美的迎合了人性中的某些部分,投资行为随之流行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投机

我现在越来越坚信,单从赚钱和娱乐的功效来说,投资和投机都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而且单从行为上看,投资和投机难以区分。投资这件事儿,就像一锅在野外炖的肉汤,你不可能百分百避免灰尘落入其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何况你还可以选择去吃那一锅更干净一些的。但是,如果沙尘暴会来临,你就会很难分辨眼前的美味肉骨头是不是已经落满灰尘而不能食用了。

投机无处不在,投机者也无处不在。1688 年出版的《混乱中的困惑》一书,把 17 世纪荷兰的交易所内投机者的形象描述为:“他犹豫不决,拿不准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地确保获利;他啃指甲,拽手指,眼睛闭上又睁开,踱了几步,自言自语了几句,然后手捂脸颊,好像犯了牙痛一样,同时又故作镇定,伸出一根手指揉搓脑门;这一切都伴随着难以理解的咳嗽,仿佛这能带来好运一样。”乍看之下,这说的分明就是赌场,然而细想,今天的金融市场中这样的投机者也依然不少。

不论哪个时期,政府都不喜欢看到自己国家的金融市场充斥着这样的投机者。1720 年英国通过了《泡沫法案》,从此公司发行可转让的普通股行为就成非法的了。

《泡沫法案》简单粗暴的封禁断了那些做白日梦的赌徒的发财梦,但它也的确促进了人们把精力放在发展上。回头来看,在随后禁止炒股的几十年里,工业革命发生了,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高速发展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似乎让大家已经忘了商品投机的那些陈年旧事。

不过这并非故事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三、新技术

经济学家熊·彼特注意到,大多数的投机泡沫,都伴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等新机会的出现。在新的机会面前,人们不爱泼冷水,而是显得好奇又无知,尤其是早期新技术刚刚开始向人们一遍遍展示出它的威力时,人们就会普遍从心里相信自己看到的“魔法”。人们普遍相信,新的技术会给我们带来很高的收益,这种相信很快就会变成一种盲目的高估。

工业革命在英国取得成功,推进了英国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立刻开始憧憬这种进步会跟随者殖民者的脚步走向全世界,比如南美洲。当时的南美洲被描述为一个虽然落后,但资源丰富且遍地是黄金的地方。人们相信英国科学技术的加入,能够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毫不意外,这又带来了一次空前的投机泡沫。

另一方面,虽然《泡沫法案》禁止人们交易公司的普通股,但投机需求让人们很快就找到其他用来投机的筹码,比如政府债券,虽然载体不同,但炒作过程一脉相承。《泡沫法案》事实上成了一纸空文,100 多年后的 1825 年,《泡沫法案》在经济自由主义的大旗下被废除了。

与 17 世纪大不相同的是,与那些“纯赌徒”比起来,后来的投机者刚开始是真的相信那些他们投资的新技术能够颠覆和改变世界的,并且,那些新东西也的确改变了世界,但只是大不如预期罢了。

经济自由加上科技飞跃,人们的财富迅速积累,很快就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随着泡沫法案的废除,投机者变得异常活跃。客观上,投机者们的确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需要的资金,当时的政府也不确定是否有需要遏制投机,面对疯狂的投机风潮采取了暧昧的态度。首相利物浦勋爵在上议院讲话说:政府承认在商业国家里大量的投机不可避免,而且只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政府也很清楚,这种投机精神就能带来很多利益。(插一句,像不像现在的某些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态度)

政府暧昧的态度让投机者更加肆无忌惮。18 世纪末运河的出现,带来了投资新运河的巨大机会,半个世纪后铁路的出现更是让人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新的事物一波接一波来到这个世界上,人们兴奋不已。对于铁路普及带来的巨大影响,当时的报纸曾写道:“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大家庭,说同一种语言,遵守同样的法律,崇拜同一个上帝。”

现在来看,这种极度乐观的氛围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反复出现,不但出现在英国,也出现在欧洲、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或是中国。在面对钢铁、石油、电力、计算机、互联网,哪怕现在在看到 AI 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潜力时,我们依旧不时会听到类似的评论。

四、监管

在大洋另一头的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一切都是崭新的。新的国家、新的市场、新的市场,以及各种新的技术。在 19 世纪,铁路、钢铁、输油管道等科技发明迅速普及,外来人口持续增加,都推动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给投机者提供了绝好的竞技场。

即使到 1873 年,随着美国的铁路投资开始过剩,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危机,经济也开始萧条,但没过多久,电气革命又到来了。在铁路建设和电气革命的多重推动下,投机狂潮依然继续,“接着奏乐,接着舞。“

人们十分担心金融危机的到来,但没有历史的束缚,美国的投机者们花样更多,路子更野,这一切都在自由经济的大旗下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合理,”适者生存“是每一个美国投机者的信条,美国就这样成了投机家的天堂。

这段时间里,或许因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连续的科技爆发,人们大概觉得一切投机泡沫都会被新的浪潮所掩盖,这种盲目的乐观一次次的出现。直到 1920 年代,一战后的美国国力大增,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把整个美国的资本市场带到了最高潮,一切都那么美好,增长似乎无穷无尽。

在 1929 年大萧条到来之前的几个月,《大繁荣时代》一书曾经这么描写:美国已经不再有贫穷和劳苦,新科学和新繁荣创造了神奇的新秩序:道路上挤满了汽车;天空被飞机遮蔽;高压线翻山越岭,用电力驱动着上千台节省人力的机器;过去的小村庄现在高楼林立;庞大的城市由钢筋和混凝土筑成,市内交通车水马龙,打扮时髦的红男绿女挥金如土。“

但到 1929 年,人们终于迎来了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又一次,高速发展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似乎让大家已经忘了商品投机的那些陈年旧事。20 世纪 30 年代的巨大危机终于让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者意识到投机泡沫的可怕,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弃自由经济的大旗,开始系统反思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金融市场。

这种背景下,许多政客、学者以及资本家们都做出了行动。罗斯福“新政”开始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引导,股票市场开始建立起一系列规则,SEC 于 1934 年成立,证券法被颁布出来,上市公司被要求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烈抨击投机者。还是在 1930 年代,格雷厄姆编写出版了《证券分析》,开始讨论区分投资与投机,价值投资的概念也诞生了。这一切最终促使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形成。

在经历了 300 多年的波折后,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一个有监管的资本市场。监管的出现,的确让金融市场变得健康了许多。强制信息披露与价值投资体系的发展,遏制了人们在面对新技术产生时的盲目性,这似乎也成功避免了大萧条那种事情的再次发生。

五、信息

故事依然没有结束,新的故事才开始,到 20 世纪,信息技术又带来了新的变化。

早在 17 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出现了”交易胡同“,这是专门用于交换金融信息的场所。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交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早期的信息交换大都要靠人力,1897年,道·琼斯公司开始通过电报收报机发布财经信息和股票行情,从 20 世纪开始,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直到计算机、互联网等等的出现,都大大提升了信息交换的效率。信息技术革命对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信息交换效率高了,对市场应该是大好事,比起两百年前,现代市场的价格会更快的反映出公司价值的变化。信息技术明显让市场变得更加有效。到 1970 年代,距离大萧条已经过去了一代人的时间,战后的和平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信息技术的普及,有效市场的学说开始流行起来。

按照这种说法,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完善的监管与信息发布机制,那么市场反映出的一切都应是有效和理性的。有效市场的支持者们认为人是理性的,之所以会产生那些投机泡沫自有原因,比如过去人们没有能力得到正确的信息,比如过去的公司存在欺诈和发布假信息,这才让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人们在大萧条的阴影中生活了几十年,一直痛恨投机。但在有效市场思想的指导下,市场投资者不再有意义,一个经典的故事说明了这一切:一位金融学教授和他的学生在街上发现一张 100 美元的钞票,学生正准备弯腰去拾起它时,教授却说:“别费劲了,如果它是真的,早就有人把它捡走了。”。

市场上的变化是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既然公司股票没有投资价值,那么要想从资本市场赚到钱,就要去寻找一些“超越市场”的机会,通过信息差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上套利似乎成了唯一的获利手段。复杂难懂的金融衍生品正是玩这种套利游戏的好工具。从 1980 年起,所谓金融创新带来了无数的金融衍生品,很少有人能把他们彻底搞懂。

不论如何被设计,这些金融衍生品本质上还是一些赌注,它的确能起到一定对冲风险的作用,但它很快又成为了另一种更好的投机工具。与此同时,它还解决了大量华尔街白领们的就业问题——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些股票经纪人们岂不是要失业——而贩卖复杂的衍生品或者依靠那些高深莫测的数学公式赚钱,成了高材生们在华尔街的好工作。

有了这些工具,公司经营似乎已不再重要,信息差才是赚钱的唯一手段。在1986 年,花旗公司的总裁沃尔特·里斯顿(Walter Wriston)宣称:“信息本位已经取代金本位成为世界金融的基础”。这么说固然没有错,但市场上的玩家们可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通过信息差获利的能力。这导致“投资”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套利”,套利者被包装成数学高手、计算机天才或者是自带光环的神童了,显然,这只是经过包装的投机。

由于年代问题,书中只写到了 1987 年的美股崩盘,这次崩盘也让市场看清了投机者们非理性的一面。在关键时刻,发达的信息技术不仅没能让市场中的玩家们变得更理性,反而会加剧了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不过,市场对于这些投机游戏依然乐此不疲,我们现在知道,衍生品泛滥叠加其他很多因素最终还造成了影响更加深远的 2008 年环球金融危机。直到现在,各种量化套利等通过信息差套利的策略仍旧有相当的市场。

六、未来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 90 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我们会发现它的成因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懒惰和一夜暴富的心理,对新技术的过度高估,市场中的欺骗和假信息,越来越多的投机手段,那些玄学一般的数学公式,还有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等等这些一切叠加在一块,使得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金融投机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而且,这个时代的投机泡沫已经成了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稳定的大事。现在的投机泡沫已经不仅仅是某些投资品的价格变动。它往往会带动民生的方方面面的价格波动,包括货币汇率、地产价格、物价水平等等。发达的信息化工具让所有金融产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不论是日本经济泡沫还是环球金融危机都是这样,这也让金融投机本身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捉摸。

也正因如此,投机泡沫有时候还会变成了一种对付敌人的金融武器,人们甚至会为了某些目的人为制造泡沫。

每当思考起关于投机的话题,我都不时想起李录“投资的康庄大道冷冷清清,旁门左道车水马龙”这句名言。古往今来,投机始终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从来没有消失过,未来也不会消失。

投机的历史,既是金融和市场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们对抗自身的历史——一方面,理性的政策制定者都反对投机,另一方面,在每次投机热潮来临时,人们又忍不住加入进去。即使每次投机泡沫都会以一地鸡毛结束,人们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疼,隔一段时间又让投机泡沫卷土重来。

bookmark_borderVision Pro 的突破

苹果 MR 眼镜终于来了!

苹果 WWDC 2023 发布会过去几天了,聊几个我感兴趣的地方。

1. 4K Micro-OLED 屏幕

Vision Pro 搭载了单眼分辨率 4K 的 Micro-OLED 屏幕,据称这两块屏幕本身的成本就达到 700 美元。这块屏幕很小,与其说它是块屏幕,不如说它是一块“显示芯片”,事实上它的确在制作工艺上使用了 CMOS 技术,并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PPD 是制约目前市面上各种 VR 眼镜普及的要素,我连续使用手上的 PICO 4 连续使用时间很难超过 30 分钟,低分辨、满眼纱窗搞的眼睛疼是主要原因,毕竟 PPD 只有大约 16。Vision Pro 使用的这块高分辨率屏幕 PPD 据称能达到 40 以上,实际体验效果远好于现在的各路 VR 眼镜。

如果对比传统显示器,现在的 VR 眼镜提供的分辨率大约是 1024×768 级别的,VIsion Pro 估计能达到 1080p 水平,这对用户体验来说是质的变化,它意味着在 VR 状态下连续使用阅读打字成为可能

不过,如果要达到人眼无法分辨的分辨率,也就是 Retina 的水平,这还是不够的。未来苹果还会有动力将分辨率进一步提升到单眼 6k 甚至更高,这可能也就是未来三五年会发生的事儿。

2. 再见,控制器

早在 PICO 3 和 Oculus 时代,最让我吐槽的可能就是那个控制器,不过到 PICO 4 和 Oculus 2 时代,控制器的精准程度已经让我可以轻松掌控了。但是,苹果直接抛弃了实体控制器,改用手势与眼球追踪进行操控。

手势与眼球追踪都不是新技术,但产品化应用到实际 VR 眼镜中还是第一次。记得微软早在十多年前的 Kinect 时代就探索了各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但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或者仅仅能应用在 XBox 这样的固定摆放位置的家用游戏机上。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随着技术日益成熟,它很可能定义了未来几十年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想象一下等到 10 或 20年以后,VR 眼镜就像现在的平板电脑一样便宜和普及,不论你走到会议室还是商场,都可以随手拿起一个 VR 眼镜,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或者消费

到那时,生活中的所有平面——不论是桌面、墙面、天花板,甚至大楼的外立面,都会变成用来人机交互的“屏幕”。

3. 真的你?假的你?Persona!

当人一旦戴起 VR 眼镜,人脸尤其是人眼就与外界隔绝了。因此,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视频通话就成了难题,你没有办法使用手机或者电脑的前置摄像头与对方交互。

不论是 Pico 还是 Oculus 都用了卡通头像的解决方案,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数字世界中,人就应该以卡通形象出现。这种妥协极大的限制了 VR 设备的使用场景——不论是严肃的商业环境,还是交流感情的社交活动,都不是游戏,人希望与活人打交道,而不是一个猫熊脑袋。

苹果使用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一系列技术,用 AI 生成的方式,为每个人生成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人像。由于“恐怖谷效应”的存在,这件事儿一直是很难做到的,但一旦做到,对用户体验来说就是质的突破了。

Persona 的技术很有意思。信息不够,AI 来凑,它一旦成熟,它绝对不只会被用在 Vision Pro 中。在看过苹果的演示后,我这几天有时候会莫名的不由自主的盯着身边其他人看,然后想象虚拟的对方会长什么样子。这感觉很微妙,也许不久的未来,每个人就都可以轻松制作属于自己的的“虚拟人”了。

我也希望我自己的虚拟分身能够尽快出生。

4. 3D 摄像

这也不是新技术了,3D 电影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看了很多年。

现在的突破在于,一旦这些 3D 内容有了相对廉价的体验设备,那么制作 3D 内容的成本就会变得很低,这很可能会颠覆整个内容制作产业。

想象一下,在大约 5 年前仅仅因为大家手机的屏幕尺寸变大了几英寸,就催生了整个短视频制作的产业,甚至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用户流量入口格局。

目前制作 VR 内容的成本还是极高的,苹果现在能让我们用 Vision Pro 甚至更便宜的设备制作 VR 内容。每个人就都可以轻松拍摄令人震撼的 3D 照片拍摄 3D 视频,那 VR 内容它将成为继文字、图片、视频、短视频后的下一种信息传播媒介。

它有机会再一次定义我们所在的互联网世界。

5. 与真实设备交互

在苹果的演示中,如果你需要戴着 Vision Pro 使用实体键盘或者是 Macbook,看向你需要使用的设备即可。

我曾尝试过使用 Pico 4 办公,整个过程让人崩溃。通过蓝牙连接我的实体键盘过程中,我得一次次戴上摘下头盔,或者在虚拟世界和穿透显示之间切换。最折腾人的地方在一旦我进入虚拟世界,打开办公软件,我就只能以摸黑的方式敲键盘,体验相当糟糕。

设备连接并不是新功能,从 Apple Watch、AirPods 开始直到 AIrTag,相关的设备快速连接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也得感谢华为鸿蒙系统对行业的贡献),但 Vision Pro 的高清摄像头提供的穿透显示,让体验变得无比自然。

可以想象未来除了键盘与 MacBook,我们也会有机会为其他许多设备开发与 VR 头盔交互的功能,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我猜苹果晚些时候将上线的 visionOS SDK 就会有相关的 API 可供使用。

瓶颈?

毕竟这还是第一代产品,有一些事情让我失望。

首先是对于我这样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可能不得不为了使用 Vision Pro 再去佩戴麻烦的隐形眼镜了。

其次是续航,第一代 Vision Pro 的续航听起来非常一般,重量也不轻,这需要时间去迭代,想想第一代 iPad 吧。

还有摄像头的能力,比如目前设备在暗光下显示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这可能需要下一代专为暗光优化的 CIS 芯片的加持。

不过,每一份失望都是对未来的期望。不论如何,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代,Vision Pro 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些许未来的样子。

可能这就是世界在 1984 年看到 Macintosh 发布的感觉。

bookmark_border​董事长的选择

董事长的选择

问题:假如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去年 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5%,你该如何分配企业的利润,才能使企业长期保持 15% 的 ROE,同时保持股东15%的收益率?

这个问题来自:讨论小结:回购和收购的再投资收益率计算和比较的讨论,原始问题其实是:股票持有收益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吗?本质上,这里讨论的其实是复利的具体实现方法,我认为这个讨论很有意思,但似乎有点复杂化了,不如再从头整理一遍。

首先为了简化问题有几点基本假设,第一,除非特别提到,否则不考虑税收影响;第二,假设所有利润都是可以支配的在手现金;第三,认为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不变,即企业盈利能力长期稳定,不去考虑经营的变化。

现在摆在董事长面前的有这么几个选择:

1.投入再生产

2.并购别的公司

3.什么也不做

4.现金分红给股东

5.回购自家股票并注销

定性选择

定性来看,上述选项中 1 和 2 本质上一样,其实都是保持企业已有资产不变,然后将现金购买新的资产。所以,如果选择投入再生产,要关心的是投入再生产的资金未来是否能够产生高于15%的回报,同样,如果选择并购别的公司,那么就看并购进来的这部分资产是否能达到 15% 的ROE。这两种情况下,投资人的长期收益与企业保持一致,只要企业新获得部分的资产 ROE 大于 15%,那就是划算的(划算的意思是,保持企业未来的 ROE 和 股东收益不低于 15%)。

来看选项3,什么也不做的情况下,这部分利润就将作为现金被记入公司的留存收益,那么,下一年企业的净资产会增加,但是企业的净利润依然不变。这样到第二年结束,企业的ROE就会降低。因此,如果什么也不做,企业无法保持15%的净资产收益率,投资人的长期收益也会降低。在现实中,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企业与投资人的长期回报就更低了。

选项4,选择将钱分红给股东这种情况其实是最简单的。企业一年下来的净利润都以现金形式离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到了股东手里,自然企业下一年的ROE依然还能保持在15%。这么理解可能更加直观一些:企业通过分红减少净资产增加了 ROE,对抗了由于净利润累积减少的部分。但是,分配资金的任务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股东身上,股东的长期收益率,就决定于分到手的这些钱是否能够再投向ROE超过15%的资产。

选项5,在市场上回购股票也是很多企业会选择的方式。从账面上看,公司将盈余的利润用于回购股票,然后注销掉,因此公司账面上的资产以及净资产部分并不会发生变化(增加的利润部分等于减记的股本),也就是说企业第二年依然会保持15%的ROE。不过对于股东来说,第二年的收益率就取决于公司回购的价格,回购价越低,股东利益增加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可以想象,第二年末,在某个平衡点时,虽然公司净利润绝对数额没有变化,但是股东由于总股本减少,所获得的额外利益恰好可以使得股东的收益率增速为 15%,那么在这个价格以下回购,就能够保证股东的长期收益大于15%。

因此,定性研究的结果如下,选择再投资(包括投资自身以及收购公司)以及以合适的价格回购都不错,分红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什么也不做是最坏的选择。

定量计算

我们定量讨论两种情况。对于收购与回购的情况,其实计算本身很简单,讨论小结:回购和收购的再投资收益率计算和比较 文章中已经给出了计算方法。

如果企业选择收购新的公司,那么收购部分的收益,就是利润与收购价格的比值,将分子分母都除以净资产:

(NI:被收购企业净利润,MV:被收购价格;,ROE*、P/B*:被收购企业的 ROE 和 PB)

如果被收购企业的 ROE 也是 15%,那么只要被收购企业的收购价格 PB 不大于 1,即可保证收购后,企业和股东的长期 ROE 都不低于 15%。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企业投入新项目再生产,可以看出投入产出比是企业长期高效经营的关键,为了得到复利,始终不要乱花钱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企业选择回购并注销股份,那么公司的净资产会减少,第二年计算股东收益时,分母会变小,同样将分子分母都除以净资产:

(NI*,NI分别为第一年与第二年公司的净利润,由于公司经营状况不变,因此NI* = NI,MV为公司当年的市值)

由于ROE = 15%,简单代入计算出 PB = 115% 时,回购后的收益率依然为 15%。

2015年,巴菲特在年度股东信中开篇就写道:“如果我们的股票售价低至账面价值的120%,我们很乐意回购。”

这个 120% 的数字就是这么来的,把 ROE = 20% 代入计算即可

我们能学到什么

道理很简单,为了获得长期复利,不要浪费每一分钱,即使对于净利润也要照顾好

我们常说经营企业三件事:造东西、卖东西、以及管好钱。对于基业长青的企业,管好钱与前两者一样重要。从账面上看,是否能管好钱虽然与企业管理层自身利益并不相关,甚至企业净利润与管理层的薪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否能管好钱却与股东的长期利益息息相关。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鼓励管理层长期持股,与其他股东绑定利益。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投资人的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也有义务帮助企业做好管好钱这件事毕竟管钱这件事儿本身就是投资人的主要工作。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洞察点,其实从公司董事长的视角来看,股价过高并非好事。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选择收购别人的公司,还是回购自己的公司,前提都是能有好的价格,否则就会损害股东的长期利益。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也是这样,尤其在逐渐从新兴市场开始走向成熟的中国,大家已经习惯于基于一个故事就给很高的估值,这并不是好事。大家习惯性的希望年年都是牛市,股票天天都涨,但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才是投资人获得长期收益的必要条件。

bookmark_border再谈投资与投机

一个简单的买入操作,到底属于投资还是投机,其实很难区分。投资与投机两个概念共同点很多,从表面上看,它们无非都是将钱投入到某种活动中去,然后期待获得比投入更高的回报。这些活动可能是经营企业、也可能是购买股票、购买黄金或者房产等等。

几百年来,人们对投资与投机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早在 18 世纪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年代,就已经提到投机商人的存在。在那时,通过贸易赚钱的商人都属于这类,因为他们通过观察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的波动,然后进行买卖来赚钱。到 20 世纪初,证券交易市场已经在不论美洲还是欧洲都十分发达,但此时人们依旧将大部分通过预测市场价格来赚钱的交易行为归类为投机,在那时购买公司股票的行为普遍被归类为投机,大概只有购买公司债券并持有到期获得确定的收益能够归为投资可以说过去几百年来,投资这个词的内涵都是很窄的,这与现在啥都能被算作投资大不相同。仔细想想,有很多交易行为处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似乎既可以称之为投资,也包含了投机的成分。在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上,我们很容易带上偏见和误解,这可能也正是这个问题会被翻来覆去拿来讨论的原因。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投机这个词笼罩着贬义的色彩。人们希望追寻某种所谓投资正道,堂堂正正进行投资不被扣上投机的帽子,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认定投资是褒义词而投机就是贬义词,毕竟投机套利的操作本身并不违背法律与道德,投机交易也被许多人认为是自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就区分了“非理性投机”与“理性投机”。只要同意“理性投机”的存在,投机就不一定是纯粹的贬义了,单纯通过褒义与贬义来区分投资与投机是不合适的。

格雷厄姆曾经给投资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

“投资运作是根据深入的分析,承诺本金安全以及回报率令人满意的操作。不符合这些条件的操作则是投机。”《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

按照这样的理解,深入分析才是区分投机与投资的第一个要素。同样的行为,如果经过人的理性分析,那么就可以归类到投资,如果没有经过分析,纯粹把命运交给上帝,那就是赌博,就是投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的投机者,毫无疑问也可以被称为投资者。

如果同意这种观点,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导。第一,如果这么理解,我们可能会将投资和投机的区分当成一件纯主观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一个人潜心研究多年彩票的开奖数字,自以为掌握某些数字规律并以此下注,最后赔到倾家荡产。虽然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投资,但这明显不是。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投资所需要的理性不能是纯主观的独立分析,它还是得遵循一定程度的客观规律才行的,不遵循客观规律,就无法被称得上理性分析。那问题就来了,在对是否理性的判断上,究竟应该遵循哪些客观规律呢?这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二,根据这样的观点,理性的分析与交易操作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于交易操作本身,我们其实无法判断它属于投资还是投机。因为它既有可能被归为投资也有可能被归为投机,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经过了理性分析。这个结论又会带来新的模棱两可。比如你跟着某个投资大师购买股票,你自认为经过理性的分析,完全相信投资大师的判断,但事实上你对投资标的本身一无所知,这种抄作业行为是否应该简单的归到投机行为中去呢?如果我们认为这种行为属于纯粹的投机,那么其实我们所了解到投资机会哪个不是来自于别人呢?或者说我们要理性分析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称得上投资呢?这些问题又回到主观判断了,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明白。

所以,理性只是一个“目标”,将理性作为区分投资和投机的第一个要素没有问题,但是如何判断理性,依然值得讨论。

投资的第二个特性是承诺本金安全。理性分析是种手段,分析来分析去,根本目的还是尽可能保证本金安全。格雷厄姆的观点是,经过理性分析以后能保证本金安全的归为投资,不能保证本金安全的则归为投机。问题是,怎么才能算保证本金安全呢?

一个投机者参与一种获胜概率为50%的赌博游戏,如果一次投注所有筹码,就有一半的概率本金全无,这种豪赌当然是明显的投机行为。于是,一种常见的投机策略是将本金分为很多份,然后每次下注一小部分。从概率计算的角度来说,投机者输掉所有本金的概率没那么大了,本金的安全性的确有所提升,这样就不含任何风险了吗?显然不是。

格雷厄姆认为,你应当以某个合适的价格购入资产,由于资产本身会产生收益,因此只要买入价格合理,你的本金就是安全的,因为未来资产的现金流折现高于你买入的本金。理论上的确是这样,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若干年后企业经营状况突然恶化,盈利能力一落千丈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曾经说,“没有任何风险,不带丝毫赌博性质的投资根本不存在”,我认为他是对的,绝对的本金安全并不存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尽一切可能提高本金的安全性。

这样理解的话,投资买入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投资和投机的分界线一旦与买入价相关,那么这个分界线也就不那么清晰了。可能对于买入同样的资产,买入价更低一点,投资的成分就高一些,反过来买的更贵一点,投机的成分就更高一些。常常听到一种观点说:“一旦买入之后,就不要在乎成本,如果认为它未来更贵就继续持有,如果认为它未来更便宜就卖出。”这种观点明显忽略了买入价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承认和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市场既可能给资产报出一个非常高的价格,也可能给资产报出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这都是合理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它的内在价值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未来,尤其是未来3年或者5年后的市场态度,我们并没有什么可靠的预测办法。

另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是,在降低资产买入价之外,我们是否能够提高预测能力,去尽量避免资产恶化导致本金损失的情况发生呢?在格雷厄姆时代,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确定,不过巴菲特坚定地认为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就好像我们大体能根据一个人的品性知道班里哪个同学毕业以后能赚的更多一样,我们能根据公司本身的状况,大体预测公司在未来三五年后的运作状况。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认知,投资的绝大部分工作就都放在了如何评估资产本身的内在价值这个问题上,因此,本金的安全是建立在资产本身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市场情绪之上的。

区分投资与投机的第三个要素是是否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把钱埋在自家后院这样的行为,长远来看无法满足这一点,它无法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年份里,一些收益很低的理财产品打着稳健投资的名义可能更加吸引人,短期看似乎无可厚非,但长期来看,这跟把钱埋在自家后院并没有太大区别。作为一项投资,还是需要期望更多回报的。换句话说,迟早还是要把钱挖出来投出去的。

下一个问题就是多少回报算是合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这种回报的来源,从而建立合理的预期,这也是理性分析的一部分。

如果只是参与一场赌博游戏,那么预期的回报取决于经过计算的游戏获胜概率。如果买入的是黄金,预期回报就是将黄金卖给下一个人获得的现金;如果买入的是字画等艺术品,那么预期回报除了卖出现金之外,可能还有将字画用来展出等商业活动收取的费用。如果决定长期持有资产,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资产本身能给我们带来的回报,就好像我们投资一座果园,应该更关注农场每年能够收获的苹果有多少。因此,如果投资的是公司股票,那么公司凭借赚钱能力赚到钱的钱应该是我们获得回报的主要来源,在全社会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只要公司持续运营下去,公司的赚钱能力就应该是持续增长的

还是以果园为例子,假若果园持续经营,本身并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坏,每年产出的苹果数量保持稳定,投入的成本也保持稳定,那么,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果园的产出在财务上应该与通胀增长一致。这意味着,作为股东在资产价值上获得的回报也与通胀一致。更何况,如果果园自身还能有着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成长,那么获得超过通货膨胀的成长也是理所应当的。

别忘了,作为普通股投资人而言,投资回报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来自于复利。除了在资产价值上的回报,每年收获的苹果也是股东回报的一部分,它可以被卖掉换钱。作为投资人,投资一家公司投入的是金钱产出的依然还是金钱,如果能把这部分资金重新投入到合适的地方去,那么长期来看,投资人就有机会获得滚雪球一样的复利。如果把公司利润看做公司赚钱能力的话,复利体现出的就是投资人自身的赚钱能力。

投资标的的赚钱能力加上投资人自身的赚钱能力,这两部分加起来共同组成了长期期望的合理回报。有了这些认识,就能够大体上建立合理的长期投资回报预期了,如果预期脱离了这样的回报区间,那就应该被认为包含了更多投机的成分。

投资和投机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虽然格雷厄姆给出的投资三要素给出了非常好的思考框架,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从各种交易行为中区分出投资的那部分的分析工作,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主观的。明确清晰地区分投资还是投机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杜绝那些明显与投资方向相悖的投机行为甚至赌博行为,在这个基础上,面临选择时尽量选择偏向投资的那个选项。